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帶貨第一人”補稅34萬,知乎大V們賺錢有多難?
1月6日,有“知乎帶貨第一人”之稱的著名答主“藍大仙人”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宣布,補交稅款約34.6萬。“藍大仙人”的某篇文章,曾帶來超過5000萬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商業(yè)價值驚人。不過綜合此次補稅額度,以及知乎旗下“帶貨大V”的營收情況來看,知乎幫大V們賺錢的能力似乎弱了些。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12月,知乎累計擁有4310萬內容創(chuàng)作者。但是,其中月收入超過10萬元的僅有100位;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創(chuàng)作者也不過1000位。知乎能帶著自己的大V們,共同跑出一條多贏的商業(yè)模式,走向富裕嗎?
知乎頭部“大V”,補稅才34萬?
知乎賬號資料顯示,“藍大仙人”被15.4萬人關注,獲贊17.4萬。從絕對數字上來看,這個數字并不大。但它衍生出來的信息推廣和商品交易數據,卻是相當驚人的。
據“剁椒娛投”消息,2020年“藍大仙人”寫的《液晶智能電視選購攻略》一文,成為知乎爆款,帶貨GMV達到5000萬。9460個漢字,帶來了17924個訂單?!八{大仙人”本人轉發(fā)了這篇報道,但他表示,5000萬的GMV數字不準確,因為它僅僅是2020年的數據。
在評論區(qū)有網友表示,目前該數字已經達到“小目標”(1個億),但“藍大仙人”不置可否。
不過從戰(zhàn)績上來說,“知乎帶貨第一人”這個說法并不夸張。
在知乎平臺上2020年1月10日的問答中,“藍大仙人”表示:“十一月知乎好物°推薦活動,我是總榜第一,十二月份又是第一,一月份我覺得我也可以沖一下,總銷售額達到了1500萬+,要知道,我做自媒體,真的只有我一個人在做,能拿到這個成績,我個人非常驕傲”。
簡單來說,“藍大仙人”的盈利模式是:他在知乎上發(fā)表文章、測評。文末附帶京東等電商平臺連接,當用戶通過他的文章鏈接,轉向平臺購物時,他就可以獲得傭金。在“藍大仙人”看來,這是一種多贏的模式。
在2020年1月10日的一篇知乎回答中,“藍大仙人”表示:“自從開始做好物推薦,我可以直接把不同價位不同需求高性價比機型一股腦全放出來,不需要消費者再付費找我咨詢了,買電視的時候也沒多花錢,而我也不需要恰廠家的飯,只要持續(xù)產出內容就有不錯的收入,支持我繼續(xù)產出,多方共贏的大好事?!?
“藍大仙人”雖然身處知乎陣營帶貨第一梯隊頭部,不過從收益上來看,其回報似乎并不對等。據他本人自曝,其年收入在50-100萬區(qū)間。如果與自媒體比,可能屬于腰部水平。
知乎達人補稅,補的是什么稅?
此次補稅涉及的不僅僅是“藍大仙人”一人。在“藍大仙人”曬出的截圖中,一名電商達人2021年賺了350萬傭金,需要補交逾100萬稅款。據悉,補稅正成為當前電商返利圈的普遍現象。
據“剁椒娛投”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數位京東大咖均表示,京東聯盟里符合征收條件的個人推廣者,基本上都收到了類似的補稅信息。微博電商大V@臭臭新說 也向“剁椒娛投”證實了這個消息?!澳壳?,被要求補稅的暫時只有京東聯盟。但后續(xù)極有可能蔓延到淘寶聯盟、以及返利網、給惠網等第三方平臺?!?
電商達人們的補稅,和之前電商主播圈帶貨主播們的補稅并不相同。
據北京青年報3日消息,電商達人們的此輪補稅主要集中于2020年和2021年。今年起,一些電商平臺對于電商達人的返利已經直接改為代扣代繳的形式。某京東聯盟成員出具的資料顯示,自2022年1月起聯盟個人推客平臺補貼收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代扣代繳。
有稅務相關領域人士表示,有的電商平臺雖然之前也對達人收入實行代扣代繳,但有可能適用的稅率不正確。電商達人的收入,應該算作工資還是勞務所得?又如何繳納個稅?各平臺的標準并不一致。
在監(jiān)管進一步完善的環(huán)境下,之前的環(huán)境或將有所改變。有的電商平臺在通知中明確表示:“因國家政策性調整,通過網絡推廣方式產生的收入需要進行補稅”。
知乎能帶大V們賺大錢嗎?
