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雨瀟:我覺得法院這次判對了,但美國還是被撕裂了
最后更新: 2021-11-29 16:17:17【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戴雨瀟】
在最近的兩周里,一起案件牽動了全美國的心。
事情發(fā)生在去年,當時17歲的凱爾 · 里滕豪斯手持一把 AR-15 式步槍在街頭打死了兩人、打傷了一人。州檢方立刻起訴里滕豪斯犯有一級故意殺人罪、18歲以下人士持有危險武器罪等多項罪名。最終經過了十幾天的審理,當地法庭于上周五宣布里滕豪斯無罪,當堂釋放。
這一審判結果迎來了社會上截然相反的兩種態(tài)度。自由派和民主黨支持者認為正義沒有得到伸張。拜登表示尊重陪審團的決定,但是也指出案件的判決“會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美國人感到憤怒和擔憂”。副總統(tǒng)哈里斯則直接攻擊美國的司法系統(tǒng)不夠公正:“今天的判決顯示,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政治光譜的另一端,保守派和共和黨支持者在得知判決后額手稱慶。前總統(tǒng)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在電視上表示“我認為案件的結果很好。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判決”。星期二,特朗普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的住所熱情接待了里滕豪斯,對他表示祝賀,并贊揚他“守護了城市”。
從案件發(fā)生以來,特朗普一直毫不掩飾自己對里滕豪斯的支持(Fox)
究竟是什么樣的案件導致美國再次陷入了如此的分裂,這個17歲的少年究竟是十惡不赦的連環(huán)殺人犯還是除暴安良的英雄,一切還得從去年的一場抗議活動講起。
一、當晚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這次的判決之所以會在美國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案件敏感的政治背景。
去年8月23日,美國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警方因接到家庭暴力指控,持搜捕令前去逮捕黑人男子雅各 · 布萊克。這名男子先是拘捕,隨后和警察大打出手,并走向自己汽車的駕駛室。一名警員害怕他去拿槍,立刻從背后連開7槍將其打成重傷。
平心而論,在美國這個任何人都可能持槍的國家,如果警察發(fā)現嫌疑人有可疑動作或者有可能掏槍,當場將其射殺是常規(guī)的應對措施,警員開槍射擊布萊克無可厚非。事后基諾沙檢察官經過長時間的調查之后也決定不起訴開槍的警員。
然而問題在于此案發(fā)生的時間剛好在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殺事件之后不久,同時也是美國四年一屆總統(tǒng)大選前的造勢階段。當時民主黨高舉“黑人的命也是命”(BLM)的大旗,將警察暴力和種族歧視視為絆倒特朗普的關鍵議題,因此任何白人警察打死黑人的事件都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在布萊克被槍擊之后幾個小時,基諾沙迅速爆發(fā)了激烈的抗議示威活動。由于當地法院遭到破壞、一輛警車被襲擊、警員被磚頭砸倒之后,基諾沙政府立刻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警察敦促商家停止營業(yè),200多名威斯康辛州國民衛(wèi)隊士兵被派駐街頭維護治安。但是抗議活動依然愈演愈烈。
被示威者摧毀的基諾沙商戶(Kenosha News)
24日,BLM 示威者開始縱火并搶劫商戶。與此同時,反對示威活動的白人居民開始在互聯(lián)網上聯(lián)動以反制示威者。由前基諾沙市議員凱文 · 馬修森召集的“基諾沙衛(wèi)兵”(Kenosha Guard)民間武裝團體在社交網絡廣發(fā)“英雄帖”召集江湖人士“保衛(wèi)城市免受邪惡暴徒的破壞”。很快,保守派人士開始全副武裝走上街頭“巡邏”和示威者對峙。
保守派民間武裝團體基諾沙衛(wèi)兵:“今晚有沒有愛國者愿意拿起武器保衛(wèi)我們的城市免受邪惡暴徒的侵害?”(Facebook)
同一天,本案的主角凱爾 · 里滕豪斯從隔壁伊利諾伊州安條克的家中驅車趕到住在基諾沙的朋友多米尼克 · 布萊克的家里。布萊克4個多月前曾經幫里滕豪斯購買了一把步槍,隨后替他保存在了自己家中的保險柜里。里滕豪斯曾經在布萊克繼父的監(jiān)督下進行射擊訓練,此前還參加過當地警察學員計劃,可以說他具備基本的武器使用知識。
25日上午,里滕豪斯和布萊克等人被拍到前往基諾沙的一所中學清理示威者在墻壁上留下的涂鴉。
正在當地中學清理示威者涂鴉的里滕豪斯(中間戴帽子的人)(Youtube)
就在同一時間,里滕豪斯案的第一個受害者——36歲的基諾沙居民約瑟夫 · 羅森鮑姆剛剛被從一家精神病院放了出來。此前羅森鮑姆由于毆打自己的未婚妻以及兩度試圖通過服用過量藥物自殺被警方控制了起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布林肯表揚南非公開透明,法媒炒作“打臉中國”
2021-11-29 15:4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過去10年,美國沒能如期完成任何一個大型基建項目”
2021-11-29 15:46 美國一夢 -
“如此對待華人,美國不僅搬石砸腳、更是舉槍爆頭”
2021-11-29 15:39 -
莫里森附和他:現在不能對華示弱
2021-11-29 15:33 -
格魯吉亞前總統(tǒng)薩卡什維利被押送至法院受審
2021-11-29 14:53 -
韓媒:中國3000噸車用尿素已啟程發(fā)往韓國
2021-11-29 14:53 三八線之南 -
辦反歧視集會被惡意騷擾,當地華人怒揍“港獨”分子
2021-11-29 14:33 香港 -
明天,巴巴多斯與英國“斷絕關系”成立共和國
2021-11-29 14:30 不列顛 -
11家歐洲電信公司要求美國科技巨頭掏錢:流量用太多了
2021-11-29 14:21 大公司 -
英法打“嘴炮”,歐委會“拉偏架”
2021-11-29 14:10 歐洲亂局 -
日首相:日本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
2021-11-29 11: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終于,意大利黑手黨犯罪內幕曝光
2021-11-29 11:41 -
俄方苦口婆心:美英澳,放棄吧
2021-11-29 11:22 俄羅斯之聲 -
“好家伙,不愧是硬核俄羅斯”
2021-11-29 10:07 俄羅斯之聲 -
南非總統(tǒng):旅行禁令缺乏科學依據
2021-11-29 09: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法國衛(wèi)生部長:本土檢測到“奧密克戎”只是時間問題
2021-11-29 09:2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荷蘭警方逮捕一對新冠陽性夫婦:逃離隔離酒店
2021-11-29 08: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拿大首次發(fā)現兩例感染“奧密克戎”病例
2021-11-29 08: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3969例、死亡84例
2021-11-29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世衛(wèi):尚不清楚奧密克戎傳染性及致病程度
2021-11-29 06:3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