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學院直播廳【思想者說】第12期(下):中國有決心、有能力阻止亞太地區(qū)發(fā)生戰(zhàn)爭
八十年前,中國戰(zhàn)場牽制了日軍主力,為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八十年后,亞洲依舊在承受那段歷史與冷戰(zhàn)遺產(chǎn)的余波。美國在對日政策上的轉向、日本對侵略歷史的遮掩、冷戰(zhàn)格局在亞太的殘留,都在今天的地區(qū)局勢中留下投影。面對中美競爭、俄烏沖突等新的大國博弈,我們更需要回望那段被忽視或被誤讀的歷史,才能看清當下,避免再次走向災難性的對抗。
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八十周年之際,【觀學院直播廳-思想者說】第12期邀請來自中、美、俄三國權威歷史學家和國關學者,深度探討中國對全球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貢獻,二戰(zhàn)的正、負遺產(chǎn)對當下亞洲安全格局的深遠影響,以及如何汲取二戰(zhàn)歷史教訓,在當今多極化世界格局加速的情況下,捍衛(wèi)和壯大和平力量!
本文為對話實錄下篇,上篇見鏈接。
·俄羅斯不指望俄美關系出現(xiàn)根本性變化
黃靖:蘇聯(lián)解體后,世界上危機頻發(fā),例如蘇聯(lián)解體危機、科索沃危機、利比亞危機、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危機,還包括朝核問題、釣魚島問題、臺海危機、南海的緊張局勢等等。
但事實是,在所有中國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危機中,至今未發(fā)一槍一彈,這實屬萬幸。反而由美國和整個西方處理介入的危機,無一例外都以戰(zhàn)爭收場。我認為這其中必有緣由。所以,每當我與歐洲或美國的同事談論時,我都說,必須正視事實:你們美國人處理危機的方式,十有八九會演變成暴力沖突。而當中國介入所謂的危機時,和平就會降臨。
我再舉個中印邊境爭端的例子,當時局勢緊張到兩國士兵用石頭互砸,用棍棒甚至徒手搏斗。雖然每一位參戰(zhàn)士兵都配有槍支等現(xiàn)代化武器,但他們都沒有選擇開槍。這種保持克制、避免爆發(fā)熱戰(zhàn)的強烈決心,在我看來令人欽佩。我把這個事實擺上臺面,供各位深入探討,為何在處理危機時會出現(xiàn)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
接下來請教安德烈,我想問兩個關于冷戰(zhàn)的問題,我認為這至今仍對我們產(chǎn)生深遠影響。首先是朝鮮半島的分裂。眾所周知,朝鮮似乎已經(jīng)擁有核武器,我想聽您分析的是,俄羅斯能在解決朝核問題的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
其次,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特朗普總統(tǒng)不惜代價試圖拉攏俄羅斯,您認為俄羅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停止戰(zhàn)爭,實現(xiàn)與美國的關系正常化并產(chǎn)生積極而非消極的影響,對亞太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做出貢獻?當然,我們不想深入討論烏克蘭戰(zhàn)爭,這可能得討論兩天兩夜。我只想了解,您認為特朗普尋求與俄羅斯實現(xiàn)真正和解的努力會對亞太地區(qū)產(chǎn)生什么影響?
