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國民黨大敗從兩年前“九合一”大勝開始!
另外雖然都認為香港事件刺激了不少選民特別是年輕選民,但他們的解讀并不準確。事實上,正是由于大陸遵守“一國兩制”,抗議事件才能持續(xù)到現(xiàn)在,也才能使得反對派贏得區(qū)“議會”選舉。而且2019年全球都出現(xiàn)抗議浪潮,法國的黃馬甲運動死了11個人,印度抗議12天就死亡23人,其中很多是被軍隊實彈打死,而且印度還斷網(wǎng)。智利抗議警民沖突一周就死了11人,后來上升到29人。相比之下香港是極為克制的,表現(xiàn)是最溫和的。但正如臺灣朋友告訴我的,百姓是不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的,他們也不會有這樣的國際視野來看問題。
蔡英文的支持者就是相信民進黨的宣傳,產(chǎn)生所謂的強烈的“亡國感”,一定要讓民進黨再次執(zhí)政。在蔡英文勝選后舉行的國際記者會上,外媒問的都是兩岸關系。因為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這場選舉令這個問題不但沒有化解反而更突出。由于東亞穩(wěn)定事涉全球安全,西方也怕被拖下水,這自然成為媒體最關注的議題。只是這些選民們顯然理解不了外媒的憂心和用意。非理性的選民綁架政治人物、政治人物不得不迎合選民的非理性已經(jīng)成為西方的常態(tài)。在西方最多會導致國家衰落,但在臺灣卻還能導致兩岸關系的高度緊張。
我在全球觀摩選舉,經(jīng)常會想到中國。假如改革開放之初中國采用西方這種制度模式,改革還能成功嗎?比如改革先從農(nóng)村開始,農(nóng)民受益。但在西方這種制度下,大家會質(zhì)疑憑什么要先從農(nóng)民開始?大家要的是公平。再比如特區(qū),憑什么要在深圳搞,為什么不能在我這里搞?這更別說那些必要而又痛苦的改革了。
想想美國,修一條高鐵都必須經(jīng)過議員的家鄉(xiāng),否則就會被否決。結果美國到現(xiàn)在歷經(jīng)多次努力仍然寸鐵未有。
回到本文的話題,韓國瑜是一個有著嚴重內(nèi)傷的候選人,如果遇到意外事件,抵御風險的能力是很低的。就在韓國瑜贏得初選后不久,香港風波發(fā)生,并重挫他的選情,民調(diào)一路下滑。面對這個危機,韓國瑜的回應也出人意料的。他宣布這是假民調(diào),并且“蓋牌”,還號召所有的支持者在受訪時表態(tài)支持蔡英文。
這個匪夷所思的做法導致無人知道真正的民調(diào)是什么,因而產(chǎn)生了兩個嚴重后果。一是激發(fā)了民進黨高度的危機感。如果選情和民調(diào)一樣大幅領先,民進黨的支持者投票意愿就會弱,但在沒有民調(diào)的情況下,再加上韓國瑜造勢十分兇猛,場場爆滿,人潮洶涌,自然令它的支持者全力以赴投票。這就是為什么蔡英文最終能夠得到史無前例的超過800萬張票!
韓粉以舞蹈的形式造勢
二是造成了國民黨的誤判。原本是全面落后,蓋牌后無人知道真相,大家又被韓國瑜鋼鐵粉的表現(xiàn)所迷惑,以致于人人認為國民黨還有機會,還有希望。特別是1月9日臺北大造勢,堪稱空前絕后。我觀察選舉這么多年,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我別說進去會場,就連會場都看不到,只能遠遠地聽到激昂的聲音??吹竭@樣的場面,沒有人不相信韓國瑜會贏。日本駐臺媒體早就認為韓國瑜會輸,但當看到最后的造勢景況,大為震驚,不得不臨時制造韓國瑜當選的內(nèi)容,以防翻盤。
我是3號到的臺灣。在去之前,還是偏向于韓國瑜會輸。但現(xiàn)場的感覺卻完全不同。從事后結果看,民進黨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按說民進黨應該一臉輕松,如同2016年。但我接觸到的人多是緊張和焦慮,也沒有人敢說一定會贏。我接觸到的偏藍的人,也普遍認為還有機會。就是普通人,也沒共識,每一方都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會贏。在高雄,和一位朋友在出租車上聊選舉,他認為韓國瑜會輸,司機馬上說韓國瑜肯定贏。選前這樣勝負不明、選后又極其懸殊的情況真是歷史首見。
甚至我在臺灣還發(fā)明出《中國時報》指數(shù),但也證明不靈。我每次到臺灣,必買兩份報紙:偏藍的《中國時報》、偏綠的《自由時報》。經(jīng)驗是只要買的晚了,《自由時報》往往售罄,《中國時報》則常常有剩余。然而韓國瑜臺北造勢之后的第二天,便利店的《中國時報》已無蹤影,而《自由時報》仍在。我跑了幾個便利店,也同樣如此!震驚緊張之余立即什么也不做,再往下一處便利店奔去。最后終于如愿,但也是該便利店最后一份了!
