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10期:巴以沖突的全球影響
最后更新: 2023-11-26 08:35:21主持人:在美國推動的《亞伯拉罕協(xié)議》之下,已經(jīng)有不少的國家跟以色列有外交關(guān)系,還有一些可能也在建交的路上。隨著巴以沖突的發(fā)生,您覺得會對其他的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影響嗎?
李紹先:沙特阿拉伯舉行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聯(lián)合特別峰會,發(fā)表了一個聯(lián)合的聲明,非常強烈地對以色列進行譴責(zé),并支持埃及大力地推動物資進入加沙,呼吁立即?;稹⑷嫱;?。危機開始以來,阿拉伯國家的立場經(jīng)過了一個變化的過程,他們最初的情況不同,有的堅決反對以色列,有的已經(jīng)建交,有的在巴以這個沖突中直接受到威脅的,如埃及、約旦。但他們隨著沖突的發(fā)展逐漸完成了立場一致的過程,最終達成了這個聯(lián)合文件。
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聯(lián)合特別峰會在沙特利雅得舉行(圖源:視覺中國)
阿拉伯國家在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zāi)難不斷加重這樣局面下,他們也受著靈魂的煎熬,也承受著實實在在的壓力——就是他們各個國家內(nèi)部民眾的壓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和解,特別是沙特和以色列和解,明顯地受到了重大的影響,但是這個進程不可能逆轉(zhuǎn)。因為在這個會議上,一些阿拉伯國家提出來和以色列斷交,還有一些國家(提出)懲罰以色列,斷絕和以色列的能源關(guān)系,都不可能實現(xiàn),也沒有爆發(fā)所謂的第六次中東戰(zhàn)爭。
主持人:加沙地帶遭遇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zāi)難,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才讓阿拉伯國家有這個統(tǒng)一的聲音。但是什么契機使得阿拉伯國家曾不跟以色列建交的立場松動了?
李紹先:就是美國的因素?!秮啿眳f(xié)議》就是美國在威逼利誘。當年蘇丹為什么和以色列建交?是因為美國說如果不和以色列建交,那么就一直在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蘇丹怎么進行發(fā)展?這是威逼。
摩洛哥為什么同意和以色列建交呢?美國公開承認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來換取摩洛哥和以色列建交,這是利誘。
身份不明的摩洛哥和以色列官員于2020年12月22日以色列特使訪問摩洛哥拉巴特期間簽署諒解備忘錄 (圖源:路透社)
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建交,有正式的外交關(guān)系,1994年約旦和以色列建交,大使館也存在了很多年了,但是這兩個國家和以色列有沒有真正和解呢?和解只是政府之間的,民間絕沒有和解。建交這么多年,沒有一個猶太人敢大搖大擺地到埃及去旅行,也沒有一個埃及人,說我堂而皇之地愿意到以色列去旅行。
張維為:這也說明美式思維方法的局限性,因為它的基本的考慮就是我把沙特這些遜尼派國家全部跟以色列建交,然后來集中對付伊朗。美國沒想到事情是互相聯(lián)系的,這反而把整個的“什葉派之弧”給激怒了,包括把哈馬斯也給激怒了。另外,美國整體的外交的失誤,就是它一定要把這個重心要放到亞洲來。但其實整個轉(zhuǎn)向都是失誤的。
李紹先:現(xiàn)在叫大國競爭,也就是來對付中國和俄羅斯,但是中東這塊土地,美國又是不愿意離開的,它一方面力不從心,要把精力騰出來搞大國競爭,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放手中東,但是它對中東的持續(xù)投入在下降,影響力一路在下滑。在這種情況下,它就要“借刀殺人”,要動員它在中東這些盟友,但這些盟友又處于敵對狀態(tài)。
以色列是它最鐵的盟友,阿拉伯國家也有一些很重要的盟友,但是阿拉伯和以色列處于敵對狀態(tài),在中東地緣政治上最大的敵人是伊朗,所以無論是特朗普,還是現(xiàn)在的拜登,只有竭力地撮合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擰在一起,在中東遏制伊朗,同時用各種各樣的利誘讓他們離中國遠一點。
但是恰恰相反,中東這些國家,處在地緣政治戰(zhàn)略高地,那縱橫捭闔多少帝國建立于此,近年來中東國家獨立自主的意識都在增強,包括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都不像原來“聽話”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中東的布局,在這次巴以沖突中沖擊得一塌糊涂。
主持人:這樣的新一輪沖突,恰恰又對美國所謂的初衷影響非常大,破壞力也非常大,所以美國有可能改變它的中東戰(zhàn)略嗎?有可能真正地實質(zhì)意義上地來推動巴以的和平進程嗎?以色列會跟隨美國的步伐嗎?
