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10期:巴以沖突的全球影響
最后更新: 2023-11-26 08:35:21巴以之間核心的問題有三大爭端。
第一,領土和主權(quán)。聯(lián)合國的決議、世界各國的認可、巴勒斯坦的要求就是按照1967年戰(zhàn)爭前的邊界,就是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內(nèi),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但以色列容許巴勒斯坦擁有多大面積來建立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能不能建國,建國之后的巴勒斯坦擁有多大的主權(quán),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巴勒斯坦即使建國也不得和任何國家有接壤,也就是要完全地在以色列的包圍之內(nèi)。
第二,東耶路撒冷的地位。以色列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認為,東耶路撒冷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第三,巴勒斯坦難民的回歸。在約旦、埃及、加沙地帶居住著200多萬人,其中70%、80%是難民。這些難民按照《聯(lián)合國憲章》是有回歸權(quán)的,聯(lián)合國承認的至少有200到300萬,而巴勒斯坦要求的有400多萬,這些人怎么可能再回到以色列呢?
我覺得從中國的角度來講,始終在巴以問題上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所以自從我們建國以來,我們一貫地是堅持支持巴勒斯坦恢復自己的民族權(quán)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堅持我們中國的主張,堅持“兩國方案”,巴勒斯坦必須建國。
圓桌討論
主持人:感謝李院長剛才給出這段演講,可以說是把巴以沖突的歷史的由來,講得非常清楚。張老師曾經(jīng)親自去過這些地方,您能不能分享一下這一輪巴以沖突到現(xiàn)在的感受?
張維為:我對那個地區(qū)的訪問集中在1994年《奧斯陸協(xié)議》剛剛簽署的時候,屬于緩和時期,所以我就從埃及到敘利亞、黎巴嫩和約旦。約旦當時剛剛和以色列建交,我從陸地口岸進入以色列,到杰里科,然后再到耶路撒冷,最后回到埃及。最直白的感覺就是那個地方的沖突問題無解,苦大仇深。
那里是三個宗教的發(fā)源地,原教旨主義者多,各個教派相互斗來斗去。我到耶路撒冷之后,自己租了一輛車,準備從這邊開車一直開到死海,要經(jīng)過杰里科。我問酒店的猶太人服務員,他提醒我千萬要當心,拿著地圖給我說明不同穆斯林教派的占據(jù)地以及風險情況。
當我一路開過去可以感覺出來,第三世界是巴勒斯坦人的居住區(qū),第一世界是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人稱之為“種族隔離”,雖然可能不完全準確,但那個地方就是矛盾太深、積怨太深,很難解決。
主持人:那我們再回到這一輪的巴以沖突,它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李紹先:我們從兩個維度來看這次爆發(fā)。第一個維度就是和平進程逐漸走下坡路,到2001年之后基本上就急轉(zhuǎn)直下。如果說在“9·11”事件之前,美國的政府還高度關注巴以和平進程,那么“9·11”事件之后,巴以問題逐漸逐漸被邊緣化。
在過去阿拉伯有個統(tǒng)一立場,就是如果以色列不容許巴勒斯坦建國,阿拉伯國家集體不和以色列發(fā)生外交關系。但2020年,特朗普啟動了《亞伯拉罕協(xié)議》,幾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關系緩和,便沒有統(tǒng)一立場了。一直到最近,美國在推動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建交,如果成功的話,那阿拉伯國家大多都會和以色列建交。所以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巴勒斯坦逐漸被拋棄的一種現(xiàn)狀。
從具體的方面來看,以色列國內(nèi)政治不斷右傾。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非常強硬,在以色列有“安全先生”的稱謂。去年12月30日他再次組閣成功,是以色列有史以來最極端民族主義的政府。比如前幾天發(fā)表評論的遺產(chǎn)部部長認為應該向加沙地帶投擲核彈;財政部長說巴勒斯坦人只有三種選擇,第一,移民,離開這個地方;第二,在征服下生活,當順民;第三,去死。
所以這屆政府上來以后,有兩個執(zhí)政的重點:不斷地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不斷地去挑戰(zhàn)巴勒斯坦的心理的底線。新政府成立的第三天,國家安全部長就登上了圣殿山。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稱之為“尊貴禁地”,是伊斯蘭教很高貴的地方,上面有阿克薩清真寺,伊斯蘭教的第三大圣地。按照巴以的協(xié)議,猶太人是不能上去的,但他上了宗教圣地之后,還要強行地進入阿克薩清真寺,到那里邊去祈禱,可以想見這個行為對阿拉伯人構(gòu)成的挑戰(zhàn)。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哈馬斯這次行動的代號叫“阿克薩洪水”,就是對猶太人褻瀆阿克薩,沖擊阿拉伯人靈魂的底線的一種反擊。
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訪問照片
主持人:以色列右翼政府越來越極端之后,巴勒斯坦人在生存空間、心理空間、宗教尊重空間不斷地遭受著這種擠壓、壓迫,那以色列當下有沒有停下來的可能?
