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光斌:美國大選的民調為什么錯了
關鍵字: 美國大選美國總統(tǒng)美國選舉美國總統(tǒng)大選美國總統(tǒng)選舉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光斌】
盡管本次美國大選經歷了“十月驚奇”,聯(lián)邦調查局在是否起訴希拉里問題上有反復,美國主流媒體和民意調查機構的民意調查結果都是希拉里的支持率高出特朗普幾個百分點,因此在大選前夜,幾乎一邊倒地認為希拉里的當選率在九成以上,這無疑是一個沒有懸念的判斷和期望。為此,希拉里的民主黨競選大本營也拿出姿態(tài),決定不搞大選勝利后的慶?;顒樱悦獯碳す埠忘h選民。大選結果讓所有主流媒體和精英階層跌破眼鏡,民調走樣了。為什么在一個號稱言論自由的國度會出現(xiàn)這樣的“誤差” ?
曾何幾時,當美國學者看到來自非西方國家的民調結果時,第一反應總是:可靠嗎?因為他們假設這些國家沒有美國式的言論自由,專制政權下沒有真實的信息。美國大選的結果該讓美國學者反思了,為什么美國的民調離真實的民意如此之遠?
有美國人評論說,美國的“政治正確”原則起著專制政權一樣的作用,可謂一語中的。美國的“政治正確”原則包括不能“妄議”種族問題、性別問題和宗教問題,這三大議題是媒體報道和課堂教學的禁地,不能觸碰。
10 年前,哈佛大學校長不經意地說一句女生在捯飭實驗儀器上不如男生,結果掀起哈佛大學女生的抗議學潮,并宣稱校長不滾蛋就在哈佛大學搞裸體游行,最后校長黯然辭職。哪怕是在“9-11”之后,美國媒體也不能把恐怖主義、恐怖分子與特定的宗教或種族聯(lián)系起來,只能說是阿拉伯人中的極端分子所為,對此幾乎所有美國人都不敢有異議。美國南部幾個州的“拉美化”讓其苦不堪言,但政治正確原則也讓美國政治家不敢直面移民問題,采取鴕鳥政策。近年來,只有極少數膽大的美國知識分子,才敢公開地談論恐怖主義的根源、美國“拉美化”導致的美國國家認同的撕裂等“建國”問題提出來,但馬上招致一邊倒的撻伐,比如亨廷頓關于美國認同問題的《誰是美國人》。
也正是因為長期的“政治正確”原則所塑造的輿論氛圍,一般美國人在表面上只能“隨波逐流”,否則連上學和工作的機會都沒有。因此,美國人只能掩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以免被視為異類。這是“自由社會”該有的嗎?自由社會不是有言論自由嗎?自由社會怎么導致那么多的不自由和禁忌?美國的自由程度值得量化分析,因為在一個 90%以上的美國人都有宗教信的國家,怎么可能會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宗教信仰本身就是約束自由的最大法則。
即便說美國是一個天生自由的社會,美國同時還是一個未經革命而提前到來的現(xiàn)代性社會——大眾政治。在大眾政治中會出現(xiàn)什么情形呢?托克維爾第一次提出了“多數暴政”命題。來自歐陸的托克維爾過去看到的歐洲“舊世界”的暴政都是來自國王或者君主制,但周游美國的托克維爾猛然發(fā)現(xiàn),在民主的美國,卻存在完全不同于歐洲的暴政形式——多數暴政。敏銳的托克維爾先生看到的是,在美國,雖然個人是自由的,也有結社的自由,但是在自由中形成的多數輿論則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讓異議者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這就是180 年前美國的“多數暴政”。
200 年來,美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冷戰(zhàn)”重新定義了美國的“自由”。為了證明自己制度的優(yōu)越性并打敗競爭對手蘇聯(lián),言論自由只能體現(xiàn)在“治權”上即政策的爭論,自由是技術層面的,而不能涉及美國的憲制性“主權”,即不能否定美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進而,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比蘇聯(lián)更自由的社會,美國大打“自由”牌,美國中央情報局親自出馬,要求美國社會科學界建構以“自由”為核心的政治學、經濟學和社會學。就這樣,性別—種族—宗教等重大問題都不能質疑。如此多的“禁地”,美國的自由程度到底有多大嗎?我們相知道的是,當思想界不敢觸碰這些問題的時候,美國政府敢嗎?
從去年七月起,希拉里的民調結果(藍色)始終領先于特朗普。
是誰搞出一系列“政治正確” ?當然是精英階層,因此精英們自然也陶醉在這種語境中,并以此標準去看待美國和美國人的想法,以為他們自己的想法就是美國人的想法。相反,普通美國人采取的是“吾知,吾不言”式的策略,讓美國精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發(fā)達的、科學的測量手段全然失靈,有九成勝算的希拉里最終敗于只有一成勝算的特朗普,整個美國精英階層被打臉。除了主流媒體一邊倒地支持希拉里,美國 400 個經濟學者和 300 多政治學者也跑出來湊熱鬧,發(fā)表聲明一致支持希拉里,一直號稱的“學術中立”瞬間無影無蹤。
“政治正確”原則遮蔽這美國的真問題,也約束了美國精英階層的思維能力,進而導致美國精英階層與社會大眾的嚴重脫節(jié)。所以,一些美國人不應該情緒化地抗議特朗普當選,而首先應該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反思精英與民眾的關系,反思為什么是民粹主義造反,因為美國普通民眾也是長達 30 年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受害者,而不是其他不靠譜的說法。
最后不得不說一句,如果說美國學者脫離了大眾而發(fā)出了錯誤的大選信號,中國學者了解中國民眾嗎?因為中國學者的知識結構是由“哈佛教授們”塑造的,八十年代以來讀書人基本上都是都是讀美國教授們的書成長起來的。因此,中國學者需要和美國學者一樣反思自己的立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