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車企造好車的華為,才是走得最遠的華為
關鍵字: 華為華為汽車徐直軍任正非導讀徐直軍指出,“華為致力于成為面向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span>文/觀察者網科工力量團隊 邱意
華為究竟造不造車?
4月17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用一張PPT給出了答案。這個回答,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4月17日,在“第五屆國際汽車關鍵技術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fā)表了“迎接汽車產業(yè)與ICT產業(yè)的融合”的演講。汽車產業(yè)正在把ICT技術定位為新的主導性汽車技術。
徐直軍還指出,“華為致力于成為面向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據華為官方介紹,其基于三十多年來在ICT領域的積累,聚焦ICT技術,為汽車企業(yè)提供基于MDC(移動數(shù)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tǒng)解決方案,包括基于華為云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云服務Octopus、4G/5G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T-BOX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 全場景無縫互聯(lián)解決方案等。
換句話說,華為進入汽車領域,最終將以面向智聯(lián)網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的身份出現(xiàn),這對于華為來說是一步最有現(xiàn)實意義的規(guī)劃。
手機行業(yè)的故事已經證明了技術的邊界是可以被不斷推翻的。汽車的行業(yè)邊界尚不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與以往的參與者是不一樣的。
此前曝光的華為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回顧歷史,即使是技術成熟的方案解決商也不敢輕言造車。著名方案解決商麥格納曾經嘗試過直接造車,其嘗試收購歐寶、發(fā)布米拉概念車的舉動引起了德國大眾的強烈不滿,大眾甚至威脅要解除麥格納涉及大眾機密技術合作的所有合約。直到通用后來放棄出售計劃,麥格納和大眾又重歸于好。華為主動避嫌,是一個聰明且現(xiàn)實的舉動。
華為最有現(xiàn)實意義的規(guī)劃:面向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增量零部件供應商
華為是聚焦ICT技術,做面向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這可以參考麥格納、大陸集團和現(xiàn)代MOBIS。這些企業(yè)一直扮演華為所說的“幫助企業(yè)造好車“的角色。以麥格納為例,其業(yè)務包括設計+代工+解決方案+關鍵零部件系統(tǒng),研發(fā)制造能力延伸到汽車產業(yè)的全產業(yè)鏈,內外飾、座椅、閉鎖、車身與底盤、鏡像、車頂系統(tǒng)、電子、動力總成的設計、工程開發(fā)、測試與制造以及整車設計與組裝,可以說其技術和制造能力不輸全球任何主機廠,但其唯獨不造車。
對華為來說,想以這樣的身份切入一個新的行業(yè),必須要找到合適的入口。整車廠在已經構建好自己能力的地盤上是不完全開放的,傳統(tǒng)的入口都已經關閉,華為只能在5G、智聯(lián)網的強項上以及將來的智能駕駛領域尋找入場機會。
聚焦ICT,幫助車企造好車,那么,除了芯片,華為具體在做什么?
華為此次切入智聯(lián)網汽車,主要包含信息互聯(lián)和智能駕駛兩個方面。目前,基于業(yè)界當前解決方案的自動駕駛技術是綜合了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組合導航系統(tǒng)以及超聲波雷達等硬件設施,經算法和控制芯片(決策系統(tǒng))判斷場景后,最終依賴車輛接口實施駕駛行為。這些接口包括:油門、剎車、轉向、換擋、人工-自動切換、燈光等。車輛的響應最終會反饋至智能決策系統(tǒng)進行閉環(huán)控制。實際道路實車的閉環(huán)控制控制是幾何倍數(shù)的復雜于實驗室小車的。華為憑借在芯片和軟件層面的巨大優(yōu)勢,可以隨時掌控智能決策及以前的環(huán)節(jié),但實施環(huán)節(jié)卻絕非僅能通過信息通信技術層面能解決的。
通俗來講,并不是一臺汽車裝了華為一個模塊就變5G了,新增的車路通訊、環(huán)境感知輸入必須與原有的車輛控制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娛樂系統(tǒng)相呼應。比如說,華為如何掌控不同車輛控制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或者不同車輛在不同工況下的動力、轉向、剎車響應情況?如何獲取到與變速箱匹配的換擋邏輯數(shù)據?或者如何掌控針對具體車型調教的傳統(tǒng)發(fā)動機和電動機輸出特性?這些數(shù)據目前掌握在傳統(tǒng)主機廠手里。如何讓現(xiàn)有控制系統(tǒng)、傳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廠商把技術公開助力華為去做5G升級?
在這條路上,華為可以不造車,但不可無技術儲備。
傳統(tǒng)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的功率扭矩輸出曲線
所以有人說,關于汽車行業(yè),“華為是在ICT技術中看機會”, 此話確實不假。
未來,華為退可堅守一隅,堅守其芯片級、場景級應用,進可海闊天空,重構未來汽車生態(tài)。
- 責任編輯:張建鑫
- 最后更新: 2019-04-29 13:11:12
-
NASA最新研究:宇宙膨脹速度比預測快10%
2019-04-29 08:14 -
中國科學曾經落后,但我們要自信能在未來領先
2019-04-29 07:40 -
我國微波光子雷達成像分辨技術已達國際領先
2019-04-28 22:35 中國軍工 -
玉兔二號自主喚醒“加班”,已超期服役近1個月
2019-04-28 19:39 嫦娥奔月 -
任天堂談與騰訊合作原因:有最大規(guī)模游戲市場
2019-04-28 14:34 -
我國實施首例MR技術輔助鏡胰十二指腸切除
2019-04-28 11:14 -
自家功能上線后 蘋果限制類似APP以打壓競爭對手
2019-04-28 11:14 TMT觀察 -
高通近40款芯片被曝出泄密漏洞!波及數(shù)十億部手機
2019-04-28 10:40 TMT觀察 -
榮耀趙明:誰的行為low,誰在碰瓷,消費者都看得清清楚楚
2019-04-27 23:32 手機 -
日本"隼鳥2號"在小行星擊出隕石坑,系全球首次
2019-04-27 16:54 日本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提前50天啟動冷試
2019-04-27 15:58 -
荷蘭電信企業(yè)采用華為更新移動網
2019-04-27 15:35 -
消費需求占全球44%,中國大陸成晶圓建廠熱地
2019-04-27 11:27 -
客服稱P30 Pro防水必須堵上機身接口 華為高管回應
2019-04-27 10:26 -
華為徐直軍談5G:讓行業(yè)生產效率提升10倍
2019-04-27 09:38 華為 -
華為王成錄:解密方舟編譯器和EMUI未來演進方向
2019-04-27 09:23 華為 -
全球第四位,華為過去五年研發(fā)預算增長149%
2019-04-27 09:11 華為 -
收購芯片業(yè)務?蘋果和英特爾進行了“秘密談判”
2019-04-27 08:10 大公司 -
蘋果在香港等地召回插頭適配器:用戶或遭電擊
2019-04-26 22:00 -
倪光南:全國產固態(tài)硬盤主控將極大提高網絡安全性
2019-04-26 17:39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