-
潘妮妮:政冷樂熱?冬奧期間日本對華輿論為何如此分裂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妮妮】
前陣,北京冬奧會開幕式,“#BEIJING2022”也登上當晚日本推特熱搜第一位。雖然筆者沒法把每條推文都一一認真檢看,但整體一瞥的觀感,贊美開幕式的文字,應該還是多于陰陽怪氣的文字。
在日本雅虎投票欄上給北京冬季奧運會開幕式打10分的網友也接近6成,而東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的滿分率剛過1成。很多評論也稱得上是平實溫馨。不過,和這種樸素直白的觀感相比,日本主流媒體還是拋出了若干具有強烈“政治導向”的新聞題目,這些新聞下的評論當然也是類似的色彩。
這也是日本民間對華“情感”分裂的直觀體現(xiàn)了。
一方面是我們熟知的“日本對華負面感情不斷上升”。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日前在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發(fā)文,認為發(fā)達國家中只有兩個國家,在疫情之后“對華感情沒有惡化”。他認為意大利是“可能與疫情初期受到中國幫助有關”,而日本則是因為疫情前對華惡感已達到九成,所以“沒有惡化的余地”。這句式特別像日式冷笑話,但確實是事實。
但是,在另一方面,中日經貿關系仍然密切,日本明星紛紛入駐中文網絡平臺,中國生產的電子游戲、化妝品、同人創(chuàng)作,甚至有趣的“沙雕”視頻也不時登上日文媒體熱搜,在社交媒體上與具有“政治導向”的負面新聞分庭抗禮。
冬奧會期間的日本對華輿論也是如此,一面是惡意滿滿的政治類新(謠)聞(言),一面是歡樂洋溢的穿宇航服的熊貓。
日本記者和冰墩墩的互動,帶火了冰墩墩。
日本當前大眾輿論中這種對華“并行不?!钡姆至褢B(tài)度,不免讓人想到早年形容中日關系的那個熟悉概念 “政冷經熱”:一邊是經濟上雙邊經貿關系與投資非常火熱,但另一邊,受冷戰(zhàn)地緣格局與歷史認識問題影響,政治上的雙邊關系很難有質的提升。那么,借用這個概念,筆者以為今天中日關系,也許可以稱為“政冷樂熱”。簡單來說,就是雖然政治上極度“高冷”,但在“娛樂”或者說“找樂子”問題上,中日網民在話題與興奮點上表現(xiàn)出一致性,打得火熱。
當然,眾所周知,日本娛樂文化非常強勢,但筆者以為這種“樂熱”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日本文化對中國的單方面輸出。例如前陣,一個中國游戲廠商發(fā)布了一款名為《昭和米國物語》的游戲預告,游戲背景是純幻想性的,假定上世紀日本經濟殖民了美國,隨后世界末日到來,少女拿起武器對抗僵尸。游戲里所有的設計元素,都表明作者深受日本娛樂文化的影響,但同時,在題材與游戲故事構成上,又極盡惡搞諷刺之能事。這個游戲預告片經日本社交媒體轉載后,一度也登上了熱搜。
雖然有一些網絡右翼感到“破防”,指責中國網民“意圖破壞美日關系”,但大多數(shù)的評論卻相當?shù)摹皽剀啊?,大量的日本“御宅族”表示中國玩家真是懂我們啊,理解萬歲,云云。
《昭和米國物語》資料圖
為什么“樂熱”比我們過去講的“文化輸出”要更為復雜,筆者以為,這里最重要的原因,是當代娛樂文化的性質正在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作者(輸出者)與讀者(接受者)的關系變得模糊了。以前提到外交中的“娛樂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可口可樂、迪士尼米老鼠與西方搖滾樂,他們在冷戰(zhàn)中的確起到了“武器”的作用。
但是,這些文化產品的共同點,是都具有強烈的卡里斯馬性。也就是說,它們背后有強勢的企業(yè),食品化工、動畫與音樂的業(yè)內龍頭,有“電視”這種集中化、規(guī)?;拇蟊妭髅阶鐾茝V,而食品、動畫和音樂的內容生產與推廣里面,也有意識地注入了與強調了某些特定的價值,從而成為了冷戰(zhàn)中的利矛。
日本的娛樂文化中,曾經也是有很強烈的卡里斯馬性的。就以我們最常說的“動漫文化(ACGN文化)”為例,上世紀不少作者被稱為“大師”,他們也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政治和社會態(tài)度。比如說手冢治蟲有不少批判現(xiàn)實作品,宮崎駿講保護自然環(huán)境,《哆啦A夢》贊美戰(zhàn)后社會“中流”道德,各種機甲科幻作品反戰(zhàn)、反烏托邦,等等。即使是到了80、90年代,動漫作品更為大眾化、娛樂化,作者沒有那么多“態(tài)度”了,但創(chuàng)作方(作者、雜志編輯、媒體和娛樂產業(yè)專業(yè)人士)主動輸出,普通讀者被動接受的關系還是很明確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美國新增確診10.6萬例、死亡3431例
2022-02-19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東京奧運會英國接力銀牌被收回,中國隊有望遞補銅牌
2022-02-19 07:32 東京奧運會 -
教練質問瓦利耶娃,巴赫“不寒而栗”
2022-02-18 23:10 北京冬奧會 -
普京親自坐鎮(zhèn)“大動作”,克宮提到“核手提箱”
2022-02-18 22:49 烏克蘭之殤 -
用這圖嘲弄特魯多 馬斯克被罵到刪帖
2022-02-18 22:42 -
大無語!因為這部中國電影,韓國教授向IOC告狀…
2022-02-18 21:56 三八線之南 -
谷歌前CEO:5G比賽,美國“遠遠落后”中國
2022-02-18 21:13 -
32年來最強風暴來襲,英國罕見連發(fā)紅色預警
2022-02-18 20:34 不列顛 -
美媒腦洞清奇: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就“制裁”中國
2022-02-18 19:50 美國政治 -
印尼總統(tǒng)佐科正式簽署遷都法
2022-02-18 19:27 -
“再不強硬,小心拉夫羅夫‘干掉’我們國務卿”
2022-02-18 19:00 美國政治 -
英媒終于放心了:不會30年來首次空手而歸了
2022-02-18 18:11 不列顛 -
英外相也來挑撥:中國應確保俄羅斯退后
2022-02-18 17:52 烏克蘭之殤 -
滾裝汽車運輸船在大西洋起火漂流:載有1100輛保時捷等豪車
2022-02-18 16:31 -
美國務院:伊核談判已有實質進展,數(shù)日內或達共識
2022-02-18 16:31 -
一名烏克蘭選手藥檢陽性:本屆冬奧會第3人
2022-02-18 16:14 北京冬奧會 -
美情報稱俄羅斯計劃數(shù)日內進攻烏克蘭,外交部回應
2022-02-18 16:02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花滑教練當場質問:你為什么放棄了?
2022-02-18 15:55 北京冬奧會 -
國際反興奮劑機構:瓦利耶娃藥檢結果延遲,是俄方機構責任
2022-02-18 15:34 北京冬奧會 -
歐盟計劃在非洲投資1500億歐元,外媒:錢從哪兒來?
2022-02-18 14:25 非洲之窗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