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 深度調研俄羅斯21個城市:西方不可能“肢解”俄羅斯
俄羅斯人的生活高品位與人才高素養(yǎng),支撐了俄羅斯人的自信,甚至是自負、高傲。俄羅斯中小學極度重視“民族自豪感”教育,其民族歷史的敘事大體如下:從15世紀以來,俄羅斯民族先后打敗了蒙古帝國,吞并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擴張,近代又打敗拿破侖和希特勒,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超級大國,與美國并肩。蘇聯(lián)解體僅是插曲,普京總統(tǒng)正帶領俄羅斯重新崛起為新的超級大國。
俄羅斯的社會安全政策,對內(nèi)寬松,對外警惕。在俄羅斯國內(nèi)乘機,安檢相當松垮。在不少機場,水、飲料甚至小刀具都能帶上飛機。筆者有兩次參加普京總統(tǒng)出席的論壇,與會者的安檢并不嚴,只過安全門,不搜身,不嚴查攜。
然而,俄羅斯對外國人的態(tài)度,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在俄羅斯地方政府看來,“安全”似乎比“發(fā)展”更重要。俄羅斯城市的經(jīng)濟開放程度非常有限。外國投資非常少,且外國投資對俄羅斯營商環(huán)境的抱怨相當多。盡管2022年11月初,普京總統(tǒng)宣布對所有友好國家公民采取商務、旅游免簽政策,但外國人在俄羅斯的長期商務簽證仍是較難的事情。俄羅斯對中國公民采取勞工、商務簽的時間限制措施,一般每隔1-3年須出境重新申請簽證。每到一個城市,入住當?shù)鼐频陼r,會被要求落地簽證。
綜合政治、經(jīng)濟、社會、科技的實際調研經(jīng)歷,結合俄烏沖突以來俄軍表現(xiàn)與公開資料,可以套用民間話語來簡要評估:環(huán)顧世界看,俄羅斯是外交、能源與人才的一等強國,常規(guī)軍備、智能科技領域的二等國家,經(jīng)濟、基建領域的三流國家。
從世界政治角度看,俄羅斯仍是當下世界最重要的行為者之一,但如果俄羅斯不堅忍靈活,智慧處理與西方的沖突,而是不斷陷入西方制造的沖突陷阱中,那么,俄羅斯的全球重要性與發(fā)展持續(xù)力都會下降。相反,若能妥善處理對外沖突,善于配置全球資源,協(xié)調好國家與市場、能源與經(jīng)濟、東方與西方的結構矛盾,俄羅斯重新崛起是高概率的事件。
烏克蘭危機“印巴化”,但俄羅斯不會輸
在俄期間,筆者曾與俄羅斯著名經(jīng)濟學家格拉濟耶夫、著名哲學家杜金等多位知名學者深談俄烏沖突,充分感受到俄羅斯被北約與美國所逼、最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戰(zhàn)斗決心。
不少俄羅斯學者均認為,普京一直在拒絕采取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盡管俄羅斯可以輕松拿回烏東地區(qū)。這次特別軍事行動早就應該籌備,且應該籌備更好一些。有專家還認為,俄烏沖突是1812年反抗拿破侖東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二戰(zhàn)反抗希特勒入侵以來的第四次衛(wèi)國戰(zhàn)爭。
曾任普京外交顧問的謝爾蓋·卡拉加諾夫:應該直接稱這場戰(zhàn)爭為”衛(wèi)國戰(zhàn)爭“(圖片來源:俄媒《側面》截圖)
一些學者認為,莫斯科長期以來都過于軟弱,對西方抱有幻想,認為西方是守規(guī)矩、有信用的,以至俄羅斯不斷被西方所騙,沒有更早地阻止烏克蘭親西方的過程,導致讓西方在離莫斯科近在咫尺的鄰國“打造出一支軍事—政治長矛,直接瞄準俄羅斯的心臟”。在他們看來,應該5-8年前就進行這場軍事行動,這樣西方就不會在烏克蘭完成那么大規(guī)模的反俄宣傳與軍事動員。
