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中國超市能“還利于民”嗎?
——德國商業(yè)“供給側(cè)”的他山之石(下)
關鍵字: 超市零售業(yè)商業(yè)模式供給側(cè)改革ALDI超市ALDI模式上游盈利模式下游盈利模式首先討論一下第一個問題:
一、ALDI模式是否僅適用于德語文化區(qū)?
這個問題比較好回答,看看ALDI網(wǎng)站首頁就知道答案了。
圖1是筆者于2014年8月31號在ALDI網(wǎng)站首頁截的圖。左右兩排按字母順序列出了ALDI“染指”的國家。它們分別是: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南)/德國(北)、英國、匈牙利、愛爾蘭、盧森堡、荷蘭、波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士、美國。(注:筆者曾在土耳其看到過ALDI,也許是規(guī)模太小,不值得上榜?)
不難看出,ALDI超市幾乎涵蓋了所有西方主要國家。兩個例外:意大利和希臘。
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ALDI有近萬家分店,其中大部分都在德國境外。我們知道,美國是沃爾瑪?shù)墓枢l(xiāng),法國是家樂福的故鄉(xiāng)。沃爾瑪、家樂福在德國無法立足,而ALDI卻在這兩個超市王國“大行其道”。可見,起碼對于西方各國來說,ALDI模式比沃爾瑪、家樂福模式更具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商業(yè)意義。
二、ALDI如何應用現(xiàn)代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
這個問題也比較好回答。
筆者在中篇里提到,ALDI應用“先進技術”原則:首先是能否降低運營成本,其次才是能否提高銷售。道理很簡單,成本吃掉利潤,降低成本就是等于增加凈利潤。
秉承這個原則,ALDI應用新技術往往落后于競爭對手。比如ALDI幾乎是最后一批應用條碼POS機的德國超市,比許多中國超市還晚。而ALDI最終應用條碼POS機,也是從其宗旨出發(fā)的:首先大大降低了培訓成本以及監(jiān)督核查成本;其次通過改進商品包裝條碼(見中篇),大大提高了收銀速度??傊墙档土顺杀?,提高了效率。還比如,在德國商界,ALDI幾乎是最后一個接受非現(xiàn)金支付(如各種銀行卡)的大公司。
可見,就應用新技術而言,ALDI不是敢為人先,而是敢為人后;不是自己搶著去“探路”,而是在別人探好路的基礎上,選擇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ALDI是如何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我們知道,快速、低成本、大面積傳輸信息是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最根本的優(yōu)勢之一。ALDI很早就注意到這一點,并充分利用它做了以下幾件事:
1、發(fā)布信息。在網(wǎng)上發(fā)布常駐商品、郵報(即時令)商品、降價商品等信息。
2、購物清單。瀏覽信息時,顧客可以用PC、智能手機、Ipad生成購物清單。
3、銷售提醒。顧客可在ALDI網(wǎng)站上預先錄入希望購買的商品。ALDI開始銷售這些商品時會提前告知顧客。
下圖是ALDI在網(wǎng)上發(fā)布的2014年9月11號檔期郵報商品信息。該檔期主要商品是修整院子的工具以及秋裝。圖中美女正在操作樹枝粉碎機。秋季伊始銷售這類商品,恰逢其時。
網(wǎng)上發(fā)布商品郵報后,就可大幅度減少紙質(zhì)郵報印刷量,進而大幅度降低印刷成本。所以,ALDI毫不猶豫地應用了互聯(lián)網(wǎng)來做這件事。
細心讀者會聯(lián)想到:既然ALDI顧客已可在網(wǎng)上生成購物清單,那么將購物清單提交到后臺或分店出貨,不就是電商和O2O了?ALDI有著強大的精益化物流系統(tǒng),連鎖店也遍及德國每個角落,還“不差錢”,完全可以實現(xiàn)線上+線下購物模式。可是ALDI沒有這樣做。
為什么?
關于答案,筆者已在前文中明確給出。沒錯,線上+線下購物模式也許可以提高銷售額,但這并不等于降低了運營成本,也不等于提高了效率,更不等于提高了利潤。
其實ALDI幾年前就已完成電商的準備工作。只是在最后啟動時被創(chuàng)始人Karl Albrecht否決了。Karl早在1997年退出ALDI的日常管理,2002年退出ALDI基金董事會的領導崗位,但保留了最終決定權。而否決ALDI電商和名牌商品進駐,成為Karl行使最終決定權的絕筆。
有德國專業(yè)人士揣摩Karl否決電商有以下三個原因:
1、電商到底對實體店有多大沖擊還不明確。
2、電商成本還不明確。
3、ALDI價格已接近、甚至低于其它電商同類商品的價格。
筆者認為,如果我們不認清應用新技術的根本目的,而是一味追求用新技術來提高銷售額,那么實體店的電商將會是“電傷”;來自實體店的大數(shù)據(jù)將會是“爛數(shù)據(jù)”;基于實體店大數(shù)據(jù)的云計算將會是“暈計算”。
不管Karl基于什么原因否決了ALDI電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ALDI現(xiàn)在不做電商,絕不等于將來也不做。這回,只不過又一次“敢為人后”罷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