知乎大V們帶貨取傭金,是把知乎的讀者引流到京東等平臺去購物。
現有信息顯示,京東聯盟要求電商達人們在規(guī)定時限內向京東聯盟為其打款的專用賬戶轉入相應稅款,但最終補稅金額以稅務機關核定為準,如京東聯盟核算的金額與稅務部門核算的不同則以稅務機關的核定金額為準“多退少補”。
此次補稅,在電商達人們和網友圈中產生了一定的震動。各方的不同情緒躍然紙上。
此輪補稅,側面上也是知乎大V帶貨收益的寫照。
對于知乎大V的收入情況,知乎自己是這樣介紹的:
在知乎,答主們可以各盡所能,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對產品進行橫向的對比、測評,以實現“種草”。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12月,知乎累計擁有4310萬內容創(chuàng)作者,已有100位知乎創(chuàng)作者月收入超過10萬元,1000位創(chuàng)作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
這樣的數據,跟其它平臺頭部大V相比,寒酸了很多。
夢潔股份2020年5月發(fā)布的《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關注函回復的公告》顯示,2019年該公司與薇婭合作3次,累計銷售金額469.25萬元,公司支付的費用為104.22萬元,傭金占比約為22.2%;2020年3次合作的累計銷售金額為812.12萬元,公司支付的費用為213.24萬元,傭金率約為26.3%。
相較之下,創(chuàng)造逾5000萬交易價值的知乎頭部帶貨大V,年收入只有50-100萬,1%-2%的個人收益率確實低了些。
知乎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為人民幣8.235億元,同比增長115.1%;但凈虧損為2.69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1.1億元的虧損繼續(xù)擴大。此外,知乎月活躍用戶(MAU)首次突破1億大關。
知乎方面表示,將持續(xù)專注于激勵和促進多元化的高質量內容創(chuàng)作,加強提升商業(yè)化效率,保持知乎的可持續(xù)增長勢頭。不過從數據上來看,雖然營收結構逐漸多元化,但知乎難以破解虧損和盈利問題。
如果大V帶貨行情降溫,對于長久處于不盈利質疑的知乎,或將是另一個不小的沖擊。稅收政策的調整完善,必然會在知乎達人中造成不少影響,其創(chuàng)作積極性和投入度,或將是另外一個不確定因素。如何通過收益反饋,從市場競爭中留住人才,是知乎現在要面對的問題。
自然人或者法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不意味著市場降溫。相反,一個更加健康的、合規(guī)的市場,才是各方繁榮共生,實現多贏的真正舞臺。在“流量越來越貴”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入局者或許會更多。但留給知乎等平臺的問題,仍然有待解答。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毅 
-
尼加拉瓜總統(tǒng)奧爾特加宣誓就職,開始新一屆五年任期
2022-01-11 09:31 拉美左翼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辭任微博董事
2022-01-10 22:51 觀網財經-金融 -
壓不住通脹,外媒質疑拜登甩鍋大企業(yè)壟斷
2022-01-10 21:02 觀網財經-海外 -
基民虧錢太多?交銀施羅德一度被國家反詐騙中心誤封域名
2022-01-10 18:26 觀網財經-金融 -
專家稱解決低生育的辦法找到了:央行每年多印2萬億,10年多生5000萬孩子
2022-01-10 17:18 觀網財經-宏觀 -
私募實控人一死一傷,投資存疑點
2022-01-10 17:10 觀網財經-金融 -
15年殺了4個人,這位“年度警察”怎么還沒事?
2022-01-10 16:22 美國一夢 -
國家發(fā)改委: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2022-01-10 14:29 中國房市 -
抗疫醫(yī)生炮轟愛爾眼科,曝光“手術回扣明細”
2022-01-10 13:53 觀網財經-健康 -
華為發(fā)債募資40億,管理層出現調整
2022-01-09 13:3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生豬價格全年跌幅約55%,是生豬期貨導致的嗎?
2022-01-08 16:23 觀網財經-金融 -
市值達3萬億美元,蘋果獎勵庫克:年薪9873萬美元
2022-01-08 11:40 觀網財經-消費 -
證監(jiān)會開年已密集發(fā)25則公告,遠超往年
2022-01-08 10:43 觀網財經-宏觀 -
發(fā)改委:2022年要把碳達峰碳中和擺在環(huán)資工作的突出位置
2022-01-08 08:1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外媒關注“中國最健康房企”仍被曝違約,世茂公告回應不屬實
2022-01-07 20:10 觀網財經-房產 -
燕之屋沖刺IPO,能洗白“智商稅”質疑嗎?
2022-01-07 18:16 觀網財經-消費 -
《中國有嘻哈》導演出走,愛奇藝丟了救命稻草?
2022-01-07 18:0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華人置業(yè):去年出售恒大股份虧損約78.7億港元
2022-01-07 17:38 觀網財經-房產 -
深圳堂堂所擬被“沒一罰六”:曾承諾不在審計報告中出具“否定意見”
2022-01-07 16:34 觀網財經-金融 -
賽格大廈異?;蝿雍罄m(xù):一根天線虧掉5500萬
2022-01-07 16:09 觀網財經-房產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