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凱桓:拜登想最后扶澤連斯基一把,但可能更快送走他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薛凱桓】
距離任期結束還有兩個月,拜登也在加緊抓住最后的時間,再扶澤連斯基一把。
繼同意烏克蘭利用美產ATACMS戰(zhàn)術導彈對俄羅斯領土進行攻擊后,11月20日又有消息傳出,拜登政府將再向烏克蘭提供至少2.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9.92億元)的新武器。
至于拜登的這些“幫助”,能不能切實扭轉烏克蘭當前在戰(zhàn)場上的不利局面,仍是一個未知數,但毫無疑問,這將進一步激化俄烏矛盾。
拜登被迫加速
在2024年之前,美國一直在非正式層面上,禁止烏克蘭利用其提供的武器對俄羅斯領土發(fā)動攻擊。烏克蘭政府曾多次向美方提出解除這一限制的請求,均遭到了拒絕。
但今年春季開始,這一情況有所轉變。當時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的活動顯著增強,對此,美國作出回應,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對該區(qū)域的俄軍進行打擊,但同時重申,禁止烏克蘭使用ATACMS導彈系統(tǒng)深入俄羅斯境內進行攻擊的禁令依然有效。
2024年8月6日,烏軍發(fā)起了對庫爾斯克地區(qū)的進攻。夏末時節(jié),烏克蘭政府再次提出要求,希望美國能夠解除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援助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的禁令。隨后,在9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表示,他與其幕僚團隊正在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2024年8月13日,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市,來自俄烏邊境地區(qū)的居民排隊領取救援物資。 新華社
對于美國的這一動向,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表示,如果拜登真的做出這樣的決定,那將意味著北約直接卷入了這場沖突。普京強調,在沒有西方軍隊直接參與的情況下,烏克蘭利用美國援助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是不可能的,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意味著西方軍隊已經做好了與俄羅斯爆發(fā)直接沖突的準備。
兩周之后,即9月25日,普京宣布對俄羅斯的核理論進行修訂。根據新的核理論,使用核武器的前提現(xiàn)在可以是對俄羅斯領土的常規(guī)武器攻擊,或者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支持無核國家采取的行動對俄羅斯構成威脅。
此后,關于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援助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的話題,也逐漸淡出了公眾的視野。西方媒體報道稱,拜登對于做出這一決定顯得猶豫不決。
而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則持續(xù)向美國施壓,要求其解除禁令。10月中旬,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公布了他所謂的“烏克蘭勝利計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呼吁美國“解除禁令”。大約在同一時期,在烏克蘭和西方媒體的炒作下,有關朝鮮軍隊參與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的報道開始成為輿論的焦點,西方媒體聲稱朝鮮參與了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地區(qū)的軍事行動。
如今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一向對援助烏克蘭持保留態(tài)度,勝選后他明確表示,在他領導下,美國將不會主動挑起戰(zhàn)爭,而是致力于推動戰(zhàn)爭的結束。他計劃促成俄羅斯與烏克蘭回到談判桌前,以盡快終結這場沖突。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拜登加速了援烏步伐。
這次批準的ATACMS導彈,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fā)并制造的地面發(fā)射戰(zhàn)術彈道導彈,能夠通過多管火箭系統(tǒng)(MLRS)進行發(fā)射。五角大樓對于已援助給烏克蘭的ATACMS導彈的具體型號保密,但據悉,ATACMS新型號導彈的射程可達300公里之遠,這意味著包括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在內的俄羅斯西部多個地區(qū)都可能處于其打擊范圍之內。而英法兩國的“風暴之影”空射巡航導彈,其射程更是超過500公里。
由M270發(fā)射車發(fā)射的ATACMS導彈 美國陸軍
然而,這些武器對于俄烏沖突的直接影響或許有限,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烏克蘭此類導彈的庫存量并不大;二是俄羅斯防空部隊在擊落西方戰(zhàn)術導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俄烏沖突期間,烏克蘭曾向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發(fā)射過這些導彈,但大多數都被成功攔截。
