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168期:美式民主的制度困境
最后更新: 2022-12-04 09:42:46這種“文化戰(zhàn)爭”一旦發(fā)生,我們看到美國的制度是完全沒有自限機制的,除非出現(xiàn)嚴重的外部威脅或者它主動地向外轉(zhuǎn)嫁矛盾,否則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它的社會裂痕只會越來越大,那么國家的整體責任也會越來越邊緣化,最終會導致多數(shù)的美國人認為這個國家不代表我,這不是我的國家。
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情況,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也要高度警惕,防止美國人為了解決國內(nèi)危機而向外轉(zhuǎn)移矛盾,我們要做好這種威懾和斗爭準備。
第三個維度是結(jié)構(gòu)維度,就是從政府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看,美國也是嚴重缺乏治理責任的。
除了我前面講的時間和空間維度,美國政府的設置,在結(jié)構(gòu)上也豁免了大量的責任。表面看起來,我們都很熟悉美國的制度是以選舉為基礎,但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民選機關只擁有其中的一部分權力。還有大量的至關重要的權力是由非民選機關來行使,甚至是以私人組織為基礎的機關來行使,這些機關它既然不是由選舉產(chǎn)生,自然也不對選民負責。
首先,我們來看司法權力。美國的司法權力是不受選民約束的。在三權分立的原則之下,美國的司法權歸屬于最高法院。今天最高法院行使著重大的政治和法律權力,但是卻以專業(yè)和中立的名義游離于民主程序的監(jiān)督之外,不用對選民來承擔任何直接的責任。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法律的獨裁,而法律的背后是大資本家的意志。
其次,我們來看貨幣制度,美國的貨幣制度也是不受選民約束的。
美國的民選政府,它不像我們有一個央行,它并不能掌握國家的貨幣發(fā)行權,這項權力是由私人銀行所組成的美聯(lián)儲掌握,政府發(fā)行貨幣實際上是向美聯(lián)儲借債。正像威廉?格雷德的《美聯(lián)儲》這本書所言,美國的體系更多靠的是交易而不是選舉。
我們平時大家關注美國,很多看的是它的選舉,實質(zhì)上美國政治的真正深層的東西是交易,而美聯(lián)儲就是這樣一個不受約束的交易機構(gòu)。
美聯(lián)儲總部大樓 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個機構(gòu)的功能,威廉就講是緩解“民主”和“資本主義”之間的本質(zhì)對立,選舉來負責扮演民主,而美聯(lián)儲負責兌現(xiàn)資本主義。這個機構(gòu)在設計上就小心翼翼地與政治權力絕緣,總統(tǒng)、很多政治機構(gòu)都無法介入它的內(nèi)部運作。外部的民意、輿論、選舉都沒有辦法影響和監(jiān)督它,但是它卻掌握著美國所有人的財富和命運,甚至一定程度上在控制著全世界的貨幣。
最后,我們來看一看文官集團。美國文官集團也是掌握著實際權力而不承擔政治責任的這樣一個群體。美國的官僚制度分成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官是產(chǎn)生于選舉或者任命,掌握高層政治。而文官呢,它屬于事務官系統(tǒng),也就是他們是政府雇員,而不被視作是政治家。這個群體它處于選舉程序之外,但是呢在很多政策領域又掌握實權。
美國在很多領域?qū)嶋H上是存在這種“處長治國”的這種現(xiàn)象,他們是非政治性的,名義上是為了不受選舉政治的影響,但是也使他們豁免了大量的政治性責任。他們與大企業(yè)、華爾街以及各種特殊利益集團保持著密切的關系,維持著他們這個圈子里人脈、金錢和信息的流動,形成了華盛頓特區(qū)里邊一個“鐵打的營盤”,而那些純粹的民選的政客對他們而言是叫“流水的官”。這些民選的官員要么跟這些文官沆瀣一氣,要么就淪為“圈外人”,只能在聚光燈之下表演而已,就連特朗普這么強勢的總統(tǒng)都左右不了這些人所構(gòu)成的一個“深層國家”。
總之,我們看美國的法律、貨幣和國家行政權力這些都是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權力,但是都掌握在這些處于民主程序之外的機構(gòu)手中,這些機構(gòu)表面上把自己給打扮成非政治性的機構(gòu),所以它不用承擔對社會、對人民的政治責任。
那么總結(jié)我上面講的三個維度,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所謂的民主制度,其實它并不是一種真正的民主,它也并不承擔對于人民的責任。從美國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歷程來看,這是一個高度類似于有限公司的制度,它的制度初心就是服務于國家的所有者——也就是那些大資產(chǎn)階級的權力和利益。英國哲學家密爾講過一句話,他說當大家都不知道誰負責任的時候,就等于誰都不用負責任,那么三權分立就是為了讓政府不用負責任。所以過去自由主義者鼓吹的小政府、限制政府權力,其實我們對照美國這樣一種制度來看,我們就發(fā)現(xiàn),本質(zhì)上它都是對政府責任的豁免。
一個對人民不負責任的制度,不管它是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采取什么樣的選舉、有幾個黨、它是不是三權分立,我們都應該清楚一點,它可以叫各種名字,唯獨不能叫作“民主”。
好,謝謝大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美前官員:別預想“中國會崩潰”,應接受美中共存現(xiàn)實
2022-12-04 09:32 中美關系 -
美國新增感染30785例、死亡146例
2022-12-04 08:34 美國一夢 -
白俄羅斯國防部:已與俄方簽署聯(lián)合保障地區(qū)安全的協(xié)議
2022-12-04 07:37 -
賽后圍堵德國主裁,烏拉圭隊最壞將無緣下屆世預賽
2022-12-03 22:23 -
這倆比賽誰“對華更硬”,被批“無能”
2022-12-03 20:43 德意志 -
捂嘴啊?我們也會
2022-12-03 20:29 -
世衛(wèi)組織發(fā)聲:還沒到這步
2022-12-03 19:24 -
德國經(jīng)濟部:不會追隨美國全面禁售華為,但…
2022-12-03 19:07 德意志 -
發(fā)達國家為何都愛來“印太”插一腳?
2022-12-03 18:48 -
C羅爭議一幕后,韓國人搞事了
2022-12-03 18:05 -
從“頂流”變成風暴中心,卡塔爾“小王子”的互聯(lián)網(wǎng)歷險記
2022-12-03 17:27 -
芬蘭總理:我們太依賴美國了
2022-12-03 17:07 歐洲亂局 -
俄使館痛批西方對俄油限價:自由市場基本原則被重塑
2022-12-03 15:44 俄羅斯之聲 -
荷蘭經(jīng)濟大臣:荷中貿(mào)易關系很重要,不會過度限制對華出口
2022-12-03 14:16 -
奪筍,馬奎爾在加納成“反面教材”了…
2022-12-03 13:47 -
歐盟外長呼吁一眾拉美議員:學美洲征服者創(chuàng)造新世界
2022-12-03 12:55 歐洲亂局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穿越長江隧道貫通
2022-12-03 12:42 -
雪佛龍重返委內(nèi)瑞拉采油,委石油部長:重要,但還不夠
2022-12-03 11:35 能源戰(zhàn)略 -
俄油限價確定最高60美元,G7與澳大利亞聲明跟進
2022-12-03 11:30 歐洲亂局 -
中老鐵路1周年成績單來了!
2022-12-03 10:03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