上一次韓流崛起時,我都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后來第二天我到了綠營根據(jù)地高雄,沒想到又一次遇到《中國時報》事件:跑了三個地方才買到,而且又是最后一份。每一個地方,《自由時報》都有存貨。這次的震撼更超過在臺北,畢竟高雄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有造勢,蔡英文和韓國瑜都有出席,不像在臺北那晚,只有國民黨一場,媒體只報道韓國瑜。更重要的是,這里幾十年都是民進黨的鐵盤,但這次《中國時報》力壓《自由時報》。
這些因素自然都會影響判斷。說起來,選前這么多天,我只有一次發(fā)現(xiàn)韓國瑜的選情有不好的苗頭。就是在高雄的選前之夜。我先去的民進黨造勢現(xiàn)場,客觀說來,人比不了韓國瑜,而且還有很多空位。但當蔡英文出現(xiàn)的時候,所有的人全體站立,情緒激昂。一直持續(xù)到蔡英文離開。這和2018年很不同。當時大家情緒低落,候選人上臺也引發(fā)不了大家的激情。
后來我又去韓國瑜現(xiàn)場,還是一樣多的令人震驚的支持者,還是長的看不到頭的攤販。一個現(xiàn)場賣烤豬肉的攤販,兩個碩大的豬只剩下骨架,場面實在令人震撼。
然而我還是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了去年的勢頭。大家的激情明顯弱于上一次。即使韓國瑜出場,大家也是站站就坐下。甚至韓國瑜的女兒出場時的歡呼聲都超過他。我上一次只能進到會場,卻無法向前。因為所有的人都是滿滿的站著,看不到座位和縫隙。這一次我卻順利地一路走到最前面。
應該說,今天這個選舉結果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測到。即使認為韓國瑜輸?shù)?,也認為最多100萬票,最大的可能是50萬票。這個差距其實是非常小的。如果說都預測錯了,那就不是預測的人出了問題,而是臺灣的選舉本身是不可預測的。
當然這并非臺灣個案,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的大選,多數(shù)人都錯了,否則 也不會稱它們?yōu)樽畲蟮暮谔禊Z事件。都說政治人物要回應民意,執(zhí)政要遵從民意。但當沒有人知道民意為何時,又應該如何追隨民意呢?總不能任何一項決策都進行公投吧,這將導致治理的不可能。
衡量一個政治制度的標準很多,其中一個是要有可預測性。但顯然,西方的制度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不具備這個條件了。所以未來臺灣政局如何發(fā)展,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美國從來不會允許一個政黨長期執(zhí)政,以免尾大不掉。只有頻繁的政黨輪替,才符合美國利益,也才能讓兩黨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從這個角度講,四年后民進黨不管怎樣都會下臺。即使它不想,美國人也不答應。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王毅:“一中”共識不會因一場地方選舉而絲毫改變
2020-01-14 07:48 兩岸關系 -
《國家監(jiān)察》第二集 《全面監(jiān)督》
2020-01-14 07:37 -
故意毀壞維族人墳墓?CGTN實地探訪攻破西方謠言
2020-01-14 07:27 -
西寧路面坍塌事故:失聯(lián)升至10人
2020-01-14 07:15 -
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是條蟲?這句話恰恰說反了
2020-01-14 07:02 這就是中國 -
上海今天與這家水電開發(fā)領域的領軍企業(yè)簽約!共推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
2020-01-13 22:58 上海觀察 -
把黨建延伸到城市發(fā)展最活躍的經(jīng)絡上!李強今天逐一點評這些區(qū)和大口黨委工作
2020-01-13 22:14 上海觀察 -
推動上海全面從嚴治黨走在前列!李強在這個重要會議分會場上這樣強調(diào)
2020-01-13 21:47 上海觀察 -
官方證實:賴小民把2億現(xiàn)金藏在“超市”
2020-01-13 21:32 廉政風暴 -
習近平: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yè)反腐力度
2020-01-13 21:14 廉政風暴 -
西寧路面塌陷公交車墜入,2人失蹤13人被送醫(yī)
2020-01-13 20:33 -
中央軍委舉行迎新春文藝演出,習近平向全軍老同志祝賀新春
2020-01-13 20:30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誰出賣了國家秘密?!間諜策反活動畫面首次曝光
2020-01-13 20:25 -
親,再看8天超前點播就又來了哦!
2020-01-13 20:23 中國電視劇 -
海峽時評:和平統(tǒng)一大勢,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
2020-01-13 20:03 臺灣 -
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0-01-13 19:54 廉政風暴 -
2020年鋼鐵行業(yè)將嚴禁新增產(chǎn)能
2020-01-13 19:32 -
韓星過生日,中國粉絲向韓軍送禮…
2020-01-13 19:13 明星那點事兒 -
理科生的就業(yè)春天來了?
2020-01-13 18:41 最難就業(yè)季 -
外交部:支持“反中亂港”分子的相關組織必須付出應有代價
2020-01-13 18:03 香港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