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春榮:蘇萊曼尼將軍被美軍空襲暗殺之后,歐盟列強的表態(tài)值得玩味
1月3日,美國美軍無人機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發(fā)動空襲,將伊朗革命衛(wèi)隊“圣城旅”將軍蘇萊曼尼刺殺,震驚了全世界。蘇萊曼尼之死是1979年人質危機以來使美伊兩國最接近戰(zhàn)爭的事件。事后,歐盟三巨頭英法德三國陸續(xù)表態(tài)。觀察者網(wǎng)就歐洲各大國在美伊沖突中的立場等問題,采訪了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
【采訪/ 觀察者網(wǎng) 武守哲】
觀察者網(wǎng):德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德默爾(Ulrike Demmer)第一時間發(fā)表演說,認為蘇萊曼尼將軍被空襲刺殺一事,是“美國針對伊朗一系列在中東挑釁行為的回應”,可不可以說,德國總體上從立場上講,是完全站在美國這一邊的?如果我們把當時所有一線重量級的德國媒體如《明鏡》周刊、《世界報》、《南德意志》報的即時報道做一個匯總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德媒不但沒有譴責美軍的這一突發(fā)行動,反而認為美國在中東除掉了一個“禍害”,如何看待德國媒體的這一反應?
鄭春榮:對于美國的空襲暗殺行動,德國以及歐盟方面雖然對由此帶來的中東緊張局勢的升級深感憂慮,換言之,內心并不贊同美國的做法,但是,在公開場合,它們都把責任推到了伊朗身上,究其原因,它們并不想得罪美國。與此同時,它們又想拉住伊朗,讓它留在伊核協(xié)議內,為此警告伊朗不要讓沖突升級。對于德國及歐盟而言,如何處理好讓伊朗留在伊核協(xié)議內的希望與不得罪美國之間的平衡,是一個嚴峻挑戰(zhàn)。
目前,特朗普對于歐洲國家不追隨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而是想辦法與中俄聯(lián)手,堅持伊核協(xié)議的繼續(xù)履行,深表不滿,包括對美國暗殺行動后,法德英三國的表態(tài),也頗有微詞,因為按照特朗普的邏輯,美國的行動也是為了歐洲的利益。
《南德意志報》第一時間的報道:“謝謝您,伊萬卡的爸爸。”
觀察者網(wǎng):當?shù)貢r間1月5日晚,伊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第五階段,伊朗取消了所有伊核協(xié)議對其限制措施。歐洲各大國的反應迅速由蘇萊曼尼遇刺一事轉到了伊核協(xié)議上,并且英法德三國聯(lián)合發(fā)了一個聲明,敦促伊朗回到原來協(xié)議的軌道上。鄭教授可否分析一下,為何歐盟領頭的各國依然對伊核協(xié)議這么關切?
鄭春榮:法德英三國堅持伊核協(xié)議,主要不是因為這份協(xié)議是在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斡旋下,經(jīng)過長年談判才好不容易達成的。根本的動因在于安全方面的關切,如果伊核協(xié)議徹底失效,這意味著伊朗重啟核計劃,中東將因為核軍備競賽而安全風險陡增,這勢必給歐洲國家?guī)韲乐氐陌踩魬?zhàn)。而且,中東局勢本就緊張、脆弱,如果地區(qū)沖突加強,會使恐怖主義滋生肆虐,這會給歐洲帶來嚴峻的難民和恐怖威脅。最后,伊核協(xié)議的達成,一度給歐洲國家、尤其德國帶來了美好的開拓經(jīng)貿合作的愿景,當然,這一狀況由于美國重啟制裁,前景暗淡了許多。
觀察者網(wǎng):路透社1月9日消息,德國把駐扎在伊拉克北部的120名士兵撤走了30名??肆_地亞和斯洛伐克也有從伊拉克撤軍的行動。鄭教授可否分析一下,像美軍這次這種不涉及北約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單方面行為,在何種程度上能影響歐洲的北約盟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
鄭春榮:繼德國出于士兵安全考慮,撤走了部分士兵后,北約也撤出了一部分兵力,其中包括參與北約行動的克羅地亞和斯洛伐克士兵。美軍在中東的特立獨行,給其歐洲的北約盟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很大安全隱患和不確定性。不過,從特朗普最近有關北約應更多介入中東并將北約成員國擴展到中東的言論來看,美國此次在伊朗的暗殺行動,除了有轉移美國國內視線的考慮,也包含著進一步在中東煽風點火,把北約更大程度拖入中東沖突的考量,這是北約的歐洲盟友無論如何不愿意見到的,其中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們不想因此在中東與俄羅斯直接對抗。
去年八月,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慰問在伊拉克執(zhí)行軍事任務的德國軍隊(@德新社)
觀察者網(wǎng):上周一,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訪俄,周六兩人將在克里姆林宮會面談伊朗局勢問題,德國外長馬斯也會列席會議。從軍事能力和在中東力量的存在感角度看,貌似法國和英國的話語權更重。為何普京選擇和默克爾對話而非馬克龍或者約翰遜?
