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法齊:新首相的北約峰會“首秀”,讓英國變得更像一個附庸國
最后更新: 2024-07-11 11:15:41在對華問題上,工黨同樣致力于追隨美國的腳步,堅定地支持美、英、澳之間的“奧庫斯”三邊安全伙伴關系,且正準備好“挑戰(zhàn)”中國。
最后也許最具說服力的是,工黨的綱領解釋了,無論白宮下一位主人是誰,英國都將繼續(xù)扮演美國的“附庸總管”的角色?!懊绹怯豢苫蛉钡拿擞眩瑹o論哪一個美國政黨或個人上臺,英美特殊關系對于我國的安全與繁榮都是至關重要的。”
英國政府宣布,將從2025年起在亞太地區(qū)同美國、日本定期開展聯(lián)合軍演,擬派遣“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訪問日本 Naval News
對此,好消息是,如果唐納德·特朗普回歸白宮并如他之前所暗示的那樣,決定調停俄烏之間的沖突,那么英國很可能會追隨這一路線。然而,英國的執(zhí)政精英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內化了英國所扮演的服務美國利益的角色,這依然令人震驚,顯然也有悖于任何關于英國國家利益的概念,除非人們能假設兩個國家總能自動地協(xié)調彼此的地緣政治利益,但那顯然不是事實。
美國擁有龐大的國土、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經濟上自力更生的巨大潛力;英國作為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常規(guī)軍事實力相對來說遠遠不夠。因此,符合英國國家利益的做法顯然是避免與俄羅斯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與非西方世界(尤其是中國)維持友好的經濟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英國的精英們陶醉在“英美特殊關系”的話語中,僅僅是為了掩蓋他們出賣英國國家利益的行為。
科爾賓政治生涯的大起大落,以及隨后在斯塔默領導下工黨朝親美國立場的調整,均揭露了一個更宏大的背景,這不僅僅是工黨右翼(或者英國建制派)的一次成功政變;事實上,這應該是英國陷入對美國附庸關系的具象化體現(xiàn)——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英國主權的有限性。在安格斯·漢頓(Angus Hanton)的新書《附庸國:美國如何主宰英國》中,他解釋了美國大企業(yè)如何收購并掌控了很大一部份英國經濟,這如何導致英國采取更符合美國利益的經濟政策,且往往以損害自身的經濟主權為代價。但美國對英國的影響遠不止于經濟領域。
在情報和軍事領域,英國對美國的依賴遠遠超出公眾的認知,導致這個國家事實上對華盛頓形成戰(zhàn)略依賴。就連英國的核武庫也全部由美國控制。這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英國的外交政策與總體安全政策始終遵循美國的戰(zhàn)略目標,表現(xiàn)出明顯的從屬特征。包括英國被卷入美國21世紀外交政策的嚴重失敗——在伊拉克、阿富汗與利比亞等——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一個由智庫、游說集團與媒體企業(yè)所組成的知識生態(tài)系統(tǒng),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對英國政策制定機構的影響。美國的情報與安全集團嚴格把控著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例如,美國最鷹派的智庫之一、得到美國政府與軍工復合體贊助的蘭德公司,就是一個對英國決策流程影響最大的組織之一。美國還直接資助了幾家英國智庫:例如,美國國務院資助的、英國在國防與安全領域的頭號智庫機構——皇家國防安全聯(lián)合軍種研究所(RUSI)。
當?shù)貢r間7月10日,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了會談。央視新聞
英國對美國的附庸地位、英國當局對于優(yōu)先照顧美國利益的承諾也嚴重影響了英國的民主程序。事實上,科爾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恐嚇與誹謗攻擊,其中隱含著一個心照不宣的規(guī)則,即英國同美國保持一致的外交政策容不得民主討論。
未來幾天,我們無疑將見證這一后果,本屆英國政府所擁有的主權將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有限。未來三天,預計斯塔默將完全配合北約的要求,比如無休止地拖延烏克蘭戰(zhàn)爭,加強北約的“歐洲支柱”以及向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的擴張。這很快將變得一目了然,盡管英國脫歐時經常談論“奪回控制權”,但斯塔默領導下的英國似乎注定會變得更像一個附庸國。
(原文發(fā)布在英國UnHerd評論網(wǎng)站,原標題:“斯塔默正在將英國變成一個附庸國?!?Starmer is turning Britain into a vassal state.)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菲律賓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fā)生7.0級地震
2024-07-11 10:50 地震 -
美高官動歪腦筋:對付中國,得來點創(chuàng)新
2024-07-11 10:39 中美關系 -
佩洛西:拜登啊,時間不多了
2024-07-11 10:16 美國大選 -
英國新首相對華最新表態(tài)
2024-07-11 09:56 不列顛 -
“日本選舉反正是個擺設,不如這樣做來表達主張”
2024-07-11 08:51 -
北約首次“直接警告”中國,中方表態(tài)
2024-07-11 08:43 觀察者頭條 -
批特朗普對華留下“大漏洞”,拜登拉墨西哥合伙堵上
2024-07-11 08:32 觀察者頭條 -
一中國公民在日本被海浪卷走,我使館發(fā)聲
2024-07-11 07:18 日本 -
哥倫比亞副總統(tǒng)車隊遇襲,無人傷亡
2024-07-11 06:43 -
“日本供應鏈對華依賴度太高了,遠超美國、德國”
2024-07-10 23:05 中日關系 -
土耳其被指與北約盟國立場不一致,土防長:胡說
2024-07-10 22:53 烏克蘭之殤 -
阿塞拜疆總統(tǒng)邀請伊朗當選總統(tǒng)訪問
2024-07-10 22:38 伊朗局勢 -
俄安全局:烏克蘭企圖襲擊俄航母
2024-07-10 22:24 俄羅斯之聲 -
馬克龍抗議:干涉選舉,不可接受
2024-07-10 21:22 法國見聞 -
為處理這樁危機,英國內閣“空降”了個修鞋老板
2024-07-10 20:42 不列顛 -
兩國領導人宣布:將中孟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4-07-10 20:30 中國外交 -
中國幾內亞比紹關系,提升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
2024-07-10 20:30 中國外交 -
為討好美國,這國外相給北約獻策:多關注中國
2024-07-10 20:05 -
25年,1300多臺,日本百年船企承認數(shù)據(jù)造假
2024-07-10 19:27 日本 -
報告發(fā)了也沒用,她快被問麻了…
2024-07-10 18:49 美國大選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