科爾圖諾夫:讓我先從朝鮮半島說起。當然,如果您站在朝鮮領導人的立場上,他們會說,擁有核武器是目前唯一可靠的安全保障。他們已經(jīng)擁有了,現(xiàn)在不可能放棄。我認為,在當前的政治環(huán)境下,繼續(xù)要求朝鮮實現(xiàn)無核化是極度困難的。擁核已經(jīng)寫入他們的憲法,這關乎國家尊嚴,關乎朝鮮的國際地位,也是美國特別是特朗普政府有意與朝鮮領導人展開對話的主要原因。
觀學院直播廳|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創(chuàng)始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承認朝鮮的擁核國地位,我認為沒有國家打算這樣做,也沒人愿意這樣做。我們應該將朝鮮半島的無核化視作一個長期進程,視為需要我們主動著手并漸進式推進的工作。這意味著無核化固然重要,但維持和平更為關鍵。而和平取決于朝鮮是否認為自身的安全受到了威脅。
我認為朝鮮的安全擔憂是真實的,我們不應簡單地忽視這個問題,而是要積極應對,這顯然需要建立信任措施,需要軍方與軍方之間的溝通和信息共享機制,需要循序漸進地行動。例如,可以對朝鮮的彈道導彈計劃實施某些限制,相比就核問題施壓,這是向朝鮮領導層發(fā)出暗示的更加靈活方式。
這也意味著我們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對朝鮮采取真正的多邊主義路線。因為我所看到的趨勢是,東北亞地區(qū)正明顯地走向陣營化:我們看到美國正與首爾和東京聯(lián)手,試圖推動建立美日韓三邊的軍事政治聯(lián)盟。這一舉動引發(fā)了來自東方的對等回應,這意味著中俄朝三國之間將加強軍事合作。雖然我認為,不太可能出現(xiàn)類似美日韓同盟那樣的中俄朝三邊軍事同盟,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深度的陣營化趨勢。
我認為這非常危險。正因如此,我一直主張加強中日韓三方對話。我認為去年重啟的這一對話機制是制衡東北亞朝陣營化趨勢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對于朝核問題,我認為并不存在什么完美解決方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付出時間、巨大的投入與耐心。
不幸的是,我認為恢復之前的六方會談機制已經(jīng)完全不現(xiàn)實。然而,多邊機制仍然是解決朝核問題的唯一合適方案。我們應該繼續(xù)堅持多邊主義。
說到特朗普以及他重建美俄關系的嘗試,我認為俄美兩國部分恢復外交溝通渠道,讓外交關系回歸正軌,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雙方甚至能就某些地區(qū)問題展開合作,包括中東事務,或許還能就其他地區(qū)問題展開磋商。
但我們絕不能指望俄美關系出現(xiàn)根本性變化,美國國內(nèi)的反俄共識依然根深蒂固。兩國在諸多重要的國際市場都存在競爭,比如石油、軍火甚至糧食出口等領域。特朗普顯然沒有興趣同莫斯科達成雙邊軍控協(xié)議,正是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nèi),美國決定退出《中導條約》。而且,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并未特別致力于尋求延長《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因此,人們懷疑軍控協(xié)議是否還能構成雙邊關系的框架與支柱,而我們尚未找到能替代軍控協(xié)議作為俄美雙邊關系基礎的議題。
當?shù)貢r間8月15日特普會期間,特朗普與普京一同登上“野獸”總統(tǒng)專車離開機場。 視頻截圖
黃靖:確實,特朗普有自己的想法,沒人能真正預測他的心思,但至少他做出了這份努力。
讓我們回到文安立剛剛提到的觀點,我認為必須強調(diào)一點,作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中國必須格外謹慎,避免留下一種負面印象,即一個國家變強大后會威脅鄰國。這就引出了關鍵點,我們今天真正想要探討的核心。
我想討論的最后一點是關于九三勝利日慶祝閱兵,這是一段備受矚目的,我知道從您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同尋常的時期。您人在美國,在您看來,外部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美國如何看待這場閱兵?這次閱兵目的是什么,意義何在?您認為中國想要通過這場閱兵傳遞出怎樣的信息?
當然,我可以告訴您,在中國這場閱兵非常鼓舞人心,確實讓人感到無比自豪。那么從您的角度來看,會如何評價?