鄭春榮:由于歷史的原因,德國在歐洲的對俄關系中占據(jù)特殊的地位,相較于歐盟其它國家,德國更加積極地促進俄羅斯在歐盟的利益,充當著俄羅斯同歐盟打交道的“辯護人”。雖然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在默克爾的推動下,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經(jīng)濟制裁,但德國始終對俄羅斯奉行雙軌戰(zhàn)略,既延續(xù)制裁又保持對話與有限合作。
在特朗普退出多邊進程后,在德國方面,在諸多國際問題、包括伊核問題的解決上需要俄羅斯的協(xié)助;在俄羅斯方面,它面臨日益嚴重的經(jīng)濟壓力,加之美加大對俄制裁力度,普京也在尋求與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務實經(jīng)貿合作的增強。
據(jù)悉,默克爾對俄羅斯的此次訪問,是在去年年底、也就是美伊沖突升級前就已經(jīng)約定的,雙方將就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一系列國際危機交流看法,尋求共同立場。雙方還將討論北溪2號線問題,在美國實施域外制裁背景下,盡快完成管道鋪設等工程,是俄德的共同關切。
1月11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克林姆林宮會見了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今日俄羅斯)
觀察者網(wǎng):英法德三國首腦對美軍空襲暗殺蘇萊曼尼之后,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言論相對來說是最激進的,他說“蘇萊曼尼手上沾著英國士兵的鮮血”,并且敦促伊拉克政府允許英軍繼續(xù)駐守當?shù)?。相比法德,顯然英國跟隨美國更緊,這會不會影響歐盟內部在此問題上的步調一致?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多家外媒炒作伊朗政府向抗議者開槍
2020-01-13 23:18 伊朗局勢 -
卡塔爾“報恩”,送來30億美元空難賠償金?
2020-01-13 22:43 伊朗局勢 -
旁邊打得熱火朝天,他還在淡定吃薯條……
2020-01-13 22:41 觀網(wǎng)看片 -
王毅:支持津巴布韋盡快解除制裁的正義主張
2020-01-13 21:50 非洲之窗 -
沒躲過!丹麥地標遭涂亂港標語
2020-01-13 21:04 -
美陸軍要在太平洋地區(qū)部署特遣部隊對抗中俄,外交部回應
2020-01-13 20:33 中美關系 -
巴基斯坦法庭宣布穆沙拉夫的死刑判決無效
2020-01-13 20:08 巴鐵 -
佩洛西:特朗普將被彈劾一輩子,周二決定提交時間
2020-01-13 20:05 美國政治 -
美國對我可穿戴監(jiān)測設備、系統(tǒng)及其組件發(fā)起337調查
2020-01-13 19:28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回應西方質疑:青蛙鼓噪豈能阻止牛到河邊喝水?
2020-01-13 19:17 一帶一路 -
我國養(yǎng)老服務領域第一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布
2020-01-13 18:47 養(yǎng)老與社保 -
“自戀的華盛頓間接害死63名加拿大人”
2020-01-13 18:46 特朗普 -
停飛中國無人機?美多個政府部門先叫苦了
2020-01-13 18:40 無人機 -
自家高鐵12年沒動靜,英國網(wǎng)友羨慕京張高鐵“中國速度”!
2020-01-13 18:24 高鐵世紀 -
Ins刪蘇萊曼尼悼念帖,伊朗政府:無恥
2020-01-13 17:28 伊朗局勢 -
英防長:我們必須更獨立于美國
2020-01-13 17:23 不列顛 -
伊朗總統(tǒng)簽署“嚴厲復仇”法案
2020-01-13 17:22 伊朗局勢 -
美國對伊朗新一輪制裁涉及中國企業(yè),我外交部回應
2020-01-13 17:04 伊朗局勢 -
安倍終于成行,呼吁各方克制
2020-01-13 16:29 日本 -
普京向阿薩德提議:邀請?zhí)乩势赵L敘,他會來的
2020-01-13 15:54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