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huán)球時報社評:西方輿論莫逼這位女士投身政治
關鍵字: 劉曉波本文來自:環(huán)球時報 作者:環(huán)球時報評論員單仁平
中國已故異議人士劉曉波的遺孀劉霞于今天乘飛機離開北京前往德國。自劉曉波去年病逝后,西方輿論一直關注劉霞的情況,聲稱她遭到“軟禁”,要求“還她自由”。而據(jù)我們了解,劉霞的情況并非像一些西方人說的那樣。
劉霞這一年中的確處在中國官方的“視野范圍內”,但她的情況決不能用“軟禁”來描述。劉霞居住在北京一個正常社區(qū)內,可以自由會見親朋好友,自由逛街購物、聚餐,去訓練場打羽毛球等。
劉霞與外界的通訊聯(lián)系也是暢通的,知道她號碼的人都可以給她打電話,比如德國使館就經常給她打電話?,F(xiàn)居德國的異議作家廖亦武幾個月前發(fā)了他與劉霞通電話的錄音,當時劉霞的情緒聽上去不太好。但是廖能與劉霞通電話,本身就說明后者并非處在與外界的隔絕中。
關于劉霞出國的問題,中國官方一直沒有表示“不可以”。劉霞星期二得以飛赴德國也證明了她最終能將這一選擇付諸實施。現(xiàn)在的這個結果是很多知情人士之前就預判到的。希望外界多從這個結果而非從當中的周折理解中國官方的態(tài)度。
估計一些西方媒體還是會把劉霞出國當成噱頭熱炒一番。不過這也沒什么。劉曉波話題本身的能量還沒有耗盡,西方輿論無論如何還會借各種由頭往上湊。但這個話題能夠提供的熱度越來越有限,呈遞減之勢無疑。
中國是個社會管理相對嚴格的國家,這與西方社會相比一目了然。中國社會當中有一些異議人士,如何在管理的同時包容他們,或者說在包容的同時把他們管理好,這是中國政治上的一道課題。
真正的難點是,如何保障他們的各種權利,同時又不讓他們對社會產生太多負面影響。在互聯(lián)網時代,把控這種平衡有來自各方面的挑戰(zhàn),西方力量的過多干預是其中的挑戰(zhàn)之一。
最近一個時期,異議人士向公共輿論平臺發(fā)聲的能力受到一些限制,但他們的人身自由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充分的。這種情況與改革開放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今天的中國不希望異議人士過多影響國家發(fā)展的進程,但決無“迫害”異議人士的意思。西方輿論的鏡頭喜歡對準中國異議人士,而后者當中的一部分人也喜歡面對那些鏡頭作秀。
劉霞是中國最著名異議人士的遺孀,但從之前的情況看,她本人似乎并未打算也做個典型的異議人士。西方的一些力量如果能“放過”這位女士,而非一味消費她,逼她做所謂“人權斗士”,也是一種該有的克制。
西方力量總是把對中國“人權”的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異議人士身上,慢慢地,西方嘴里的“人權”異化成為地緣政治的一種特殊工具,而與中國波瀾壯闊的人權建設分道揚鑣。其結果是,大部分中國人現(xiàn)在很討厭西方與我們討論人權,搞得西方“費力不討好”。西方自己應當反思。
標簽 劉曉波- 原標題:單仁平:西方輿論莫逼這位女士投身政治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8-07-10 22:40:09
-
91歲老人在美被一板磚撂倒:滾回你的國家去!
2018-07-10 21:04 美國一夢 -
泰國被困18天少年全部獲救!用了這神器嗎?
2018-07-10 20:29 -
報道涉朝假新聞 這家韓媒被重罰
2018-07-10 18:57 三八線之南 -
他被提名美國大法官,大戰(zhàn)即將開始
2018-07-10 18:08 美國一夢 -
討薪!25年御用司機和特朗普反目
2018-07-10 17:29 特朗普 -
亞裔老人大罵:西班牙佬,滾回你的國家!
2018-07-10 17:03 觀網看片 -
臺灣向美國捐款660萬反恐,圖啥?
2018-07-10 17:02 臺灣 -
剛建交一年,這國要當中國進入拉美“窗口”
2018-07-10 16:31 中國-拉美 -
泰方:掛綠旗不代表沒危險,船長曾收到天氣預警
2018-07-10 16:23 中國游客 -
美軍被友軍打死,塔利班立即“表揚”
2018-07-10 16:19 阿富汗 -
暴雨致死130人,防衛(wèi)相還不忘赴宴“露臉”
2018-07-10 15:00 日本 -
美國又來“暴力執(zhí)法”,但這次網民連熊孩子一起罵
2018-07-10 14:34 美國一夢 -
埃爾多安就職,女婿做財長
2018-07-10 14:20 薄荷四國 -
伊朗網紅上傳跳舞視頻被捕,姑娘們“反了”
2018-07-10 13:06 -
“紐約時報fake news!美國強烈支持母乳喂養(yǎng)”
2018-07-10 12:02 特朗普 -
這個電子元件日企擬漲價近3成 手機也跟著漲?
2018-07-10 11:19 日本 -
三星在印建世界最大手機廠 莫迪文在寅揭幕
2018-07-10 11:17 -
金正恩視察三池淵:創(chuàng)造現(xiàn)代文明山區(qū)城市典型
2018-07-10 10:35 朝鮮現(xiàn)狀 -
美國亞太盟國扎堆買P-8:這次是新西蘭
2018-07-10 09:55 重返亞太 -
泰國批準沉船事故賠償預算:遇難者每人約20萬元
2018-07-10 08:56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4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7“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4“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