張維為:非常難。一般認為現(xiàn)代國家都是政教分離的,但是宗教對以色列現(xiàn)在的政府影響非常大,這就導致一種理性的缺位。他們認為這個地方是“天選之地”,就是我們的。他們對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態(tài)度也很強硬:必須下臺,必須辭職,聯(lián)合國必須解散。這確實導致他們失去了道德的制高點。
另外,美國的作用明顯是“拉偏架”,從特朗普開始,先是廢除伊核協(xié)議,再到蘇萊曼尼遇刺,然后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些事件都是嚴重地傷害巴勒斯坦人感情的,導致他們的憤怒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
李紹先:2007年哈馬斯基本上被圈在了加沙地帶,成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監(jiān)獄”,所以哈馬斯這樣爆發(fā)出來,對以色列的沖擊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以色列迅速定性為是以色列的“9·11”事件、“珍珠港事件”,以色列民眾大量充斥著把巴勒斯坦人全殺掉、把加沙地帶重新占領這種情緒。
如果說這場沖突過去,像內(nèi)塔尼亞胡這樣當政的這些人,恐怕通通要走人。因為民眾認為這個政府沒有保護好平民,使得以色列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痛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現(xiàn)在的領導人、戰(zhàn)時內(nèi)閣在加沙地帶做的這些事,在以色列內(nèi)部看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主持人:您剛才說到來自于以色列國內(nèi)的民眾的聲音,那么以色列民眾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嗎?
李紹先:十多年前我曾經(jīng)在以色列見過他們一些前任領導人,我曾經(jīng)很苦口婆心地給他們講中國的圍棋藝術。圍棋是一種“雙活”的藝術,在猶太人那里,他們不會這樣思考問題。
現(xiàn)在短短一個多月,死于炮火的平民已經(jīng)超過1萬多人了,國際社會一片嘩然。人們就很納悶,這么一個小小以色列,怎么就能頂住這種壓力呢?美國在那壓著陣,各種各樣的兵力在那里部署。用拜登的話講,就是“你們不要輕舉妄動,不要參與進來,就讓以色列好好地收拾加沙地帶?!蔽艺J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難的加重,美國會越來越處于道義的拷問臺上,他會越來越處于兩難的困境。
張維為:現(xiàn)在從國際輿論的反映來看,俄烏沖突爆發(fā)的時候,俄軍殺了十幾個平民,馬上就被描繪成massacre(大屠殺)。現(xiàn)在你看相比之下俄軍變成“文明之師”了,所以西方“雙重標準”走得太遠了。這次西方道德整個滑坡乃至崩潰,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中國人提出建議,停火、禁止人道主義傷害、“兩國方案”,這是一個治標、一個治本,標本兼治的方案。但現(xiàn)在他們就是不愿意接受。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它不停地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從中間汲取很多智慧。比方說,我們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文化,巴以那個地方地域狹小,積冤難消,很難產(chǎn)生這種文化,當時以色列領導人拉賓想退一步,土地換和平,結(jié)果就被暗殺了,你去那訪問過你就知道了,各種利益早已盤根錯節(jié),那些定居點的人,你要他讓出土地、讓出房子,他不會接受的。
標簽 巴以沖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子怡 
-
中使館駁斥英媒:中國是紀錄最好的大國
2023-11-26 07:58 中國外交 -
以軍參謀長:停火結(jié)束后將立即恢復
2023-11-26 07:47 巴以恩仇錄 -
“哈馬斯已釋放第二批被扣押人員”
2023-11-26 07:45 巴以恩仇錄 -
王毅:中日應制定出相應路線圖、時間表
2023-11-25 21:40 中日關系 -
一以色列船只在印度洋遇襲,五角大樓官員“懷疑伊朗”
2023-11-25 21:11 巴以恩仇錄 -
“德美秘密謀劃這招,逼迫澤連斯基自動‘求和’”
2023-11-25 20:31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首次承認:沖突早就能結(jié)束,但西方讓我們繼續(xù)打
2023-11-25 20:18 烏克蘭之殤 -
德國對華政策轉(zhuǎn)向,但不會根本改變中德經(jīng)貿(mào)走勢
2023-11-25 20:13 德意志 -
卡梅倫復出后首談中英關系:與華接觸“仍然正確”
2023-11-25 19:44 不列顛 -
基輔遭“創(chuàng)紀錄”襲擊,來訪的拉脫維亞總統(tǒng)躲進避難所
2023-11-25 19:14 烏克蘭之殤 -
這兩位首相“硬剛”以色列
2023-11-25 16:53 巴以恩仇錄 -
西湖大學再從海外引進學者,施一公:不在國內(nèi)挖墻腳
2023-11-25 16:02 中西教育 -
中方代表:AUKUS合作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2023-11-25 15:38 -
弗洛伊德案涉事前警察,在監(jiān)獄內(nèi)被人捅成重傷
2023-11-25 14:32 美國一夢 -
他重申:廢央行這事“沒得商量”
2023-11-25 14:29 -
下“猛藥”救得了阿根廷嗎?
2023-11-25 13:55 觀察者頭條 -
“不能讓西方偏見壟斷AI,俄將推出可靠系統(tǒng)與之抗衡”
2023-11-25 10:51 俄羅斯之聲 -
王毅將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2023-11-25 10:12 中國外交 -
解雇導火索:有人告發(fā)他開發(fā)新型強大AI,恐將威脅人類
2023-11-25 10:04 大公司 -
中方試行對歐亞六國單方面免簽,德國大使:歡迎
2023-11-25 09:51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