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姆·福迪:“流浪氣球”事件生動展示了一個大國的歇斯底里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09:43【文/湯姆·福迪,翻譯/觀察者網(wǎng) 郭涵】
過去幾天圍繞“流浪氣球”產(chǎn)生的爭議,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大國的歇斯底里。
在一個所謂的中國“間諜氣球”飄過美國上空后,美國的投機政客與媒體們忙不迭地掀起一場“狂飆”,結果是拜登政府決定炫耀武力,下令在南卡羅萊納州的海岸擊落氣球,一切只為政治上撈取一點無足輕重的得分。在美國,過去的幾天里充斥著憤怒、輕蔑、狂躁以及人為制造的敵意,如同滑稽戲一般輪番上演。仿佛這世間萬物,唯有一個氣象觀測氣球能夠最為恰如其分地代表對美國明目張膽的攻擊。
任何人對此都不會感到意外。只要是與中國沾邊的議題,美國政界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種偏執(zhí)心理的范式。這種“有毒”的氛圍又被美國主流媒體呼應并加以渲染,終極目標是削弱美國行政部門試圖打造穩(wěn)定、可預測且成熟的美中關系的努力。盡管整天都在指責中國,但恰恰是美國自己在積極扮演讓雙邊關系“脫軌”的角色,這源于美國政治體系的衰敗,也對全球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陷入了一種“有毒”的政治氛圍,何需多言?美國的政治文化始終離不開對任何議題的戲劇化夸張,刻意將歇斯底里作為武器,以及明目張膽地散布謊言。美國國內政治的競選傳統(tǒng)與敘事,不僅要無情地污蔑對手,還利用民眾的恐懼作為武器,并將任何議題置于“最壞情況”的語境下展開。在美國,人人都可以加入這場“競賽”。但在大眾傳媒的時代,“有毒”政治氛圍帶來的副產(chǎn)品就是一個日漸分裂與極化的社會,正如過去幾年美國所發(fā)生的事情。
氣球被擊落后,有編輯詢問拜登“試圖發(fā)出什么訊號”,他沉默一番后沒有回答 圖自:CNN
當然,這種制度文化對美國外交政策也有溢出效應。首先,自冷戰(zhàn)時期開始,美國歷屆政府便意識到,他們可以利用民眾對美國戰(zhàn)略競爭對手的偏執(zhí)與恐懼心理,來塑造某項外交政策的民意基礎。這種套路離不開類似的說辭:美國正遭受目標國家“迫在眉睫的威脅”,美國的價值觀與民主危在旦夕(盡管其真實的目的是海外干涉)。美國用這招對付過前蘇聯(lián),世人皆知。而冷戰(zhàn)結束后,同樣的套路被用于薩達姆·侯賽因(理由是他的國家“私藏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朝鮮(他們反復渲染朝鮮會先發(fā)制人地用核武器攻擊美國)身上,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一言以蔽之,同樣的話術重復了一遍又一遍,可美國人總是買賬。從特朗普政府開始,從TikTok、中國留學生再到華為,美國社會在任何涉及中國的話題上,都會陷入一種被養(yǎng)成的偏執(zhí)情緒。當我上周寫這篇文章時,美國又出現(xiàn)了“家用冰箱”與“中國間諜活動”關聯(lián)的話題。跟麥卡錫主義一個調子,這些所謂的“中國間諜活動”指控從來不是基于實際證據(jù),而是基于情境聯(lián)想的間接犯罪。最明顯的證據(jù)是,美國媒體和政府以不容懷疑的語調,一口咬定那個氣象氣球就是“間諜氣球”。這個標簽一經(jīng)提出,就被美國社會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是一個歇斯底里和投機取巧的標簽,卻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認識,暴露出美國如何控制全球輿論的走向。
將事件升級為一場大范圍的政治鬧劇,是美國政府中鷹派勢力的有意識選擇。其結果是塑造一個國內政治的對抗性局面,令拜登政府無法讓步。媒體稍早前透露,此類氣球飛入美國的事件已發(fā)生過數(shù)次,僅特朗普政府時期就有四次,但卻被當時的美國政府壓了下去。雖然有人拿這一說法攻擊特朗普的支持者,因為他們曾批評拜登政府“軟弱”,但毫無疑問,美國政府當初是刻意選擇不將事件公之于眾。如今的公之于眾,是一次教科書式的范例,證明美國政府主動將一場政治鬧劇當做武器,以煽動對中國的憤怒與偏執(zhí)心理,這是通過媒體操弄影響大眾的具體表現(xiàn)。
正是諸如此類的事件,導致美中關系無法穩(wěn)定下來。美國的頭號鷹派人士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煽動對中國的廣泛恐懼,進而打造國內政治鬧劇,反過來對行政部門構成束縛,迫使他們試圖軟化立場、向北京妥協(xié)的行為將付出更昂貴的代價,于是安東尼·布林肯的訪華計劃被推遲了。這凸顯當前的美國政治極度危險、不可預測且不可信賴。如今美國政壇正在上演一出極具攻擊性、“以眼還眼”的鬧劇,而且一年比一年更糟糕。全世界都不得不目睹這場由華盛頓政治群體主導的、在美國社會渲染偏執(zhí)與歇斯底里的滑稽劇。從任何標準來看,這些人的行為都談不上一分一毫的光彩。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lián)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lián)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16:18 中國外交 -
“黑手黨式恐嚇”,美議員向國際刑事法院發(fā)威脅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大廈前廣場 出席武契奇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認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證,與恐襲無關
2024-05-08 16:04 巴鐵 -
習近平將出席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儀式
2024-05-08 15:54 中國外交 -
中方將公布與菲軍方的通話錄音?外交部表態(tài)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勢 -
-
美國將承認越南“市場經(jīng)濟”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國政治 -
應付高通脹,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鈔:中國制造
2024-05-08 15:01 -
對歐洲而言,“中國光伏電池是福不是禍”
2024-05-08 14:42 能源戰(zhàn)略 -
“我曾15次邀請習主席訪塞”
2024-05-08 14:38 中國外交 -
馬克龍接待習近平的精心安排,為何選在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關系 -
美方當場改口
2024-05-08 13:32 -
習近平在匈牙利媒體發(fā)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國停運3500枚炸彈,向以色列發(fā)出明確反對信號”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錄 -
烏克蘭抱怨:俄羅斯TikTok玩太溜了,我們也要加把勁
2024-05-08 11:39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