文安立:這場閱兵首先是一個彰顯中國實力,凸顯中國想要與國際社會哪些對象建立聯(lián)系的信號,正如安德烈所說。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對話,逐漸觸及到彼此可能存在更多分歧的要點,我認為問題在于,從美國和歐洲的視角來看,某種程度上我在美國,也可以代表美歐立場。因為我是一個歐洲人,卻在美國工作。
關鍵在于事件發(fā)生的背景,當北京歡迎普京總統(tǒng)的到來,而歐洲認為他正在發(fā)動一場針對烏克蘭的侵略戰(zhàn)爭,這場閱兵體現(xiàn)了中俄朝關系的深化。我基本同意剛才安德烈所說,關于處理朝核問題的90%內(nèi)容,但這于事無補。坦白說,當俄羅斯邀請朝鮮軍隊一同加入到對烏克蘭軍隊作戰(zhàn)時,可想而知這會給西方,特別是歐洲留下怎樣的印象,在美國也是如此。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特朗普:準備對俄羅斯,第二階段制裁
2025-09-08 06:46 -
剛簽的美歐貿(mào)易協(xié)議還熱乎,有可能黃
2025-09-07 22:1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特朗普下月將赴韓參加APEC會議,美國正悄悄做準備”
2025-09-07 21:56 特朗普 -
誰有望成為下一任日本首相?
2025-09-07 21:17 日本首相 -
特朗普威脅:要讓芝加哥見識“戰(zhàn)爭部”的厲害
2025-09-07 19:45 美國政治 -
韓國公布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檢察廳被廢除
2025-09-07 19:19 三八線之南 -
韓國公布對中國團體游客試行免簽政策細則:29日起實施
2025-09-07 18:24 三八線之南 -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
2025-09-07 17:08 日本 -
韓方:完成交涉,將包機接回被美拘留的韓國公民
2025-09-07 16:43 美國政治 -
對中俄評頭論足后,歐盟外長賊喊捉賊
2025-09-07 16:40 歐洲亂局 -
法國開新賬號反擊虛假信息,“第一槍”給了魯比奧
2025-09-07 16:20 -
“不用美國人就沒必要投資”,舉報人:我們被韓企騙了
2025-09-07 16:12 美國一夢 -
朝鮮播出金正恩訪華紀錄片,公開大量細節(jié)
2025-09-07 15:46 朝鮮現(xiàn)狀 -
打不過中企就耍賴:求保護,我們快活不下去了…
2025-09-07 15:31 歐洲亂局 -
首次,烏克蘭政府大樓遭襲受損
2025-09-07 14:46 烏克蘭之殤 -
-
-
“歐盟正在研究中方?jīng)Q定”
2025-09-07 13:17 觀察者頭條 -
韓方回應:遺憾!事件發(fā)生在關鍵時刻
2025-09-07 12:13 -
“用加拿大的鋼鐵、木材、技術和工人,建造更多東西”
2025-09-07 11:0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評論 189“大多數(shù)韓國人都無法抑制憤怒之情” 評論 186中國科技強社科弱?歐盟外長被嘲:又文盲了 評論 262奔馳高管稱:與中國合作利于降本,不懼競爭 評論 154最新聞 Hot
-
竟想對華征稅100%?美國逼歐盟:你先來
-
“這是對歐洲的羞辱”
-
“今年歐洲人更想買中國車,太反感美國”
-
創(chuàng)紀錄!下修近百萬,美國就業(yè)數(shù)據(jù)“差出想象”
-
“西方被大閱兵震了,這個領域還要被中國震”
-
討好無效,意再遭美施壓:有中企,不接受
-
加部長還嘴硬:取消對華關稅,不能坑其他行業(yè)啊
-
6年來首次訪華,美眾議院“視線轉回”
-
郝龍斌首次松口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
-
特朗普:不關我事,我也很難過
-
柬埔寨擬采購20架C909客機
-
中國黃金涉“大學生溺亡”礦產(chǎn)已恢復生產(chǎn)
-
“在韓企工廠被捕的,還有日本人和中國人”
-
又變了!特朗普:期待跟莫迪談
-
卡塔爾發(fā)聲
-
“他利用首相之位,賺得盆滿缽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