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薇薇:“同志”,在世界各地的語言里怎么說?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狄薇薇】
193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迎來她第一個十周歲生日時,她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境地:
位于江西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當時尚未正式成立)被蔣軍團團包圍、道路阻隔,無法召集新一屆全國黨代表大會;潛伏在上海的“六大”選出的臨時中央,在白色恐怖腥風血雨之下堅持“左”傾錯誤路線,大搞飛行集會、城市暴動,將大量優(yōu)秀的城市工人和學生黨員無謂葬送在黑暗中。
在那一年的三年之前,除了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外,還發(fā)生了一件小事: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個廣東“豬仔”的孫子、當時許多在美國西海岸討生活的廣東苦命人之一——謝創(chuàng),加入了美國共產(chǎn)黨,并隨后當選為美共舊金山華人黨支部書記、美共加州州委委員。
謝創(chuàng) 資料圖
1930年,由于美共領導的舊金山華人罷工大獲成功,代表唐人街企業(yè)主階級的國民黨和黑幫潤人們驚慌失措,勾結(jié)美國當局綁架了謝創(chuàng),以他沒有入美籍手續(xù)(當時《排華法案》理論上仍然有效)、是“非法移民”為借口,要把他“引渡”回“中國”——蔣介石軍警憲特集團——手中。消息傳出,加州各族人民群起抗議,一些看不下去的美國知識精英也為他打抱不平,要當局至少允許他自由離開。
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加州州委請示美共中央和共產(chǎn)國際后,決定送他赴蘇聯(lián)學習。謝創(chuàng)離開美國時,警察恐嚇他:“你以后再敢來美國,就判你五年苦役,罰款五千美金!”(當時5000美金按CPI折算約合現(xiàn)在的16.3萬美元,是一筆普通工人一輩子掙不到的巨款)謝創(chuàng)嚴正回答道:“我再踏上這里的那一天,就會是美利堅人民政府的上賓了!”
1931年初,謝創(chuàng)來到了當時歐洲的通衢大港、荷蘭城市阿姆斯特丹。他按照美共中央的指示,尋找荷蘭共產(chǎn)黨接頭,以在他們幫助下轉(zhuǎn)道蘇聯(lián);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幾年前他加入美共同時,荷蘭黨組織發(fā)生了嚴重的混亂,曾參與籌備和主持中共一大的共產(chǎn)國際代表——荷蘭共產(chǎn)黨員馬林就背叛組織,轉(zhuǎn)投了托派。謝創(chuàng)按約定前往接頭地點,等了一天,卻沒有找到應該前來接頭的荷共交通員,他丟失了組織關系!
一個只會英語的中國人,在1930年代的荷蘭舉目無親,找不到同志。這該如何是好呢?
等等,“同志”這個詞,在荷蘭的語言里應該怎么說?
大同平等——“同志”的初心
“同志”,是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群眾之間親切平等的互稱。在我國的通用語言——現(xiàn)代漢語中,“同志”這個詞由“同”和“志”兩個自由語素構(gòu)成,它既可追溯到近代文言,繼承了古漢語中“同袍”、“同窗”、“同年”等一類傳統(tǒng)稱謂語法結(jié)構(gòu),避免了生硬音譯;又超脫了舊文化中的“敬語”、“平語”和“謙辭”范疇,打破了舊社會基于血緣、輩分、人脈和等級地位區(qū)分的舊稱謂體系,理想地塑造了建立在共同覺悟和理想信念認同基礎上的、作為先進的革命組織——共產(chǎn)黨所必要的新型關系,是現(xiàn)代漢語引入先進概念的成功典范。
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起源于歐洲。由于長期的封建政治,西歐社會形成了超國家的天主教會等級(教皇、樞機主教、主教、司鐸等)和森嚴的世俗貴族等級(皇帝、國王、公、侯、伯、子、男直至最低的騎士等),各有各的稱謂。
以革命前的俄國為例,沙俄文官分為14品,各有官定的標準敬稱,例如九品以下須稱為“出身優(yōu)渥的老爺”(Ваше благородие),六至八品須稱為“出身高貴優(yōu)渥的老爺”(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родие),五品須稱為“出身高貴的老爺”(Ваше высокородие),三四品須稱為“杰出的大人”(Ваше высокородие),一二品則須稱為“出身高貴優(yōu)渥又杰出的大人”(Ваше высокопревосходительство);而神職人員又有另一套稱謂,一二品(大牧首)須稱為“至高的圣座”(Ваше высокопреосвященство),三品須稱為“圣座”(Ваше преосвященство),四、五品須稱為“上師”(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六品須稱為“高尚的大師”(Ваше высокоблагословение)……
