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85期| 對話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東盟與中美關系
最后更新: 2025-06-01 08:19:05圓桌討論
何婕:說到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我發(fā)現(xiàn)張老師和楊外長闡述的角度略有不同。張老師您剛剛提到了習主席最新的周邊外交即東盟三國的訪問之旅,而楊外長在介紹中國和東盟關系時,先從雙方悠長的交往歷史說起,回顧了從漢、唐到明等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與東盟的交往歷程。
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楊外長在剛才的演講中也提到,實際上雙方在貿易方面的機會非常多,遠不止于當下,未來還有許多想象空間。所以,我想請教一下,根據(jù)您的觀察和了解,您認為中國和東盟未來在哪些經(jīng)貿領域還有拓展的可能?
楊榮文:每次我回到中國,我都能看到中國社會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上海變得更加繁榮,非常時尚。我注意到,到處都是咖啡店,這真是令人驚嘆。1983年,我第一次和父親來到中國汕頭,當時在汕頭的大街上,找不到賣咖啡的人;如今,幾乎在每一個街角都能看到咖啡店。而東南亞也在發(fā)生變化,即使你去萬象、金邊、泗水,也會發(fā)現(xiàn)許多變化。因此,我們必須不斷更新認知。
我們彼此接觸越多,就越能看到機會。我們可以攜手合作,互相幫助,共同確保我們的未來。我們應當有明確的方向感,但不要過于拘泥于某個固定的計劃,認為它必須在這個領域,而不是在另一個領域,因為市場才是決定性的力量。
張維為:講到中國和東盟的政治經(jīng)濟關系,在這里我要先表揚一下楊外長。我讀了他的回憶錄,其中有一段內容非常精彩。
2000年時,中國主動提出要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當時東盟國家總體上還是比較親美的,而且面對中國這樣一個經(jīng)濟體(雖然當時規(guī)模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但也已初具規(guī)模)突然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倡議,他們感到震驚,甚至有些害怕。
針對這一情況,楊外長給中方提出了一個建議,中方也采納了。這個建議就是實施“Early Harvest”(早期收獲計劃),即先把雙方都能接受、能夠盡快降低關稅的產(chǎn)品列出來,特別是中國愿意主動讓步、主動減少關稅的產(chǎn)品。這樣一來,很多東盟成員國,尤其是小國,看到了與中國合作的巨大益處。朱镕基總理對這個建議非常贊賞,并立即采納。
楊外長在回憶錄中還提到一個細節(jié):大約兩年后,雙方正式簽署協(xié)議時,自由貿易區(qū)的貿易額是400億美元,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增長到1萬億美元,增長了多少倍??!如今,東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朱镕基總理當時還發(fā)表了一番言論:我們今天簽署了這份協(xié)議,如果10年以后,你們覺得吃虧了,認為這是一種對中國有利、對東盟不利的平衡,那我們可以重新談判,也可以修改這個協(xié)議。這種態(tài)度讓我想起了現(xiàn)在習主席經(jīng)常強調的: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
再反觀特朗普,他竟然對柬埔寨、緬甸這樣弱小的國家也征收高達40%多的關稅。就算你征到100%的關稅,對你的經(jīng)濟又能有多少實質性的幫助呢?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真的很難想象他們竟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特朗普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 視頻截圖
何婕:“早期收獲計劃”,這個有點像我們常說的“試點”。在全面鋪開合作之前,我們先進行嘗試,如果試點效果好、取得了成功,那么我們再全面推進合作。
回過頭來,我還想請楊外長再給我們詳細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一方面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歷史淵源深厚,但另一方面,在雙方剛開始合作時,彼此之間其實還是比較陌生的,大家可能也存在很多困惑。那么,雙方是如何迅速度過這個困惑期,并迅速邁向更廣泛合作狀態(tài)的呢?
