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麥郎沖擊上市,距實現(xiàn)千億營收目標尚遠
最后更新: 2021-01-05 08:18:08【文丨界面新聞 馬越】
老牌食品公司今麥郎再次啟動A股上市。
根據證監(jiān)會河北監(jiān)管局官網的消息,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12月23日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xié)議。
今麥郎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是華龍食品集團,總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根據其官方資料,今麥郎集團是橫跨面品、飲品兩大品類的大型食品集團,產品覆蓋方便面、掛面、面粉、飲品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今麥郎的營業(yè)收入達到了218.488億元。而其董事長范現(xiàn)國在2020年9月的第二十屆方便面大會上,表示“過去三十年是康統(tǒng)(康師傅、統(tǒng)一)之間的競爭,2020年將開啟康今(康師傅、今麥郎)競爭的時代?!?
如果僅從營收來看,今麥郎與統(tǒng)一差距并不是很遠。根據統(tǒng)一在2020年3月25日發(fā)布的年報,其2019年全年營收為220.197億元。
2019年8月,范現(xiàn)國曾對外公開表示:“2019年全年營收將突破200億元,2020年我們有信心達到300億,未來將達到1000億。”
在2020年10月河北邢臺的一次食品行業(yè)論壇上,界面新聞記者獲悉,今麥郎在2020年1-9月的增長勢頭不錯,面品增長24%,掛面增長43%,休閑增長19%,面粉增長26%。
圖片拍攝:馬越
不過以目前來看,今麥郎距離1000億的營收目標還比較遠。以食品行業(yè)另一巨頭娃哈哈作比較,娃哈哈的千億目標在8年時間里都未達成——在2013年達到營收鼎峰783億元后逐年下跌,2016年為529億元,從2017年到2019年,營收分別是465億元、469億元、464億元。
過去幾年,今麥郎的資本合作與上市之路相當波折。
今麥郎曾經兩度與食品巨頭公司“分手”。2004年,日本的日清公司曾出資15.54億元,與河北華龍面業(yè)有限公司(今麥郎的前身)合資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業(yè)——中日合資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到了2015年,日清控股在與今麥郎合作10年后分道揚鑣;2016年,統(tǒng)一也以12.91億元價格出售今麥郎飲品47.83%股權,雙方10年的合作走向終點。
對于今麥郎與日清的分手,當時有日本媒體分析稱,借助低價格在農村地區(qū)具有優(yōu)勢的今麥郎與憑借高端路線在城市地區(qū)具有優(yōu)勢的日清在戰(zhàn)略上存在明顯差異。
而關于今麥郎與統(tǒng)一的合作終結,統(tǒng)一回應稱是“已基本完成階段性戰(zhàn)略目標”,今麥郎則表示“在公司走向資本市場過程中,因與統(tǒng)一產生‘同業(yè)競爭’而受到制約”。
此后今麥郎曾經在2017年提出獨立上市,在上市啟動會上,今麥郎董事長范現(xiàn)國發(fā)言表示決心要將今麥郎打造成大營銷平臺,實現(xiàn)收入1000億,進軍資本市場。
但對于以“農村包圍城市”起家的今麥郎來說,能否實現(xiàn)千億目標和資本市場的青睞,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食品產業(yè)專家朱丹蓬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評價稱,今麥郎缺少差異化的大爆品和大單品, “今麥郎沒有區(qū)位優(yōu)勢,主要在三四五線市場;科技研發(fā)方面,今麥郎并沒有太多的自己核心的DNA的一些產品。今麥郎的品牌效應、市場布局、渠道拓展以及團隊執(zhí)行能力對于投資者來說,并沒有太大吸引力。”
- 原標題:今麥郎沖擊上市,距實現(xiàn)千億營收目標尚遠
- 責任編輯: 連政 
-
-
-5.8%,新加坡史上最嚴重衰退
2021-01-04 17:45 新加坡 -
國鐵集團2021年主要工作目標:投產新線3700公里左右
2021-01-04 16:05 -
央行:放寬對部分資本項目人民幣收入使用限制
2021-01-04 15:27 -
海關總署:去年進出口清單驗收量同比增長63.3%
2021-01-04 15:18 -
華為:今年1億臺設備將成鴻蒙系統(tǒng)新入口
2021-01-04 13:46 華為 -
愛爾眼科回應抗疫女醫(yī)生視網膜脫離:與手術無直接關聯(lián)
2021-01-04 11:14 上市公司 -
三大運營商:尚未收到紐交所摘牌通知
2021-01-04 09:43 中美關系 -
房企“贈送面積”,套路有多深?
2021-01-04 08:35 中國房市 -
渠道分成矛盾公開化,騰訊游戲遭華為全面下架
2021-01-01 13:26 大公司 -
華為全面下架騰訊游戲:騰訊單方面就合作做出重大變更
2021-01-01 10:50 華為 -
銀保監(jiān)會通報近期人身險產品監(jiān)管問題,多家險企遭點名
2020-12-31 14:29 -
比特幣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廣汽蔚來“比特幣購車”震驚市場
2020-12-31 14:18 金融圈 -
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遭證監(jiān)會調查,“大牛股”格力地產跌停
2020-12-31 12:58 中國房市 -
MSCI公布最終“黑名單”:南京熊貓、中國聯(lián)通A入列
2020-12-31 11:57 上市公司 -
中芯國際股價連漲,傳獲美國成熟制程設備許可
2020-12-31 10:21 上市公司 -
中國12月制造業(yè)PMI51.9:連續(xù)10月在榮枯線以上
2020-12-31 09:20 中國經濟 -
愷英網絡實控人王悅入獄背后:一場玩脫了的資本游戲
2020-12-30 17:39 上市公司 -
“房車合一”,恒大聯(lián)合152家中介成立房車寶集團
2020-12-30 15:08 中國房市 -
統(tǒng)計局最終核實2019年GDP 比初步核算數少4350億元
2020-12-30 10:38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29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7最新聞 Hot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