從這些角度上看,與其說是俄烏沖突是所謂普京戰(zhàn)略判斷的偏差,不如說是整個俄羅斯民族的戰(zhàn)略意志與戰(zhàn)斗特性所至。
在筆者看來,俄烏沖突正在持久戰(zhàn)化,很可能出現(xiàn)“印巴化”的趨勢,目前俄所占領的頓巴斯地區(qū)會像21世紀的新“克什米爾”爭議區(qū)長期存在下去,不排除俄烏沖突將持續(xù)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可能性。
2022年10月底,普京首次主動提出與西方對話的方案。但筆者認為,從短期看,即便有對話,也不可能實現(xiàn)俄烏局勢的徹底解決。
原因有三:一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相互信任非常低。在俄羅斯精英看來,過去30多年,已被西方騙過無數(shù)次了。從蘇聯(lián)被騙解體,到葉利欽時代被騙、復制美國經(jīng)驗的休克療法失敗,再到普京初期被騙不斷容忍北約東擴,普京指責西方權力游戲的血腥與骯臟,是有道理的。
二是俄羅斯與西方的權力結構性矛盾,也導致斗爭會長期化。美國不會允許一個強大俄羅斯的存在,對其北大西洋體系構成威脅。采取離岸平衡策略,長期通過北約、歐洲、烏克蘭來壓制俄羅斯的經(jīng)濟、社會、科技發(fā)展,甚至進一步肢解俄羅斯,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固定戰(zhàn)略,即使特朗普2024年卷土再來,或換上一個比特朗普更親俄的總統(tǒng),恐怕也不可能在短期改變這種結構。
三是俄羅斯不可能委曲求全地臣服于西方。俄羅斯一直自恃很高,全球國土面積第一、資源稟賦第一的天然大國地位,令其國內(nèi)“斯拉夫派”全面碾壓“西方派”,走與世界所有大國不同的道路的“斯拉夫派”主張,更勝過遵循西方國家范例才能富裕自由的“西方派”主張。
另外,當前西方持續(xù)軍援支撐著烏克蘭2022年9月初以來的多次有限反攻戰(zhàn)局,也決定了美俄對話不能完全解決俄烏沖突。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還幻想著全面收回故土,甚至克里米亞。這種背景下,即便有對話,作用仍是有限的,象征意義大于現(xiàn)實意義。在俄烏沖突上,最終仍是拳頭、實力說了算。
從目前看,至少有四點確鑿的證據(jù)支撐“俄羅斯在可預見將來不會敗北、烏克蘭拿回東部四州和克里米亞可能性不大”的總體判斷:
第一,西方支援烏克蘭的實際到賬物資與資金,遠不足以撐起烏克蘭的反攻與最終勝利。以2022年為例,西方對烏安全援助實際到賬軍物實物和預算金額約200億美元,且對進攻型武器的支援設立限制條件,這遠遠不夠烏克蘭反攻與最終奪回東部四州、克里米亞及經(jīng)濟重建保守估計的6000億美元和相關硬件條件。2022年11月初,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重奪眾議院,美國對烏援助急劇減少。2023、2024年的軍援數(shù)額會逐漸減少。
第二,美西方對俄制裁沖擊不足以影響到俄羅斯經(jīng)濟正常運行。英國《經(jīng)濟學人》雜志2022年5月初公開刊文說,制裁只是讓俄羅斯“受了皮外傷”。8月底又刊發(fā)《為什么俄羅斯經(jīng)濟持續(xù)打破預期》一文得出三個結論“俄能采取有效防止經(jīng)濟崩潰的政策”、“俄經(jīng)濟本身對西方依賴相對較少,孤立狀態(tài)加劇不會制造太大痛苦”、“制裁對俄油氣生產(chǎn)與銷售的影響有限”。
經(jīng)濟學人:《為什么俄羅斯經(jīng)濟持續(xù)打破預期》(圖片來源:網(wǎng)站截圖)
