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魯塞爾恐襲牽動美國大選 反恐考驗候選人
關鍵字: 布魯塞爾恐襲美國大選美國大選2016特朗普比利時布魯塞爾恐襲震驚世界,對于正在舉行總統(tǒng)選舉的美國,恐襲事件也帶來了新挑戰(zhàn)。23日,美國《紐約時報》梳理了各位候選人的反恐策略變化。文章認為,在恐怖主義年代競選總統(tǒng)的風險在于,前天晚上聽起來還算謹慎的提議,第二天早上聽起來可能就顯得軟弱甚至不合理。文章?lián)模谀壳暗臍夥罩?,布魯塞爾恐襲會重新激起所有有關美國是否該使用外交、孤立手段,或動用軍事力量的爭論。
以下是全文。
希拉里、特朗普、桑德斯、克魯茲
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10小時之前,唐納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正在電視上談論自己在對抗“伊斯蘭國”方面的戰(zhàn)略:他會發(fā)動空襲,轟炸“伊斯蘭國”,但任何地面行動都必須由美國在那一地區(qū)的盟友進行。就算心里明白,他當時至少是沒提——這和奧巴馬總統(tǒng)的策略非常接近。
但接著特朗普就更進一步表示,美國應該減少對北約組織(NATO)事務的參與。該機構的總部位于布魯塞爾,就在22日被“伊斯蘭國”襲擊的機場和地鐵站之間。
對于正在遭受襲擊的歐洲而言,這是一個讓人意外的信號,它清楚地提醒人們,在恐怖主義年代競選總統(tǒng)會存在什么樣的風險:前天晚上聽起來還算謹慎的提議,第二天早上聽起來可能就顯得軟弱,或在戰(zhàn)略上顯得不合理。
除了很少數(shù)的例外,大多數(shù)總統(tǒng)候選人的立場,往往比正在橢圓形辦公室里那位總統(tǒng)更強硬,因為后者必須面對真正的現(xiàn)實,要建立聯(lián)盟,理清相互矛盾的情報信息,要展開全面的反恐行動。但在目前的氣氛之下,22日在布魯塞爾發(fā)生的這種襲擊,會重新激起所有有關美國是否該使用外交、孤立手段,或動用軍事力量的爭論。
實際上,剛看到有關比利時慘劇的圖像不到幾小時,特朗普就再度發(fā)出了他此前的呼吁,即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境內,以及修改法律,允許刑訊逼供,以便從上周在布魯塞爾抓獲的一名“伊斯蘭國”特工人員那里獲取情報信息。德克薩斯州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也突破了自己之前所做的對“伊斯蘭國”進行“地毯式轟炸”的承諾,開始要求美國“授權執(zhí)法機構在穆斯林社區(qū)進行巡邏,在他們變成激進分子之前就做好防范工作?!?
就連反對克魯茲觀點的俄亥俄州州長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也呼吁奧巴馬總統(tǒng)取消訪問古巴和阿根廷的計劃,盡管他留在白宮,也不見得能比在訪問途中的安全交通工具和住所中多做些什么。
盡管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民主黨候選人中屬于強硬派,但與爭相表示要審問穆斯林或將他們與美國其他人隔離開來的共和黨人相比,她的話聽起來就溫和多了。
這名美國前國務卿將自己塑造成在領導美國和世界事務方面最沉穩(wěn)、最有經(jīng)驗的候選人,她也的確很有希望接替奧巴馬,組建下一屆美國政府。因此她支持加強現(xiàn)在已經(jīng)采取的措施:“與歐洲盟友團結一致”,加強簽證審核和旅客名單系統(tǒng)審查,與此同時,一定記住“拷問是沒有用的”。
不過在破解智能手機加密一事上,她放棄了一些支持聯(lián)邦調查局(FBI)的強硬言論,接下來要前往硅谷的克林頓現(xiàn)在采取了更緩和的立場,稱要為調查人員獲取加密的通話和文本信息找到一個“合理的途徑”。
克林頓的助手表示,她將于23日在斯坦福大學發(fā)表講話,詳細講述她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的計劃。
“我們必須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擊敗他們,”她22日在華盛頓州埃弗雷特市說道?!八麄兪窃诰W(wǎng)上煽動人們走向激進,那是他們進行宣傳鼓動的陣地?!?
這些反應也證明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面對著不同的選民主體。投票后的民意調查顯示,共和黨的絕大多數(shù)選民都支持特朗普的提議,即禁止穆斯林移民美國。
但多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民主黨人并不支持這種提議,而且他們依然極為贊賞奧巴馬——因此克林頓一直不愿意在國際事務上太快做出反應,從而讓他難堪。
- 責任編輯:隆洋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