楊榮文:我們必須務實。關系有時好,有時不太好,會出現(xiàn)危機,也會有起伏,在心理上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當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應坐下來討論如何解決,進而在變化的形勢基礎上達成新的團結,取得進一步進展。因此,雙方的領導層都至關重要。
張教授提到朱镕基總理所說的話非常重要,這彰顯出中國誠摯的善意。我記得當時我擔任貿易部長,我告訴我的官員們,你們永遠不會從美國或歐洲那里聽到“一筆交易就是一筆交易”,他們會堅持到底。這是因為,對于中國而言,與東南亞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十分重要。
從歷史角度看,東南亞從未威脅過中國。對中國造成威脅的,來自北方、西方和海上,從未來自東南亞。所以,東南亞應保持對中國的友好,并通過貿易及其他互動讓中國受益,這對雙方都有利。
朱镕基總理深知這一點,他還補充了第二點,即中國并不尋求在東南亞占據(jù)排他性地位。換句話說,中國愿意與東南亞友好相處,也希望東南亞對中國友好,但中國不需要排他。這是朱镕基總理強調的第二點,極為重要,這表明他理解東南亞國家的本能和感受,我們希望多元化。正因為如此,這種關系十分穩(wěn)定,是一種非常美好的關系。
何婕:張老師您前面也說,大國要有大國的胸懷和擔當。具體來說,一方面我們愿意與你合作,另一方面,其實我們也希望你能結交到自己的朋友。所以,就這些年來對中國與東盟關系的觀察,以及東盟在處理中美關系,以及和中國、美國各自關系時的做法,東盟有哪些經(jīng)驗可以與其他地區(qū)分享?
張維為:我覺得東盟這一條做得非常好,它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立性和中立性。歐盟就做不到這一點,它經(jīng)常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和中立性,進而招致美國的干預,還使其深陷俄烏沖突之中,這對它很不利。幸運的是,在我們所處的地區(qū),主要大國是中國,中國充分尊重東盟的獨立性與中立性。
楊榮文:說實話,我們并不打算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充當調解人,因為這太危險了。我們不會卷入它們的爭執(zhí)之中。倘若像關稅問題這類情況使我們受到牽連,我們會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要是問題出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東南亞國家的本能反應就是避免卷入,畢竟這太危險,而且卷入其中沒有任何益處。
但我們始終會保持一種態(tài)度:不當麻煩制造者,而是和平締造者。我們希望美國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
何婕:我覺得楊外長補充的這點確實非常好。從一個組織的角度來看,它始終是往和平的方向構建一些議題,而不是做“拱火者”。
張維為:由于楊外長長期從事外交外貿方面的工作,他對東盟有著相當深刻的認識。我自己在聽他的演講時,受到了很多啟發(fā)。你可以將這視為東盟智慧,也可以稱之為亞洲智慧。在整個地區(qū),東南亞和中國都注重給人留面子。楊外長提到,我們東盟有很多特點,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很少采用投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傾向于通過協(xié)商達成一致。如果一次協(xié)商不成,就下次再繼續(xù)協(xié)商,結果反而讓東盟進步得更快。
楊榮文:這種情況很常見。在東盟,我們每年可能要召開近1000次會議,但從不采用投票的方式做決策。因為一旦出現(xiàn)分歧,我們會說:“讓我們進一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吧?;蛟S可以成立一個專門小組或特別工作組來提出建議,之后我們再碰面,努力達成妥協(xié)?!焙苤匾囊稽c是,我們會尊重你的意見,不會強行推進自己的想法。如果某個問題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會誠懇地說:“如果你能幫幫我,那就太好了。”我們采取的就是這樣一種態(tài)度。
東盟各國領導人合影 圖自越南政府新聞網(wǎng)
我們之所以秉持這樣的態(tài)度,是因為我們國家內部本身就極具多樣性。以新加坡為例,我們有3/4的人口是華人,但同時也有穆斯林、印度人,還有來自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共同生活在這里。大家必須相互給予空間,彼此尊重。
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地區(qū)能比東盟更具多樣性了,無論是在政治制度、種族、語言、宗教、文化還是飲食習慣方面。所以,我們必須接納彼此本來的模樣。你不能說:“只要你變得和我一樣,我就和你做朋友?!币沁@樣,恐怕誰也交不到朋友。
