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主席|“樹倒猢猻散”的歷史邏輯:美國、歐洲、烏克蘭、單極秩序
【文/ 兔主席】
關于美國要放棄烏克蘭,繞過歐洲(和烏克蘭)直接和俄羅斯談,歐洲到底有沒有辦法的問題。答案是沒有辦法的。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烏克蘭就是菜單上的菜。美國和俄羅斯是餐桌上的。歐洲(作為一個整體)沒上餐桌——既不算桌上的客人,也不算菜(目前還沒被端上來)。
1、軍事開支方面,歐洲的軍事開支一直不足,防務上一直是依賴美國的。這是“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美國主導的美/西方單極秩序的核心部分。不僅歐洲大陸國家,加拿大也一樣,都認為美國的支持是無條件的、理所當然的。
2、槍桿子里出政權,沒有了獨立的防務能力,歐洲實際上也喪失了以軍事實力為基礎的話語權,只能依附于美國,在經濟秩序上、在大的地緣政治上,跟隨和服從美國,當好小跟班。這也使歐洲有了一些其他的騰挪空間,比如可以一定程度的發(fā)展自己的產業(yè)(從制造業(yè)到農業(yè)),發(fā)展自己的國家福利(以高稅收為基礎,將很大一部分政府財政收入投入到公共福利上)。
3、但這個戰(zhàn)后秩序越來越玩不轉了,基本體現(xiàn)為美國“不想玩,不能玩、不敢玩”:美國的國內民意已經不支持美國政府繼續(xù)對外維持這個秩序,因為盡管精英賺得盆滿缽滿(無論是軍工聯(lián)合體、龐大的深層國家、還是受益于全球化的企業(yè)和資本),美國的普通老百姓民眾自認為從中沒有撈到什么好處。(尤其讓人憤怒的是,在給歐洲防務買單的情況下,還看到德國等國家保留制造業(yè),對美國出口汽車,同時卻設法用所謂的非貿易壁壘,把美國拒之門外)。
以德國美洲獅步兵戰(zhàn)車為例,它不僅貴,而且并不可靠 網絡
4、美國主導單極秩序聯(lián)盟的瓦解,有經濟上的結構性原因,一邊是美國提供防務+對外新自由主義+本國低稅收低福利,服務都是大企業(yè)大資本;另一邊是歐洲的傾向左翼的高稅收高福利模式。兩邊不“對齊”,一旦出現(xiàn)利益分配不均,聯(lián)盟的基礎就會被動搖。一些外力因素則會加速其坍塌,例如某些政治軍事事件。俄烏戰(zhàn)爭是最新的一起,可以視為壓在駱駝上的最后一株稻草。
5、但美國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在美國國內經濟上,制度層面太偏袒大企業(yè)大資本,沒有照顧好自己的中低收入群體,導致民粹政治爆發(fā)。這是結構性問題,是美國右翼經濟意識形態(tài)的必然結果。對外,則是一些不靠譜、傷元氣、損害長期利益的折騰行為,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伊拉克戰(zhàn)爭。
伊拉克戰(zhàn)爭最大的結果是,打破了中東的權力平衡和穩(wěn)定,弄出了一個遜尼派的伊斯蘭國(ISIS),激發(fā)了各種內戰(zhàn)和沖突,結果導致數百萬難民跑到歐洲去——歐洲,而非美國——是這些中東難民的主要接收國。而歐洲最大的接收國是經濟支柱德國,其次是法國等已經有很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大量難民進入加劇了歐洲現(xiàn)有的問題,激發(fā)了民粹民族主義。可以說,歐洲現(xiàn)在的國內政治局面就是美國人在中東窮兵黷武折騰出來的。
6、而美國為什么要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源頭在于911恐怖襲擊。為什么會有911?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美國對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引發(fā)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憤怒,他們要報復美國。所以,根源又變成了美國的以色列政策。為什么以色列會成為國際地緣政治里的一個影響因素?當然是因為二戰(zhàn)時納粹德國搞的猶太人大屠殺。西方人欠了猶太人太多,對當年產生并縱容納粹有道德上的愧疚,不得不以犧牲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為代價,同時幫助猶太人(同時又過度縱容以色列,犯下了新的罪行,一個歷史的巨大諷刺)。
所以,一切根源是從納粹的猶太人大屠殺開始的。這個回旋鏢非常大、非常遠,幾十年后,才以一般人看不見的、意想不到的、覺察不到的、難以理解的方式反轉回來。
7、在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fā)動特別軍事行動時,普京有沒有看到這一點的呢?應該說,普京是有所覺察的,他有歷史思維、歷史視角,能從比較宏觀的角度看待美西方內部的矛盾和分野。他非常清楚:知道美國和歐洲的民粹右翼都是親近俄羅斯的(認為同屬白人基督教文明的繼承者);民粹左翼也親近俄羅斯(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一些情感遺存,加上反美帝國主義思維)。
所以,基本上,只要美/西方政策民粹化、激進化、兩極化,就會導致跨大西洋聯(lián)盟的內部瓦解,單極秩序的衰敗,而俄羅斯可以相對受益。但在2022年初,普京/克里姆林宮可以看到大的歷史趨勢,但不可能準確預測其影響力發(fā)生作用的具體時點。結果,俄羅斯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意愿和能力,陷入了泥潭,只好接著“熬”,等待宏觀趨勢慢慢發(fā)揮作用——例如特朗普的重回白宮。