在“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理念下,這些社會的各等級間涇渭分明、互無交集,每個人的尊卑貴賤被用等級頭銜綁定在自己的傳統(tǒng)稱謂上,稱謂成了塑造和維護階級意識的沉重枷鎖。例如,今天英語中通常只使用簡寫形式“Mr”的“Mister”——近代漢語譯者將這個詞取“老師”的古白話說法翻譯為“先生”,但它實際上源于古英語中拉丁語借詞“Master”即“主人”的弱化。
因此,當貴族階層被推翻的時候來臨、革命者需要將“平等”被樹立為社會的正理時,需要誕生這樣一個破除階級觀念的新稱謂詞。歐洲最早的這種嘗試是在“革命老區(qū)”,法國人在大革命中引入了“公民”(citoyen),作為無論城鄉(xiāng)貧賤一切人等的平等稱呼。
值得一提的是,citoyen一詞在法國直接取代了原本最接近的法律術語bourgeois,這個詞當時的法語含義是“享有王國公民權和政治權利、特別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城鎮(zhèn)居民”;熟悉黨史的同志應該已經(jīng)認出來了,這個詞連帶它的貶義感情色彩后來被引入其他歐洲語言,并最終固定為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術語——“資產(chǎn)階級”。
法國大革命最終以新興資產(chǎn)階級與舊封建體系的合流告終,對他們來說,“公民”(citoyen)這個詞顯得“過于平等”了。雖然一個統(tǒng)一尊稱取代了繁復的頭銜體系,但這個尊稱最終落在了一個貴族術語頭上——Monsieur(源于中古法語mon sieur“我的主人”),這個詞現(xiàn)在我們翻譯成“先生”,但它在古中國文化中定位最接近的類比可能是“皇叔”。
站在當今法國男性的視角,他們的互稱,觀感大概相當于:“鄧蒂斯皇叔!”“維爾?;适澹 薄案魑换适澹蠹彝砩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2025-07-01 12:1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2025-07-01 11:26 南海局勢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盧甘斯克州
2025-07-01 11:20 烏克蘭之殤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2025-07-01 11:00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2025-07-01 10:41 減排史詩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2025-07-01 10:28 特朗普 -
中方呼吁:嚴肅徹查追責!
2025-07-01 10:24 -
外交部: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
2025-07-01 10:24 -
內(nèi)塔尼亞胡7月7日再訪美
2025-07-01 10:21 巴以恩仇錄 -
美議員放話:特朗普同意了,買俄油,中印加稅500%
2025-07-01 10:01 -
歐洲企業(yè)“喊餓”,可法國稀土商接不住“潑天富貴”…
2025-07-01 09:29 能源戰(zhàn)略 -
馬克龍回過味兒來了:這是勒索!
2025-07-01 09:2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采海底稀土
2025-07-01 09:05 日本產(chǎn)經(jīng) -
“俄羅斯娃看不到美國制造,身邊全是中國貨”
2025-07-01 08:55 俄羅斯之聲 -
福特CEO:中國電動車,最讓我自慚形穢
2025-07-01 08:49 大公司 -
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簽署法律:禁止在公共場所蒙面
2025-07-01 08:26 -
特朗普威脅日本:被寵壞了,貿(mào)易協(xié)議要告吹
2025-07-01 08: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我駐澳大使:可笑
2025-07-01 07:47 -
馬斯克批共和黨:豬黨
2025-07-01 07:32 美國經(jīng)濟 -
中國駐歐盟使團: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5-07-01 06:46 香港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02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最新聞 Hot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中國緊盯貿(mào)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