張維為:在中東戰(zhàn)略中,美國一貫是“拉偏架”的,哪怕是包括促和式的《奧斯陸協(xié)議》,它還是有偏向的,它對一些基本事實我覺得判斷不準確。
李紹先:現(xiàn)在的事態(tài)的發(fā)展正在逼著美國往回走,因為雖然美國支持以色列不遺余力,但是過了度對美國是非常不利的。美國在這一輪沖突中有兩個擔心的點,一個就是加沙地帶出現(xiàn)災(zāi)難,使美國在全球道義上越來越處于一種非常難堪的境地。比如說它的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布朗,四星上將,他公開說以色列現(xiàn)在的這種做法正在把更多的巴勒斯坦人推向哈馬斯。
拜登總統(tǒng)和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會面(圖源:紐約時報)
還有據(jù)說美國在阿拉伯的使領(lǐng)館向拜登政府提交秘密報告,說美國現(xiàn)在這個政策不改變的話,將失去阿拉伯世界整整一代人的信任。這對美國破壞是很大的,所以美國出于它全球戰(zhàn)略的考慮,會有所改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它從剛開始連輕聲細語都不愿意影響以色列,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地不許重新占領(lǐng)加沙,要注意平民,要在合理的范圍的話術(shù)的轉(zhuǎn)變。
美國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沖突持續(xù)下去,有可能漫出巴以,那對中東地區(qū)會產(chǎn)生顛覆性的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寄希望就是在國際社會巨大的壓力下,迫使美國對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壓力。阿拉伯世界、伊斯蘭國家、中國、俄羅斯能形成合力,共同向美國施壓,共同向以色列施壓,我覺得目前這場沖突要讓它冷卻下來,必須有非常強大的壓力。
標簽 巴以沖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zé)任編輯: 周子怡 
-
中使館駁斥英媒:中國是紀錄最好的大國
2023-11-26 07:58 中國外交 -
以軍參謀長:?;鸾Y(jié)束后將立即恢復(fù)
2023-11-26 07:47 巴以恩仇錄 -
“哈馬斯已釋放第二批被扣押人員”
2023-11-26 07:45 巴以恩仇錄 -
王毅:中日應(yīng)制定出相應(yīng)路線圖、時間表
2023-11-25 21:40 中日關(guān)系 -
一以色列船只在印度洋遇襲,五角大樓官員“懷疑伊朗”
2023-11-25 21:11 巴以恩仇錄 -
“德美秘密謀劃這招,逼迫澤連斯基自動‘求和’”
2023-11-25 20:31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首次承認:沖突早就能結(jié)束,但西方讓我們繼續(xù)打
2023-11-25 20:18 烏克蘭之殤 -
德國對華政策轉(zhuǎn)向,但不會根本改變中德經(jīng)貿(mào)走勢
2023-11-25 20:13 德意志 -
卡梅倫復(fù)出后首談中英關(guān)系:與華接觸“仍然正確”
2023-11-25 19:44 不列顛 -
基輔遭“創(chuàng)紀錄”襲擊,來訪的拉脫維亞總統(tǒng)躲進避難所
2023-11-25 19:14 烏克蘭之殤 -
這兩位首相“硬剛”以色列
2023-11-25 16:53 巴以恩仇錄 -
西湖大學(xué)再從海外引進學(xué)者,施一公:不在國內(nèi)挖墻腳
2023-11-25 16:02 中西教育 -
中方代表:AUKUS合作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2023-11-25 15:38 -
弗洛伊德案涉事前警察,在監(jiān)獄內(nèi)被人捅成重傷
2023-11-25 14:32 美國一夢 -
他重申:廢央行這事“沒得商量”
2023-11-25 14:29 -
下“猛藥”救得了阿根廷嗎?
2023-11-25 13:55 觀察者頭條 -
“不能讓西方偏見壟斷AI,俄將推出可靠系統(tǒng)與之抗衡”
2023-11-25 10:51 俄羅斯之聲 -
王毅將出席中日韓外長會
2023-11-25 10:12 中國外交 -
解雇導(dǎo)火索:有人告發(fā)他開發(fā)新型強大AI,恐將威脅人類
2023-11-25 10:04 大公司 -
中方試行對歐亞六國單方面免簽,德國大使:歡迎
2023-11-25 09:51
相關(guān)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