特朗普&馬斯克 網絡
8、但無論如何,俄烏戰(zhàn)爭是加速跨大西洋聯(lián)盟/美西方單極秩序瓦解的一個重要因素(“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株稻草)。特朗普不滿的不僅僅是俄烏戰(zhàn)爭這場沖突本身,還有與歐洲(及加拿大等盟友)的軍事關系——他一直要求其他北約成員國提高軍事開支——提到GDP的5%左右(現(xiàn)在北約對成員國的要求是2%)。但很多主要國家連2%的要求都達不到——德國在2024年超過了2%,是過去十年來第一次,未來未必可以持續(xù);歐洲現(xiàn)在號稱最好的經濟體——西班牙——軍費開支占GDP才1.28%,在所有北約成員國里墊底)。
以歐洲現(xiàn)在的經濟和財政狀況,達到且維持2%的軍事開支是有困難的,而達到5%幾乎沒有可能,除非大幅提高債務和赤字。以歐洲主要的經濟體、烏克蘭的最大支持力量德國為例,德國現(xiàn)在的軍事能力/戰(zhàn)備率比2022年俄烏戰(zhàn)爭開始時還弱(路透社前幾日報道)
9、要看到,現(xiàn)代歐洲政治文明的基本邏輯是“分”——為了維護民主體制的效率、問責力、有效性,自然地選擇不斷地縮小政治體,圍繞更加的“(想象)民族”,構建“民族國家”(nation-state),結果搞出人類版圖上單一規(guī)模最小的一大群國家。德國有八千萬人,算是超級大國,其他國家都在幾百幾千萬人,單獨拿出來,都不能成為地緣政治力量??梢赃@么理解:在特定的政治邏輯下(“自由民主”),為了國內政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歐洲國家不斷縮小自己國家的“個頭兒”,結果導致對外實力的削弱。所以,整個歐洲變成了一群小國,只能屈從于西方文明里的“個頭”巨無霸——美國。
10、歐洲國家既然已經分散為小國,為了壯大實力,減少內部沖突,唯一的辦法就是“團結”起來(這兩天歐洲領導人一直在說的關鍵字),組成一個更加緊密的政治經濟聯(lián)盟,這個聯(lián)盟在政治上是歐盟,在經濟上是歐元。而要讓這樣一個體系運作起來,又有大量的額外成本,比如要培育一個布魯塞爾的官僚體系;要擬定一些通行于整個歐洲的監(jiān)管措施;要限制各個國家的主權(例如在財政、經濟貿易、人口流動等),其結果是削弱各國的民主有效性,并且產生各種新問題(例如,很多歐洲國家民眾不喜歡穆斯林(通過其他歐洲國家)移民到自己的國家,稀釋和影響自己的社區(qū)和文化)。過程中,中東難民潮加速了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是英國選擇干脆脫歐的部分原因。
標簽 北約- 原標題:“樹倒猢猻散”的歷史邏輯:美國、歐洲、烏克蘭、單極秩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特朗普搞突襲,歐洲接不住招”
2025-02-18 11:2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為增加軍費,英國多部門將砍預算”
2025-02-18 10:39 不列顛 -
歐美產業(yè)鏈為何轉移到中國而不是印度?
2025-02-18 10:13 -
歐美公司發(fā)愁:把鈾都賣給中俄了,我們快沒得用了
2025-02-18 10:09 能源戰(zhàn)略 -
澤連斯基:不排除中國參與
2025-02-18 09:12 烏克蘭之殤 -
美俄談判今日開始,澤連斯基:沒參與、不承認
2025-02-18 08:44 烏克蘭之殤 -
波音又要延期,特朗普坐不上新“空軍一號”了
2025-02-18 08:09 航空航天 -
緬甸查獲273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員
2025-02-18 07:58 打擊網絡詐騙 -
歐洲領導人緊急會議前,特朗普與馬克龍通話
2025-02-18 07:41 烏克蘭之殤 -
合作打擊網賭電詐犯罪,中泰雙方深入溝通
2025-02-18 07:09 打擊網絡詐騙 -
中國向加沙地帶提供新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2025-02-18 06:57 巴以恩仇錄 -
王星案之后,打擊妙瓦底電詐進展如何?透過時間線看最新情況
2025-02-18 06:51 打擊網絡詐騙 -
中方:樂見一切致力于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啟動和談共識
2025-02-18 06:42 烏克蘭之殤 -
加拿大多倫多一客機著陸時發(fā)生事故,機身翻覆現(xiàn)場升起濃煙
2025-02-18 06:41 航空航天 -
伊朗外長:不會在威脅下與美國談判
2025-02-18 06:40 伊朗局勢 -
緬方再拘留控制妙瓦底地區(qū)273名非法入境外國人
2025-02-17 23:02 打擊網絡詐騙 -
“如果西方能明白點啥,那就是他們對中國一無所知”
2025-02-17 22:54 中美關系 -
“特朗普關稅大棒將一棒打垮韓國經濟支柱”
2025-02-17 22:19 三八線之南 -
瑞典跟進:不排除向烏派出戰(zhàn)后維和部隊
2025-02-17 22:19 歐洲亂局 -
何立峰會見日本經濟界訪華團:鼓勵日資企業(yè)在華投資發(fā)展
2025-02-17 21:35 中日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