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這家德國超市,為何能拳打家樂福,腳踢沃爾瑪?
——德國商業(yè)“供給側(cè)”的他山之石(上)
關(guān)鍵字: 超市零售業(yè)沃爾瑪家樂福德國ALDI上游盈利模式下游盈利模式快消品ALDI(阿爾迪)模式
ALDI模式,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一站式購物”模式。
先來看幾組經(jīng)濟數(shù)據(jù):
·按營業(yè)額,沃爾瑪世界第一,是阿爾迪6倍。如果按同種單品銷量,阿爾迪世界第一,是沃爾瑪?shù)?0倍。(幾年前數(shù)據(jù))
·身價與奔馳公司等同,是麥德龍的4倍。
·德國最大的紡織品經(jīng)銷商之一。
·占10%德國電腦市場。
·ALDI是世界上最掙錢的零售連鎖大鱷,而不是之一。
·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營業(yè)額反增10%。
·商品的“性價比”比“網(wǎng)購”更高。
標準店面
再來看看媒體對ALDI的評價:
德國麥德龍總裁Eckhard Cordes感嘆:阿爾迪(ALDI)商品的“質(zhì)高價低”,確保了德國高質(zhì)量日常生活水平以及社會穩(wěn)定。
美國學者感嘆:德國不僅出產(chǎn)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也同樣出產(chǎn)偉大的折扣零售家!”。
德國著名周刊《明鏡》更干脆:阿爾迪就是德國;德國就是阿爾迪。
2006年7月28沃爾瑪宣布撤出德國市場,并將麾下 85門店賣給麥德龍。沃爾瑪總裁不得不承認,沃爾瑪?shù)凸懒嗽诘聡鴮κ值膶嵙?,已無法在德國達到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所謂的對手,就是以ALDI為代表的德國本土連鎖業(yè)。
人們不禁會問,既然有那么高的營業(yè)額,ALDI店內(nèi)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有多少?說來實在“可憐”,連沃爾瑪品種數(shù)的零頭都不到:固定上架的商品不超過750個品種!這些商品有個共同特點,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快銷品。飲料、食品、洗滌、冷凍等等。品種不多,自然要求的面積也不大,500-1000平米左右。品種數(shù)不多,自然要求的員工也不多:平均5人。
打入愛爾蘭的Aldi,圖為固定上架區(qū)域
人們的疑問一定會更大。前面的數(shù)據(jù)提到,ALDI是德國紡織品最大經(jīng)銷商之一,電腦產(chǎn)品銷量占德國市場份額的十分之一,這豈不是服裝店、“電腦城”?有點自相矛盾。
矛盾嗎?是,也不是!
用傳統(tǒng)“小農(nóng)思維”來看這個問題,一定是自相矛盾。用現(xiàn)代經(jīng)濟思維就不矛盾了。
請讀者注意,750種商品是固定上架的、人們?nèi)粘I畋夭豢缮俚?、關(guān)系到“吃喝拉撒”的日耗快消品。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紡織品是不是生活必需品?接下來手機是不是?電腦是不是?冰箱是不是?小孩上學用的書包是不是?工具是不是?旅游是不是?通訊套餐是不是?等等,等等。這樣的提問可以一直延續(xù)下去。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沃爾瑪上架的商品幾乎都可列入提問之中。
按照傳統(tǒng)觀念的下意識,沒有這類商品我們也能“活”,所以不屬于生活必需品。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按照現(xiàn)代觀念,沒有這類商品,沒法活。因此,電腦、手機、服裝等等也屬于生活必需品。
既然是生活必需品,當然也就歸于ALDI出售的商品品種之列。
ALDI“生活必需品一站式購物”模式的商品構(gòu)成是這樣的:
固定上架、天天快消商品不多于750種;還有就是“包羅萬象”,按季節(jié)、節(jié)日、開學等周期人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電器、家具、旅游、保險等等均在其中。
原來,ALDI購物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品種不少!品牌不多!同時又按商品消耗周期分為:固定上架和地堆上架。
進駐英國的ALDI,沿用了“地堆”
筆者在本文中,主要談了購物模式。它固然非常重要,但不是形成ALDI企業(yè)文化的“因”,而是“果”。在后續(xù)文章中,筆者將深入剖析ALDI的服務(wù)模式、品牌模式、管理模式、電商浪潮下的應(yīng)對,等等。
(本文主體內(nèi)容曾發(fā)表于2014年《信息與電腦》第6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fù)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fù)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