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博:樓市“撤辣”引來內地買家,香港住房難題還有解嗎?
粉嶺高爾夫球場是位于香港新界北部靠近深圳的一片土地,雖然香港高爾夫球協(xié)會聲稱這里誕生了東亞最早的高爾夫球場和比賽,但是實際上,在二戰(zhàn)前后,這片土地曾經長期被荒廢,一度飛沙走石。上世紀60年代,隨著香港經濟開始繁榮,這個球場才重新開始運作并經過幾次擴展并入了周邊大量土地,才有了今天176公頃的規(guī)模。
粉嶺高爾夫球場(資料圖/港媒)
令人玩味的是,即使香港土地緊缺,地價高昂,但是1999年,香港一改過往契約每年續(xù)期的習慣,以1000元的象征性價格,將相當于香山公園大小的球場一次性批出21年的契約。
當時港府對公眾給出的理由是希望進入民間資本發(fā)展綠色康樂設施。但是很明顯,打高爾夫球的富人群體沒把多少心思花在公眾服務上。如果要想辦理粉嶺球場個人會員,會費是20萬港元,還得排隊;如果是臨時想去打球,非會員入場費1800港元,而根據熟悉情況的人士的說法,如果沒有自帶裝備,各種費用總計會在6000港元以上。顯然粉嶺球場完全脫離了公眾康樂的范疇,而成了富人娛樂的自留地。
這種資源配置顯失公平的情況自然引起輿論熱議。在2013年,香港審計署、規(guī)劃署就開始探討收回球場部分土地,以興建1.2萬個單位的公屋。相關利益集團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開始祭出環(huán)保等大旗,從法律上阻礙土地的再開發(fā)利用。
熟悉香港公眾事務的朋友應都知道,香港之所以留有大量郊野公園土地、之所以包括填海造地在內的多項工程舉步維艱,背后都有環(huán)保和動保群體的各種阻礙——雖然不能對環(huán)保、動保的主張一概否定,但是社會要想發(fā)展,也必然需要在滿足社會基本的發(fā)展需要和環(huán)保上做到兼顧。
面對球場土地被收回的情況,香港高爾夫球協(xié)會動員了大批環(huán)保專家、前政府官員等,以球場范圍內存在大量古墳、古樹、古跡、受保護動物等名義阻止政府收回土地開發(fā)。他們屢屢提出環(huán)保評估的要求,試圖拖延政府的開發(fā)進度。
一定程度上他們做到了,在土地契約于2020年即將到期之際,當時的港府宣布會將土地以1港元的價格續(xù)租給球會3年,稱這是過渡性安排。
新一屆港府上任后,將改善香港民生,特別是改善香港居民普遍窘迫的居住空間,視為重中之重。因此行政長官李家超力主前一屆港府的動議,堅持收回球場舊場32公頃的土地,雖然沒有立即開發(fā)新建住宅,但是依然開放給公眾免費使用,展示了這屆港府解決積弊的決心。而香港球會也調整策略,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哪怕不能阻止土地被回收,也要阻撓土地建樓,并且爭取這片土地依舊由高爾夫球會代為管理,“因為我們最有經驗”。
目前,粉嶺球場32公頃的土地雖然回到了政府手中,但是一個單位的樓也沒開始建造。香港高爾夫球會依舊以環(huán)保評估的要求申請司法復核,李家超也表示不介入司法程序。香港民眾是否能得到這一萬多套住宅,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學習新加坡的組屋經驗,實際上該學什么?
