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奎:乙卯水災、廣州的苦難與珠江三角洲的誕生
1915年7月10日晚,廣州下西關一帶水深已達3尺多,由于信息不暢,許多居民還以為如每年夏季一般,“落大雨,水浸街”,見怪不怪,不以為意。孰料11日傍晚,水勢陡漲,許多屋宇頃刻之間就被洪魔吞沒。
12日,洪水猛漲,下西關一帶水過瓦面,一片汪洋。上西關水位亦高至門楣,許多鋪戶沒入水中。著名的先施百貨公司積水深至人胸口處。13日至14日,水位繼續(xù)上漲,長堤水深1.5米以上,天字碼頭水深1.9米,西關一帶水深約3米,城西繁華的商場全部遭浸。
廣州受災后,許多居民爬到樹上躲避,小孩則以繩系于樹上,呼救聲、哭叫聲不絕于耳。富人雇小艇逃生,窮人只好將床板或者棺材板綁在一起充作小船出逃。在二三層樓上躲避水災的人因怕人多屋塌,用竹竿和小石塊將撐著床板打算靠泊的人趕跑,那些人只好在洪水中無望地漂泊,此情此景實在讓人心酸。《廣東公報》寫道,“當時人民遷徙,攜幼扶老,男女呼號之聲,慘動天地。”
乙卯洪水廣州城受災范圍(藍色為水淹范圍,引自“北江大堤志”)
負責廣東治水工作的譚學衡在1918年所著《籌潦匯述》也有簡述,“乙卯六月,桑園圍缺口,石角圍通面省城,西南兩關,水深沒頂。溺斃人畜,沖塌房屋無算,烈矣!”
申報在7月24日的《粵災之特別報告》的報道中,比較詳細地描述了廣州洪災的慘狀,還提到“商工停業(yè)、交通阻塞,省港輪船、各鄉(xiāng)渡船皆因水猛不能開行,全城自來水皆因水管不能開放。晚上則電燈因電機被浸,不能放光,全城皆成黑暗世界”——“黑暗世界”,簡直就是彼時廣州城艱難掙扎求生老百姓的絕妙隱喻。
廣州長堤街道水深及腰
水火夾擊
俗話說,水火不容。但悲催的是廣州人竟遭水火夾擊——禍不單行,廣州著名的商貿中心十三在洪災期間發(fā)生了一場大火災。
7月13日下午2時,當水勢上漲之時,在十三行高樓上避水的商民引發(fā)了火災,火勢迅速蔓延。附近的同興街多為火油、火柴和蠟燭商店,油箱遇火爆炸,火隨油流,沿北、東、西3個方向愈燒愈遠。昔日繁華的商業(yè)名城頓成一片火海,甚至連泊在江面上的船艇和珠江對岸的商鋪也被火海吞沒。
大火燒至次日下午7時一度熄滅,但很快復燃,燒至15日凌晨1時方才熄滅,整整燃燒了30多個小時,尸體縱橫街道,慘不忍睹。有民謠云:“火災真系慘,河北過河南?!?
十三行發(fā)生火災時,警察當局曾派消防隊前往救援,然而因大街洪水橫流湍急,水浸齊胸,街道狹窄,木制水龍車無法停放,消防隊束手無策,只得任其越燒越遠。最悲慘的一幕發(fā)生在九如茶樓,樓體因大火燃燒而倒塌,可憐在樓上躲避水災的60多人竟然同葬火海。
此次火災共殃及街道25條,燒毀商店2800多家,死亡1500多人。
由于珠江上的助航設備大多被滔滔江水沖毀或卷走,廣州碼頭又沒入水中,江中稻草充塞,以致輪船航行受阻?;洕h、廣九、廣三等鐵路亦被洪水淹沒或沖毀,不能行車。廣州和內地、香港等地的交通中斷,成為一座孤城。
由于交通中斷、災民太多,城中百物騰貴,米價漲至災前的兩倍多,這對于囊中羞澀的災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欲哭無淚。
乙卯洪水是珠江流域發(fā)生的兩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也是珠江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彼時中國時逢亂世,政治腐敗,兵禍連年,經濟凋敝、一盤散沙,政府既無力也無暇大興水利、加固堤圍,防災抗災能力極其低下,加之在大災面前驚慌失措、束手無策,根本無法有效防御如此規(guī)模的特大洪災。
實際掌握廣東政權的軍閥龍濟光在給袁世凱北京政府的電文中,這樣描述了廣東的災情:
“粵省三江潦水先后漲發(fā),……各縣沖決圍基,坍塌房屋,淹斃人畜,損害田禾不可勝計……省垣(指廣州城)一帶水勢陡漲丈余,居民露踞屋巔,交通幾于斷絕……該省上年被水,民情困苦已不聊生,乃此次東西北三江同時漫溢,災區(qū)之廣,災情之重,實未從來所未有……”
乙卯洪水廣東全省的受災范圍(藍色為水淹范圍,引自“北江大堤志”)
解放后廣東水利部門在1980年代也進行過評估,大水共淹沒農田43.2萬公頃,農作物損失折稻谷88.45萬噸。受災人口378萬人,死傷高達10余萬人;僅廣州地區(qū)按洪水淹浸地區(qū)估算,受浸農田不下180萬畝,受災人口在150萬以上。
- 原標題:蘇奎:乙卯水災、廣州的苦難與珠江三角洲的誕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直播間:蘇聯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俊比毡镜臍v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fā)現!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tǒng)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
-
“美國應學學印度,因為印度支配了中國兩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動畫《奇跡有密碼》之“不平凡的扁擔”
2021-09-28 16:31 -
做學問?抱大腿?胡適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適立場不正,但學問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檔案:蘇聯要求引渡731部隊負責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河南發(fā)現世界最古老造幣廠
2021-08-09 15:53 考古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豆農扛不住了!“沒有一個市場能與中國相提并論”
-
“特朗普拍到我坐在帳篷旁,然后推土機就來了”
-
“親自來看看,巴西熱愛美中俄......”
-
沉默兩天后,法國政府承認:他是我們的人,趕緊釋放
-
“特朗普出人意料地邀請,普京接受了”
-
“美國代表團‘放鴿子’,不去印度談判了”
-
怕澤連斯基再搞砸,歐洲派“特朗普最愛的對話者”出馬
-
這次會吵嗎?他們仨又要在白宮會面了
-
“特朗普轉告,澤連斯基說不”
-
“SpaceX靠美國政府合同賺錢,卻幾乎不繳納聯邦所得稅”
-
“白素貞”被聘為青城山文旅推薦官
-
李滔,跨省履新云南
-
“上海第三機場”有新進展
-
印度高官膨脹了:不想當下一個中國
-
“普特會”談近3小時未達成協議,普京:下次去莫斯科
-
新西蘭防長咋呼:中國太讓我意外了,敲醒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