第三,美歐內(nèi)部裂痕擴大,拉美左轉,全球對美施壓加劇,對俄戰(zhàn)略壓力減緩,且俄羅斯的全球運籌能力不容小覷。匈牙利、塞爾維亞、荷蘭等多國堅持不制裁或取消對俄制裁。法國、德國國內(nèi)社會示弱之聲提升,能源“去俄羅斯化”的可能性不大,在未來,很可能在能源問題上對俄服軟。在國際上,拉美多國接連左翼政府上臺,反美主義提升,盧拉剛當選巴西總統(tǒng)即勸烏克蘭接受談判。2022年11月初,俄又宣布對友好國家實行商務、旅游入境免簽政策。在可預見的將來,國際社會的政治趨勢對俄羅斯有利。
第四,俄羅斯在烏東地區(qū)的軍事行動受到當?shù)囟鄶?shù)人的支持。俄軍并沒有陷入烏東四州人民“游擊戰(zhàn)”陷阱中。烏東四州約1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均占烏克蘭國土和人口總量的約1/6,但四州經(jīng)濟總量占全國40%,GDP總量約700億美元。目前,俄羅斯在頓巴斯的實際控制區(qū),本來就是操俄羅斯語的俄羅斯族占多數(shù),長期受基輔政權的壓制,分離之心早已有之。即便烏克蘭當前已奪回少部分領土,也不可能全部拿回烏東四州。畢竟,俄羅斯軍事行動有當?shù)孛褚饣A,又得經(jīng)濟利益,有助于俄羅斯“持久戰(zhàn)”。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德力格爾 
-
以涉俄烏沖突為由,歐盟竟要制裁中印企業(yè)
2024-02-22 08:15 -
以議會壓倒性通過:聲稱反對“國際指令”
2024-02-22 08:07 巴以恩仇錄 -
波音公司替換737 MAX項目負責人
2024-02-22 07:14 航空航天 -
王毅:堅決避免“多輸”
2024-02-22 06:40 中國外交 -
美國又要對中國造起重機下手…
2024-02-21 23:20 美國一夢 -
波音最新表態(tài):將開始與C919競爭
2024-02-21 22:15 中國大飛機 -
公投結果出了,“特斯拉這一計劃受挫”
2024-02-21 20:48 德意志 -
三星電子賣完ASML剩余股份,估值65億元
2024-02-21 20:17 大公司 -
卡爾森夸莫斯科地鐵,美媒主持人急了:紐約臟亂差,那是美國民主!
2024-02-21 18:31 -
中印舉行第二十一輪軍長級會談
2024-02-21 18:14 龍象之間 -
驚動莫迪!“印農(nóng)民向首都進軍”
2024-02-21 16:47 印度驚奇 -
渲染中美競爭,布林肯:要么上飯桌,要么上菜單
2024-02-21 16:17 中美關系 -
“與俄羅斯不同,中國有更大潛力爭取西方在涉我議題上的內(nèi)部分歧”
2024-02-21 16:14 -
“馬朝旭將代表中方出席”
2024-02-21 16:12 中國外交 -
俄反對將烏克蘭問題列入G20外長會日程,中方回應
2024-02-21 15:57 -
“每個歐洲國家都需自問:準備好保衛(wèi)自己了嗎?”
2024-02-21 14:08 歐洲亂局 -
非盟宣布“閉關鎖驢”,“中國阿膠產(chǎn)量恐遭重創(chuàng)”
2024-02-21 13:48 非洲之窗 -
人質家屬喊話以高官:讓他們帶走你的孩子
2024-02-21 12:01 巴以恩仇錄 -
“美國研判俄羅斯最快今年部署天基反衛(wèi)星核武器,還想找中印勸阻”
2024-02-21 11:31 涼戰(zhàn) -
“中國西北新型電網(wǎng)初具雛形,發(fā)電裝機容量約為美國全國一半”
2024-02-21 11:26 能源戰(zhàn)略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