“撤辣”刺激樓市交易,理論上看,一方面鑒于香港房地產與經濟高度捆綁的關系,確實有利于推高香港的經濟信心,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更多的物業(yè)交易、維持高地價政策下的土地出讓等幫香港政府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以緩解連續(xù)兩年超千億的財政赤字。但是,這樣一來,同樣仍難以解決長期困擾市民尤其是夾心階層的住房問題。
在這方面,相比收回部分閑置土地、增加土地供應,香港政府似乎更容易在公屋方面發(fā)力。而提及香港公屋,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將其與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對標,進而隱隱生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羨慕之情。
確實,新加坡與香港有眾多可比之處,比如都是一個單獨的城市經濟體,都以航運和金融起家,制度上也都繼承了過去英國留下的體系。但是在住房領域,新加坡選擇了大政府兜底滿足百姓居住需求的模式。
圖為新加坡達士嶺組屋(資料圖)
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設立了建屋發(fā)展局,負責房屋規(guī)劃、分配、出售、租賃等職能。其以私人住宅1/3的價格向市民直接出售組屋,配合強制繳納、覆蓋人群極廣的中央公積金,使得即使是年輕人也能早早湊足首付擁有屬于自己的私產。
另一方面,新加坡不像香港那樣實行公屋的排隊制度,而是實施登記申請制度,只要滿足條件的公民或永久居民都能很快買到組屋,并不需要長期等待。而且新加坡嚴格限制了組屋的轉讓出售和租賃條件,杜絕了炒房套利的空間。這使得新加坡組屋的價格得以維持長期溫和上漲,而新加坡的房屋自有率也實現了驚人的91%。
最后,在土地出讓金管理上,新加坡規(guī)定了這筆錢不能被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直接支配使用,必須作為政府儲備資金交納到國庫。如想動用這筆資金,需經總理和總統(tǒng)兩人共同簽署。這項規(guī)定杜絕了政府通過大幅出讓土地而增加財政收入的可能,因此沒有了財政長期依賴土地的問題。
在一些推崇市場經濟的人眼里,新加坡政府過多地干預了地產市場的發(fā)展,但換個角度來看,政府長期的強勢介入也減少了部分社會矛盾的出現。香港的公屋政策與其近乎同期出現,發(fā)展至今也近80年,但依舊問題眾多,常為人所詬病,呼吁香港政府向新加坡看齊的聲音層出不窮。
現實來看,香港政府若向新加坡學習組屋經驗,學的不應只是制度上的小修小補,更多應學新加坡政府敢于大刀闊斧改革的政治魄力,這既需要香港政府改變舊有的“積極不干預”的管治思維,也要有不向包括但不僅限于房地產商、富戶等在內的地產既得利益群體妥協(xié)的勇氣——相信這些道理,香港政府也不是不懂……
結語
回望香港地產發(fā)展史,可以說它塑造了香港的城市景觀,為香港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它也漸漸地給香港的經濟發(fā)展套上了沉重的枷鎖,發(fā)展至今,也衍生出眾多社會矛盾。
一時的刺激,能帶來一時的上漲;但要想讓香港經濟重拾活力、讓香港社會行穩(wěn)致遠,簡單的“撤辣”顯然遠遠不夠。
堅持房住不炒,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實現新質生產力突破,是長期高質量發(fā)展的可取之道——這一治理思維,不僅適用于內地,同樣值得香港細細領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警惕!“隱秘”的調查暗藏國家安全風險
2024-03-28 08:11 國家安全 -
“中國很早就發(fā)現了這個問題:你不僅僅需要一輛車,而需要…”
2024-03-27 22:46 博鰲論壇 -
《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聯委會第六次會議在京舉行
2024-03-27 20:22 -
如何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靠這三個改革
2024-03-27 19:40 博鰲論壇 -
周新民任中國航空工業(yè)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4-03-27 18:14 -
“若西方國家對中國能源產品‘脫鉤’”,后果是…
2024-03-27 17:22 博鰲論壇 -
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zhàn)略學術界代表
2024-03-27 17:09 中美關系 -
“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說中國沒有浪費一分錢在戰(zhàn)爭上,這就是東方之道”
2024-03-27 15:55 博鰲論壇 -
1萬份株系篩出2份,我科學家破譯復粒稻高產遺傳密碼
2024-03-27 15:07 科技前沿 -
引水渠滲水致泥石流,廣西那坡通報
2024-03-27 14:42 -
廈大利用教育科研用地建百個商鋪招租?官方回應
2024-03-27 14:40 依法治國 -
“禁止制造銷售冥幣紙錢”,南通回應質疑
2024-03-27 13:51 基層治理 -
現實版“黃金大劫案”:中國黃金山東黃金多家門店跑路,涉案或超4億
2024-03-27 11:40 黃金游戲 -
馬英九將再訪大陸,國臺辦回應
2024-03-27 11:06 兩岸關系 -
趙鼎新資料更新:繼續(xù)擔任浙大教授、社會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
2024-03-27 10:59 中西教育 -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陶玲任央行副行長
2024-03-27 10:44 -
國臺辦回應美所謂2027“攻臺節(jié)點”
2024-03-27 10:34 兩岸關系 -
民進黨當局稱若兩岸開戰(zhàn)擬收“戰(zhàn)爭稅”?國臺辦回應
2024-03-27 10:33 兩岸關系 -
臺軍將在金門實彈射擊?國臺辦:膽敢輕舉妄動,必遭失敗
2024-03-27 10:32 兩岸關系 -
字節(jié)旗下飛書裁員,“調整人員超千人”
2024-03-27 09:59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58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58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7“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8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