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淼杰:中美博弈勝負取決于四點,中國都占優(yōu)
最后更新: 2025-03-21 17:36:44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在外部環(huán)境不利影響加深、國際形勢愈加嚴峻的當下,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可以如何發(fā)力?“特朗普2.0時代”,中美經貿博弈會如何展開?中國企業(yè)又將如何成功出海?
遼寧大學校長、國際經濟學會會士余淼杰在與觀察者網的對話中表示,2025年中國外貿“危中有機”。他認為,中國應繼續(xù)擴大外貿出口,實現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以抵御未來可能的關稅沖擊。
余淼杰指出,在個別國家對我國施加高關稅的背景下,企業(yè)出海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同時強調,如果企業(yè)成功走出去,做大做強后,要注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要給人留下“中國企業(yè)來掙了錢就走了”的印象。
以下為對話實錄:
【對話/余淼杰&王慧 整理/張菁娟、林琛力 編輯/岑少宇、馮雪】
觀察者網:在國際形勢異常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您怎么評價2024年中國外貿的表現?又怎么看待2025年的中國外貿形勢?中國有哪些優(yōu)勢?又有哪些挑戰(zhàn)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余淼杰: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下,2024年中國外貿的表現非常好,可以說一枝獨秀。2024年外貿總額達到預期水平,較2023年的41.76萬億有5%左右的增長。
至于2025年的外貿形勢,由于特朗普上臺后會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對企業(yè)來說,今年對美國出口形勢會更加嚴峻。首先,特朗普第一波貿易戰(zhàn)包括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意味著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產品,平均關稅會達到24%。這對企業(yè)來講是挺不容易的,但這可能不是句號,還只是個逗號,美國還可能會對中國的產品繼續(xù)加征高額關稅,甚至有說法稱會達到60%(觀察者網注:2月4日美國對華加征10%關稅后,3月4日對華追加額外10%的關稅)。其次,美國對美加墨自貿區(qū),特別是墨西哥加強了海關監(jiān)管,對商品原產地原則的規(guī)定更嚴苛。之前一些在墨西哥建廠,間接向美國出口的企業(yè)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該怎么應對?我認為,我們應該推動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繼續(xù)擴大對俄羅斯、金磚國家、經合組織國家、東南亞國家等的外貿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做好了,出口總額也會上升。另外,我們要繼續(xù)擴大進口規(guī)模,發(fā)揮好進博會的窗口作用。因為擴大進口,對老百姓來說可以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對企業(yè)來說也是好事情。中間品的進口可以降低關稅、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最終品的進口擴大雖然短期內會增加競爭,但長期看將促進行業(yè)生產率的發(fā)展,也是好事。
因此,我對2025年的中國外貿形勢的判斷是,雖然有一些挑戰(zhàn),但是有更大的機遇,屬于“危中有機”。
觀察者網:是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共存。就像您剛剛提到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其實是2025年世界范圍內的普遍擔憂,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F在大家普遍關心,特朗普對中國全面加稅會如何展開,會不會采取一些極端性的做法等等。在您看來,特朗普重新當政之后中美經貿博弈可能如何展開?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哪些階段性影響?中國有哪些工具或者可以發(fā)揮哪些優(yōu)勢來應對可能的沖擊?
余淼杰:特朗普當選之后,中美經貿博弈會更加嚴峻。他的動作可能會分為幾步:第一步,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關稅;第二步,可能會對中國商品加征達到60%的關稅;第三步,利用所謂的“中國是非市場經濟”的借口,對我們的產品發(fā)起“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第四步,禁止中國企業(yè)到美國投資。
我們應如何看待中美貿易博弈或者說特朗普貿易戰(zhàn)2.0版本呢?
我想,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我們要什么?我們的一切工具箱,一切舉措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因此,所有的舉措,包括要不要反制、如何反制、如何更優(yōu)化地反制,都是圍繞這個目標展開。當然,我們也要認真研判特朗普到底要什么?他是想打壓中國、阻止中國復興?還是想獲取更多經濟利益?在對這些有比較精準的判斷之后,我們才能更好地做好應對的準備。
我認為,我們現在要反對三種錯誤的言論:
第一種,中美經貿博弈短期論。這種言論認為,熬過特朗普執(zhí)政的這四年,也許就會海闊天空,回到以前全球化的高光時期,回到中美貿易合作相向而行的良好狀態(tài)。
第二種,中國無望論。事實上,從長期的博弈來看,中國最終會在這場博弈中勝出。我覺得,信心比金子還重要,而且這不是盲目自信,是經過我們仔細、冷靜分析后得出的判斷。
第三種,所謂的“熱戰(zhàn)論”,即中美必有一戰(zhàn)。我認為,中美經貿博弈是“持久戰(zhàn)”“攻堅戰(zhàn)”和“總體戰(zhàn)”。所謂的“持久戰(zhàn)”就是說,我們不是畢其功于一役,我們反制與否,反制到何種程度,歸根到底最后的目標都是要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戰(zhàn)與不戰(zhàn)都是方式和手段,目標是不讓中國式現代化受到干擾和破壞。“攻堅戰(zhàn)”的意思是,我們要看到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經濟強大是個客觀事實。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沒有把握勝出,相反我認為,中國是有能力勝出的。
余淼杰對話觀察者網現場,余淼杰(左)王慧(右) 觀察者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公布
2025-03-21 17:22 -
江西省紀委書記披露:去年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會召開當天10人投案
2025-03-21 17:21 廉政風暴 -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駐證監(jiān)會紀檢監(jiān)察組原組長王會民被查
2025-03-21 17:19 廉政風暴 -
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yè)務犯罪,公安部公布5起典型案例
2025-03-21 16:55 -
中企出海被要求轉讓技術?“技術會不斷更新,怕什么?”
2025-03-21 16:10 -
“遼寧營商環(huán)境早就變了,現在真的是海晏河清”
2025-03-21 16:10 -
涉嫌受賄,青海省委原常委楊發(fā)森被逮捕
2025-03-21 16:01 廉政風暴 -
“中國有沒有產業(yè)補貼?有,還是跟美國學的”
2025-03-21 15:53 -
全球文科掀起“倒閉潮”,文科無用?遼大校長回應
2025-03-21 15:50 -
被質疑“承諾的整改去哪了”,啄木鳥回應
2025-03-21 15:11 -
“低頭認罪,誠懇檢討,不求原諒”
2025-03-21 14:59 -
賴清德給志愿兵加薪,最高月增12000元新臺幣
2025-03-21 13:40 臺灣 -
網絡“大V”司馬南偷稅被罰超900萬
2025-03-21 10:10 依法治國 -
香港《大公報》再發(fā)文:奉勸有關企業(yè)和人士,停止交割
2025-03-21 09:08 香港 -
中國首款通過適航審定的無人直升機系統(tǒng)誕生
2025-03-20 22:33 低空經濟 -
“下車兩分鐘被偷”,多名游客稱在景德鎮(zhèn)旅游手機被偷,當地回應
2025-03-20 20:32 -
李強在福建調研
2025-03-20 20:32 -
直播:漩渦中的歐洲——美歐脫鉤與中歐關系
2025-03-20 18:59 觀察者頭條 -
被控受賄3.43億余元,吳英杰出庭受審
2025-03-20 17:38 廉政風暴 -
“千禾0”只是商標,和零添加無關?品牌方回應
2025-03-20 16:36 食品安全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