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海倫:中國年輕人為什么比美國年輕人有錢?
關鍵字: 中國年輕人有錢嗎80后有錢90后有錢年輕人負擔重嗎年輕游客中國年輕人境外消費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出境游人數達到600萬人次。21歲的大四學生曉婕(音)是其中之一。作為家中的獨女,曉婕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這次她的父母出資10,000元支持她去日本旅行。
和她一起去日本旅行的朋友也是如此。
在中國,曉婕和她的朋友并非個例。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2015年中國出境游人數達到1.2億人次,花費高達1,940億美元。1980年后出生的“千禧一代”約占中國出境游客總數的一半,他們在境外旅游的開銷則占總額的三分之二。
日本是中國游客出境游熱門目的地之一
中國“富有”的千禧一代的到來,使旅游從業(yè)者興奮不已。中國的年輕人固然有一些是“富二代”,但是大多數人并不是。與西方的同齡人相比,中國年輕人有兩個顯著的優(yōu)勢。
其一,中國的千禧一代沒有背上沉重的助學貸款。中國家長即便省吃儉用,也要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大學。曉婕在杭州城郊的一所高校學習時裝設計,她的學費完全由父母承擔。因此她畢業(yè)后,也不需要償還助學貸款。
中國多數大學生的情況都是如此。根據Tuition.io(美國一家學生貸款管理平臺)的統計,中國大學的平均學費為每年2,200美元,大多數中國家庭都承擔得起這筆費用。此外,中國傳統文化也不鼓勵借貸,除了貧困生,多數人不但對學生貸款前所未聞,也沒有貸款的渠道。
而美國的千禧一代則完全不同。20多歲的美國年輕人背負著沉重的學生貸款,總額已達1.3萬億美元。目前有700多萬筆學生貸款出現債務違約,更有數百萬名學生在無盡的按揭還款中掙扎。
其二,中國的千禧一代大多不用承擔住房開銷。例如曉婕家就已經有了兩套公寓房,而且都是全款付清。曉婕的父親在國有公用事業(yè)企業(yè)上班,她的母親則在醫(yī)院做行政管理工作。曉婕家并不富裕,但屬于典型的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家庭。
這種家庭情況在中國十分普遍。我造訪的許多中國家庭都擁有多套全款付清的住宅。我想再次強調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比較抵觸用抵押貸款形式購房。另外,中國金融市場產品種類很少,因此許多家庭將購買房產視為一種投資手段。
甚至一些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也有自己的住房。他們或許在打工的大城市里買不起房,但是可以在老家買房或者蓋房,這些中小城鎮(zhèn)逐漸變?yōu)閾碛猩习偃f人口的城市。
相比之下,美國的千禧一代往往需要自購住宅,但是很少有人能夠買得起。那些好不容易使盡“洪荒之力”買房的年輕人,則不得不將每月收入的大頭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受收支所限,他們很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千禧一代有強大的消費能力。與西方的同齡人相比,他們沒有背負沉重的學生貸款和住房按揭,因此他們可以當“月光族”。浙江大學的邁克·杰拉奇教授近期的一項研究發(fā)現,35歲以下的中國人幾乎沒有什么積蓄。
中國的千禧一代也并不總是那么無憂無慮。曉婕已經開始擔心大學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問題。但是,不管她是否能找到工作,都不太會陷入經濟上的窘境。她很可能會和許多同齡人一樣,與父母同住,或者搬進家里的第二套公寓,所以她即使沒有收入也可以繼續(xù)出去旅行。
到2020年,中國千禧一代的人口規(guī)模大約會有3億人。在美國,這一數字僅為8,000萬左右。作為第二代中國消費者,他們與父母那一輩人不同,他們不那么愛“炫富”,也不會花幾個月的工資買一只LV包。他們樂于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并視旅行為開拓視野的途徑。但是這一群體也是多元的,有些人喜歡結伴出游,而還有些人則偏好獨自旅行的體驗;一些人熱衷于奢侈品消費,而還有些人則更愿意把錢花在親子活動上。
我認為曉婕和她的朋友將成為日益多元的“全球旅行者”群體中的一員。這次她們跟團去日本旅游,下次她們也許會在Airbnb上訂民宿,更深入地了解當地文化。
中國的千禧一代并非都很有錢,但是不管是花自己的錢還是父母的錢,總之他們的可支配收入都相當可觀。
(青年觀察者張成譯自《福布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Two Reasons Chinese Millennials Have More Cash To Burn Than American Counterparts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