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中國把月壤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賽新時代”
最后更新: 2020-12-17 18:17:59【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月壤。
這則喜訊也很快登上多家外媒的版面。而在《紐約時報》眼里,這個消息似乎象征著一個“太空競爭的新時代”的到來。
文章認為,美國正在把中國看成是太空領域的“對手”,已對中國航天實施過長期的打壓,但隨著中國成功帶回月壤、在航天領域實現(xiàn)重大突破,美國以往的做法可能會招來中國的反擊,雙方的競爭會變得“日益激烈”。
不過文章同時也承認,中國的航天計劃完全沒有受到美國“重返月球”等太空政策口號的干擾,正在穩(wěn)步向前推進,中國的航天項目確實是在推動太空探索的進程。
但對于這些“競爭”、“對抗”、“主導權”的說法,中方已多次表示,中國一貫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積極開展有關國際交流合作,分享航天發(fā)展的成果。中方愿同各國繼續(xù)攜手努力,為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對于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中美之間月壤分享問題,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也已明確表示,能不能與美方合作,取決于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太空競賽的新時代”
文章開篇就直入主題地指出,中國或許是登月的后來者,但當載有月壤、月巖的太空艙返回地球后,這就為未來幾十年的“新一輪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
這種競爭與美國政客眼里的“中國威脅論”關系頗深。文章稱,在美國政府的眼里,太空已經變成中美“可能發(fā)生沖突的領域”。特朗普政府以此為借口推動組建“太空軍”,副總統(tǒng)彭斯去年也曾聲稱中國在“搶占月球戰(zhàn)略制高點”,“希望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卓越的航天國家?!?
這種對抗心理也滲透到了科學領域。文章指出,美國有一些人希望中美能由競爭轉為合作,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就已經變成了競爭中的一環(huán)。2011年,在弗吉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弗蘭克·沃爾夫(Frank Wolf)推動下,資助NASA的法律中加入一項條款,禁止NASA與中國航天機構和中國企業(yè)合作。
沃爾夫打著“人權”的旗號推動了這項規(guī)定,并聲稱這可以“保護美國的航天技術”。盡管這項法律并未阻止NASA以外的科學家與中國同行合作,但這等同于禁止中國科學家接觸上個世紀NASA宇航員帶回的月壤。
文章認為,美國在航天領域采取的對華強硬政策,勢必會招來反彈,影響航天領域的合作。一些美國科學家就在哀嘆,他們可能會失去接觸月壤的機會。
美國圣母大學教授克萊夫·尼爾(Clive Neal)在給《紐約時報》的郵件中就嘆息道:“這些月壤的年份與以往的完全不同,肯定有助于我們理解月球的演變。唉,我們大概是沒機會接觸了。”他在這句話后頭還配上了一個沮喪的表情。
美國太空計劃“一波三折”,中國長遠目標“穩(wěn)扎穩(wěn)打”
不過在《紐約時報》也指出,美國雖然急于重返月球爭奪“主導權”,但美國的太空計劃卻不斷經歷一改再改的波折;而與此同時,中國選擇的則是一條“穩(wěn)扎穩(wěn)打”的道路。
特朗普政府在其任內就提出了“重返月球”的主張,NASA也推出了相應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打算在2024年再次把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尚未宣布其航天政策,盡管拜登此前曾表態(tài)支持“重返月球”,但文章認為,拜登最后可能會推遲這個目標的時間。
美國的太空計劃的這種“波動”實際上由來已久。文章指出,中國的探月工程嫦娥計劃剛剛啟動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提出要“2020年前重返月球”,但奧巴馬政府上臺后,又取消了登月計劃,轉而著眼火星和小行星帶?!都~約時報》將這種變動形容為“不確定且周期性的變化”。
而與這么一個“不穩(wěn)定”的NASA相比,中國始終保持步調,按照長遠計劃和時間表一步一步走。特朗普政府鼓吹“重返月球”并沒有干擾到中國的航天計劃,在《紐約時報》的眼里,中國“完全不急于搶在美國之前上月球”,非常穩(wěn)定地推動探月工程。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中國成為美蘇兩國之后唯一成功在月面著陸的國家;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實現(xiàn)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回勘測,玉兔二號月球車現(xiàn)在仍在月球背面工作。
對于中國的表現(xiàn),《紐約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探月項目不只是在展現(xiàn)太空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中國正在以月球為起點推動太空探索——現(xiàn)在把機器送上了月球,也許未來哪一天就會實現(xiàn)載人登月?!?
央視新聞截圖
中方: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推進國際合作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既標志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同時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月壤。
但其實對于諸如《紐約時報》眼里的新時代“太空競賽”等說法,我國早已有過回應。比起“對抗”和“爭奪主導權”,我國一貫堅持的是將航天事業(yè)用于和平目的,愿同世界各國開展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國家航天局曾表示,愿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fā)言人裴照宇也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向國際社會發(fā)出了倡議,希望與世界各國合作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
自嫦娥五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后,我外交部已多次指出,中國一貫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分享航天發(fā)展成果。中國將繼續(xù)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外空探索和利用。
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在11月24日的記者會上更是指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和平探索與利用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yè),并應該為全人類謀福利。
對于文章中提到的月壤分享問題,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在17日下午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明確表示,能不能與美方合作,取決于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嫦娥五號-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德國施壓奏效?
2020-12-17 18: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
疫情這面“照妖鏡”,往美國一照…
2020-12-17 17:30 美國一夢 -
為了贏,他刪了和中國有關的一切
2020-12-17 16:58 美國政治 -
汪文斌:“中國影響美國大選”說法,純屬無中生有
2020-12-17 16:49 中美關系 -
秘魯恢復中國疫苗試驗
2020-12-17 16:4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商務部:收到澳方磋商請求,遺憾
2020-12-17 16:03 -
NASA的反應有意思
2020-12-17 15:40 嫦娥奔月 -
“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突尼斯“英雄”變詛咒對象
2020-12-17 15:36 阿拉伯之冬 -
只有美國和烏克蘭反對
2020-12-17 15:31 -
“很高興宣布,我們因女性官員過多被罰9萬歐元”
2020-12-17 14:57 法國見聞 -
干預大選報告不突出中國,他就不批
2020-12-17 14:54 美國大選2020 -
瑞典首相承認:誤判第二波疫情,我們錯了
2020-12-17 14: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迪士尼高管將任美駐華大使?
2020-12-17 13:20 中美關系 -
“洗出完美發(fā)型”這事,特朗普終于如愿以償了
2020-12-17 13:05 特朗普 -
巴西衛(wèi)生部長:中國新冠疫苗或于明年2月投入使用
2020-12-17 11: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赦免請愿“轟炸”白宮,美媒:壓榨特朗普最后一絲權力
2020-12-17 11:07 特朗普 -
世衛(wèi)專家組明年1月將赴華
2020-12-17 11: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他怒批美國制裁:北約什么鬼聯(lián)盟?
2020-12-17 10:51 -
美衛(wèi)生高官:嬰兒、兒童、青少年...我們想讓他們感染
2020-12-17 10:2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6“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37“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33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410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印度宣布: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