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小河墓地25件腰衣完成修復 再現(xiàn)3500年前精美服飾
關鍵字: 新疆考古小河墓地新疆頭條訊(文/記者 趙梅 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這是出土于小河墓地的25件毛織腰衣,它們在沙漠中沉睡了數(shù)千年后,已出現(xiàn)糟朽、褪色、殘缺等“病癥”,有的甚至和泥土粘連成一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歷時一年,終于讓它們重現(xiàn)昔日“容顏”,向人們再現(xiàn)了小河人獨特的審美文化。
近日,記者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這批腰衣是人們了解新疆史前社會生活難得的實物資料,同時又是史前古代居民毛紡織技術的重要佐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絲綢之路博物館于2014年聯(lián)合申報《新疆小河墓地出土腰衣保護修復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年底完成了該修復項目。
歷時一年 完成25件腰衣修復
3月13日,新疆頭條記者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庫房看見,完成修復的25件毛織腰衣,有11件女性腰衣,8件男性腰衣,另有6件腰衣殘片。其中,女式腰衣像今天人們穿的流蘇短裙,男性腰衣似裝飾腰帶。
腰衣,是生活在史前新疆小河人特有的服飾之一,穿著在腰間,既方便勞作,又能夠很好地裝飾腰間,勾勒腰部線條。
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人員介紹,由于這批腰衣受損程度不一,修復前,工作人員首先對它們進行了檢測分析,看哪些腰衣纖維結構保存較好,可以用純水去清洗,哪些腰衣纖維結構已經被破壞,只能承受回潮平整處理。檢測分析完畢以后,才制訂實施保護修復方案。
按方案,修復的第一步是要對它們進行低氧法消毒,清除腰衣上面的成蟲、幼蟲和蟲殼,有些腰衣間隙里嵌滿蟲殼,修復人員需要用鑷子一個個將它們夾出來。
“清洗腰衣時動作要非常輕柔,不能拉伸,也不能擠壓,因為它們的纖維結構很脆弱,稍一用力纖維就會斷裂,它們就無法回到初始狀態(tài),會失去原本攜帶的歷史信息。”修復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晾曬會讓織物的纖維結構迅速發(fā)生變化,所以清洗過后的織物,只能放在沒有光照的地方緩慢陰干,以防失去它原有的彈性和光澤。
清洗平整之后,還需要在腰衣的下方墊上一種很輕薄的襯料,用針線縫合加固的方法,對它們進行修復,這個過程很嚴格。針線縫合加固的過程需要修復人員一個姿勢保持很久,修復人員經常累得肩頸麻木。
據悉,目前修復完畢的腰衣,都已裝入一種用無酸紙制成的囊匣中,送進庫房進行保存。據介紹,這種無酸紙制成的囊匣,能有效降低自身和外部環(huán)境對文物造成的酸性破壞,而庫房的環(huán)境也非常利于珍貴文物的保存。
當日,記者在庫房中了解到,庫房中使用的都是無紫外線燈,房中的溫度顯示13.7攝氏度,濕度為24.9%。據了解,這種無光照、低溫、干燥的環(huán)境利于紡織品文物的保存,同時還能延長它們的壽命。
3500年前已掌握高超織造工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修復的腰衣來看,3500年前,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匱乏,可用的服飾材料少之又少,但是,小河人已在使用羊毛捻線,并用捻出的線為自己編織腰衣、毛織斗篷等服飾,他們還會用西茜草等植物給毛織服飾染色。
出土于小河墓地的腰衣主要有兩種形制,一種為短裙樣式,主要為女性干尸穿著,其特征裙腰比較寬,下綴一圈毛穗,像一條毛織的裙子,穿的時候把裙腰兩邊延伸出來的穗系住就可以了。另一種為帶式腰衣,為男性干尸穿著,它像一條編織而成的寬腰帶,穿的時候把腰帶兩端延伸出的長穗系在前襠部位即可。
研究人員結合考古資料還發(fā)現(xiàn),小河腰衣根據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還存在著款式和形制上的一些變化,有的腰衣比較簡單,僅有基本形制,有的腰衣則增加了裝飾元素,看上去較為華麗。
這批腰衣中,有三件還使用了緙織工藝。據悉,這是目前國內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緙織工藝。
據介紹,緙織工藝的基本特點:即兩組經緯垂直交織的紗線,經線為同一色彩的紗線,始終連續(xù)并平行,而緯線則可一色或多種色彩與經線局部交織成平紋或斜紋,形成圖案,這種織造工藝也被稱作為“通經斷緯”或“通經回緯”。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不同于普通織造工藝,緙織工藝制成的紡織品有厚重感,立體感很強,呈現(xiàn)出的圖案往往如雕琢鏤刻一般,十分精美。
緙織工藝也是迄今唯一無法用機器取代的織造工藝。由于其工藝復雜,一天只能完成少量緙織制品,所以,今天人們對這種織造工藝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還對其有“織中之圣”的美稱。
新疆小河墓地位置示意圖(來源于網絡)
標簽 新疆- 原標題:小河墓地25件腰衣完成修復 再現(xiàn)3500年前精美服飾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最后更新: 2019-03-16 22:38:31
-
離開日語詞匯,現(xiàn)代中國人就不會說話了?
2019-03-16 08:43 日本 -
意味深長!習近平今年兩會到團組的5個小故事
2019-03-15 08:16 2019兩會 -
多批大學生遭退學!教育部發(fā)文,畢業(yè)變難?
2019-03-14 18:30 中西教育 -
為啥中國人看完《綠皮書》想吃炸雞?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兒女陪在身邊但蹭吃蹭喝,這種"陪伴式啃老",網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國電視劇 -
柯潔被清華免試錄取,網友:專業(yè)沒選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現(xiàn)在的電視劇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國電視劇 -
委員建議:辦國服評選,推中華正裝
2019-03-10 14:13 2019兩會 -
“臺風爺爺,讓我作業(yè)飛走!”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億產值的湖南檳榔業(yè),將全國禁播廣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創(chuàng)始人跌出福布斯榜,這還不是最“慘”的…
2019-03-08 22:16 時尚 -
我在“流浪地球”里看到的,是人類最根本的政治問題
2019-03-08 19:25 觀學院 -
潮汕美食饞哭外國人 Netflix熱映陳曉卿最新紀錄片
2019-03-07 15:44 吃貨俱樂部 -
推廣中國模式是否能更強勢?張維為:不要太天真,要實事求是
2019-03-07 10:52 這就是中國 -
張維為:過去40年要是沒有堅持中國模式,恐怕連國家都解體了
2019-03-06 11:18 這就是中國 -
中國畫家涉嫌抄襲比利時同行30年,高價買畫的人怎么辦?
2019-03-05 16:11 -
評論家為給葉永青寫過序言而道歉:抄襲是道德問題
2019-03-05 08:58 以藝術之名 -
故宮600歲 這些國寶終于能見著了!
2019-03-04 13:27 -
警察蜀黍深情翻唱“知否知否” 網友聽完忘了原唱…
2019-03-04 08:49 -
故宮獲捐1億 延禧宮“百年爛尾樓”將被修繕
2019-03-03 16:29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