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曦駿:《北史》中鮮有美人故事,鮮卑人真的顏值不在線嗎?
最后更新: 2020-07-20 07:52:53南朝與北朝:細膩與奔放
當木蘭回鄉(xiāng)時,《木蘭辭》中這樣寫道:“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通過幾位人物和蒙太奇式的鏡頭直觀的展現家人對她的歡迎,這種白描手法反映了北朝詩歌直抒胸臆的特點,也蘊含了本屬于游牧民族“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朝文化的情感表現。
而幾乎同時期的南朝民歌表達情感的方式就委婉了不少,如西曲歌《作蠶絲》中“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用蠶絲諧音為相思,這種比興結合的手法,繼承了《詩經》以來的華夏民族情感表達上的含蓄和蘊藉。
所以從情感表現行為來看,北朝女子由于受到胡風的影響,對于情感表現行為則是熱情且奔放的。比如南朝女子向男子表達愛意是“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北朝女子才沒有那么羞澀,“女兒自言好,故入郎君懷”。當男女如膠似漆時,南朝是“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的煙水纏綿,而北朝女子想要的卻是“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當女子向男子求歡時,南朝女子說:“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這讓男子摸不著頭腦,蓮究竟是水中之蓮,還是心中愛憐呢?北朝女子卻將情感噴薄而出:“側側力力,念君無極。枕郎左臂,隨郎轉側?!蓖鯂S先生對于這句詩的評價是“以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
除了愛情,南北朝女子情感行為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如當女子愛而不得時,南朝女子手持團扇遮面唱到:“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遮面。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這與南朝的士族制度有關,士族不能與庶族和平民通婚,愛上士族子弟的南朝佳人只能遮面垂淚。
而北朝的女子會跑到井邊去感慨:“可憐女子能照影,不見其余見斜領?!边@女子的孤芳自賞除了能體現出北朝女子的豪爽之外,也暗指當時因北地多戰(zhàn)亂,女子相對較多,尤其是寡婦眾多,而且北朝的寡婦地位極低。
在西魏時,高歡為了增加人口,曾強令民間的寡婦嫁給俘虜,甚至是還沒有成年的孩子。北朝民歌《紫騮馬歌辭》直接記載了這種社會現象:“野火燒野田,野鴨飛上天。童男娶寡婦,壯女笑殺人?!?
不只是寡婦許給童男,就是正常的良家婦女也因戰(zhàn)爭帶來的男女比例失衡而導致老女難嫁,《折楊柳枝歌》戲謔道“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豈能是阿婆和女兒不愿嫁,而是在這個生男埋沒隨百草的亂世,有女也不得嫁比鄰,而只能是憂傷以終老。
南北朝詩中體現的北朝女子對熱烈情感、表現行為的認可,主要來自胡風的影響。而在南北朝詩歌中反映的北朝女子的勞動行為,則主要反映了北朝制度的特點。
北朝與南朝表現女子的勞動行為類型也很大不同,具體表現為秦中織布與江南采蓮,即南朝描寫女子采蓮勞動較多,典型有《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子夜歌》“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還有《子夜四時歌夏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而描寫北朝女子勞動行為的詩中卻多是紡織,木蘭的出場便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河中之水歌》洛陽女是“莫愁十三能織綺”,王褒在其《燕歌行》里燕趙女子的勞動行為是“流黃機上織成文”。這源于北魏以來北方實行的均田制經濟制度,在均田制下,北朝女子也作為授田對象。授田不但包括耕田而且還有桑田,所以北朝女子是具有獨立經濟地位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從全民族抗戰(zhàn)汲取復興力量,習近平這樣論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變”,聽習近平這樣論述“戰(zhàn)爭與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臺灣學者否認原住民來自大陸,然而我們有一個直接證據…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國歷史的“大一統”敘事,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遙望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與當前美國的對華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關系 -
“官僚主義式”政治留下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為什么施政嚴猛?雍正自己這樣解釋
2020-03-02 07:27 -
對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優(yōu)勢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漢景帝不吃老鼠嗎?我們如何看待過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
中國粉絲送禮物的韓國軍隊,曾被志愿軍按地摩擦
2020-01-14 11:04 -
“超歷史的”眼光與古典教育
2020-01-14 07:16 -
沒有戰(zhàn)爭,西方怎能“脫胎換骨”?
2020-01-10 07:53 -
為什么我們總迷戀盛唐風華?
2020-01-01 08:44 -
古裝劇里“劉海兒”泛濫,歷史上到底什么樣
2019-12-20 07:46 -
薛紹墓找到了,你還記得昆侖奴的梗嗎?
2019-12-19 08:03 -
歷朝歷代都禁酒,想要暢快喝酒得等到…
2019-12-16 08:04 -
200余件七三一部隊罪行新史料首次公開
2019-12-13 20:55 國家公祭日 -
在今天的臺灣,“統左派”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2019-12-11 07:16 臺灣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