即便夫妻之間,在相愛的基礎上,如果要求對方完全像自己,那也很難有真正的朋友。我們必須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這是古老的智慧,我們作為古老的民族,深知無法改變對方,但必須學會共同生活。
因此,我們必須以一種真正自由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類的多樣性。這種自由并非當今那種純粹追求政治正確的自由主義,而是一種對不同身份、不同差異的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何婕:這是真正的對不同的尊重。從我們的觀點來看,東南亞地緣板塊是破碎的,各個國家之間存在那么多不同。然而現(xiàn)在,我們不僅沒有看到這種破碎帶來的割裂,反而看到了整合的力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而在這整合的背后,是彼此之間巨大的尊重。
剛才您也提到,南海問題肯定能解決。對于菲律賓這幾年的動向,我們也十分關注。確實,就像您剛才所說,東盟并不愿意成為麻煩制造者。
楊榮文:當電視攝像機不在場時,人們往往能夠找到妥協(xié)的辦法。然而,一旦攝像機在場,人們的行為就會發(fā)生改變,他們更傾向于為了在鏡頭前展示而行動,而不是為了彼此。這樣一來,沖突就會被放大。
在我看來,如果雙方領導人都懷有善意,我們便能夠找到管理這些問題的途徑,甚至有可能徹底解決它們。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積極方面,不要總是把問題看作是零和博弈,好像“我贏了,你就必須輸;你贏了,我就必須輸”。那樣的話,我們就會一直相互爭斗。
我們應該尋找雙贏的解決方案,讓雙方都能受益。這需要一定的妥協(xié),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信任。如今,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的信任已經(jīng)受損,但并沒有完全消失;雙方仍然有合作,仍然有貿易往來,仍然有彼此喜歡、甚至熱愛對方的人。所以,我們應該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繼續(xù)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最終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小。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參議院都批準了,特朗普卻要換了他
2025-06-01 08:15 -
荷蘭防相污蔑:中國想“偷”芯片
2025-06-01 07:59 -
哈馬斯要求以軍全面撤出加沙,美稱“不可接受”
2025-06-01 07:24 巴以恩仇錄 -
俄羅斯一橋梁被引爆坍塌致列車脫軌,已致4死44人傷
2025-06-01 07:07 俄羅斯之聲 -
中方回應美防長涉華消極言論:已提出嚴正交涉
2025-06-01 00:29 中美關系 -
“白宮與硅谷激辯:用盡一切手段,哪個有效了?”
2025-05-31 23:46 中美關系 -
“中國臨床試驗反超”,美媒焦慮:藥也都要中國制造了
2025-05-31 23:00 中美關系 -
“以色列阻撓中東六國外長訪問”
2025-05-31 22:09 巴以恩仇錄 -
國防大學團長駁斥美西方無端指責:中方不接受!
2025-05-31 20:43 -
中方代表“靈魂拷問”美防長
2025-05-31 20:43 -
為何發(fā)言總關聯(lián)中國?美防長的回答意味深長
2025-05-31 20:4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印度“首次承認”戰(zhàn)機被擊落:幾架并不重要
2025-05-31 18:09 印巴沖突 -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發(fā)生6.0級地震
2025-05-31 17:01 地震 -
“馬斯克擔憂:我們是第一,但第二到第十都是中國的”
2025-05-31 16:43 -
“黑暗啟蒙”創(chuàng)始人:美國應采用“CEO式君主制”
2025-05-31 15:2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希音將上市重點從倫敦轉向香港”
2025-05-31 15:09 -
日本研究人員:舊日本陸軍研制藥物“虹波”,731部隊有參與人體實驗
2025-05-31 13:14 日本 -
馬克龍呼吁組建亞歐“新聯(lián)盟”,“不能選邊站”
2025-05-31 12:13 觀察者頭條 -
美國對C919出手,“打得越狠,中國越強”
2025-05-31 11:2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好一出大戲:“DOGE之父”黑衣赴會,特朗普“御賜”金鑰匙…
2025-05-31 10:37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4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4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