因此,拜登的這次決定更多被視為一種政治姿態(tài),旨在為烏克蘭“加油打氣”,并試圖激勵歐洲盟友站在對抗俄羅斯的第一線。這一決策的政治考量顯然重于軍事考量。
給特朗普的“臨別贈禮”
美國商人戴維·薩克斯(David Sachs)就此事發(fā)表看法,認為這是“即將離職的國家領導人給新政府添亂”的舉動,并指責拜登做出這一決定是“在外交和外交政策上的極度不負責任”。
薩克斯此言一出,共和黨內隨即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批評浪潮。特朗普的摯友、美國知名企業(yè)家馬斯克發(fā)出警告,稱俄羅斯將會“以牙還牙,采取相同的報復措施”。而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更是直言不諱地稱那些支持“解禁”的人是蠢貨,他認為拜登政府的這一舉動完全是出于美國軍工復合體的私利,為了賺錢而不顧民眾的死活。
拜登的這一決定確實充滿了濃厚的“黨爭”色彩。按照美國的政治慣例,在前任總統(tǒng)任期即將結束之際,就重大戰(zhàn)爭沖突做出如此高調的決策是會被認為“有失體面”的。然而,在當今美國政治極度分裂的大環(huán)境下,所謂的體面早已被拋諸腦后。從選舉失利的初步打擊中緩過神來的民主黨,現(xiàn)在正琢磨著如何破壞權力的平穩(wěn)過渡,給特朗普“下套”。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應深入探究拜登為何會不顧及自身的“體面”而做出這一決定,以及他在“解禁”問題上為何仍顯得不夠果決。
在贏得大選后,特朗普立即加快了組建執(zhí)政團隊的進程,有消息稱特朗普正在考慮其團隊“烏克蘭問題特使”的人選。幾位熱門候選人中,布萊恩·胡克(Brian Hook)呼聲最高,他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負責促成以色列與海灣國家之間達成和解的“亞伯拉罕協(xié)議”,特朗普認為他豐富的勸和經驗能夠促成俄烏停戰(zhàn)。另一個熱門人選是俄裔美國人鮑里斯·愛潑斯坦(Boris Epstein),其與特朗普和俄羅斯兩方關系都較為密切。
布萊恩·胡克 美國參議院視頻截圖
在有了人手的理想情況下,特朗普甚至希望在1月20日就任總統(tǒng)之前就啟動談判進程。但現(xiàn)在,特朗普的這些計劃有提前泡湯的危險。拜登的決定可能導致局勢升級,這會提前結束特朗普團隊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達成妥協(xié)的愿望。這是拜登之所以急于做出“不體面決定”的根本原因:特朗普方面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躍躍欲試,想要在拜登的留任期內就撇開拜登,提前與俄羅斯方面接觸。
拜登打算在不等待特朗普的情況下,主動再向烏克蘭援助一年的防空導彈,這是典型的“在我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邏輯。導彈顯然不足以改變戰(zhàn)場上的力量平衡,俄羅斯90%的關鍵軍事設施都在提供的導彈射程之外,俄羅斯的回應也注定會非常強硬。
因此,拜登在大選前權衡了所有利弊后,最終沒有做出決定,即使是在此次做出了決定后,也對“解禁”作出了諸多限制。但在特朗普獲勝后,民主黨的政治算計可能已經發(fā)生了變化,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fā)。
除了拜登外,親民主黨的勢力已宣布要發(fā)起“抵抗運動”,在特朗普就職當天舉行抗議集會。國會中的民主黨人甚至在考慮組建自己的“影子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分庭抗禮。剩下的這兩個月的時間里,民主黨方面一定會給特朗普盡量制造問題。所以拜登的行為,很可能只是在美國政治分裂過程中“順其自然”的舉動。目前來看,拜登極有可能會在后續(xù)繼續(xù)去除“解禁”的各種限制,以達成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的目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彭宇萱 
-
習近平會見摩洛哥王儲哈桑
2024-11-22 15:48 -
“他們全都是白癡”,馬克龍激怒海地
2024-11-22 15:37 法國見聞 -
“特朗普對華鷹派內閣或有名無實”
2024-11-22 15:32 中美關系 -
美國“拒絕”
2024-11-22 15:31 -
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嚴重了
2024-11-22 15:25 巴以恩仇錄 -
盧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外貿大臣貝泰爾將訪華
2024-11-22 15:24 中國外交 -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將訪華
2024-11-22 15:20 -
特朗普提名的商務部長,“親中”?
2024-11-22 15:19 -
再迎英雄回家,中韓將交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2024-11-22 15:11 -
沒完了?“美國要給錢凱港找對手”
2024-11-22 14:48 中美關系 -
美國介入南海是“履行義務”?CGTN主持人這樣反駁
2024-11-22 14:13 -
“去了才知道,這里和西方媒體說的不一樣”
2024-11-22 13:50 伊拉克局勢 -
勝選后立馬停更,特朗普到底救不救TikTok?
2024-11-22 13:39 中美關系 -
“這家中國車企在墨西哥有廠?”“唯一北美廠在加州”
2024-11-22 12:10 -
不藏了?美防長自曝有“仁愛礁特遣隊”
2024-11-22 12:10 南海局勢 -
白宮回應:美國不會被嚇住
2024-11-22 11:29 烏克蘭之殤 -
-
-
梅德韋杰夫:好吧,你們得到了
2024-11-22 10:27 俄羅斯之聲 -
耿爽:中方強烈譴責,必須立即停止
2024-11-22 09:39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