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心伯:這次訪美,美國政界、商界、智庫、媒體幾乎都問了我這個問題
-
王慧wanghui@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6-26 15:56:24【文/觀察者網 王慧、房佶宜】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和前總統(tǒng)特朗普將再次在選舉中“正面對決”。
27日,美國2024年總統(tǒng)選舉首場電視辯論正式開鑼,拜登和特朗普將首度同臺,迎來“面對面”交鋒。
在這樣的背景下,赴美走訪調研,和美方各界人士交流溝通、交換意見尤為重要。
6月7日—15日,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率外交部專家學者小組訪問華盛頓和紐約,調研大選年美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和中美關系。近日,觀察者網特邀吳心伯教授,分享他的訪美觀察與收獲。
以下為對話全文:
觀察者網:6月7-15日,您率領外交部專家學者小組訪美。在當下的中美關系下,中美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尤為重要,能否請您介紹一下,這次赴美調研的主要行程?
吳心伯:這次是自2022年11月以來,我的第四次訪美,也是訪美時間最長,接觸面最廣的一次。
一星期時間內,我們在華盛頓和紐約兩個城市,參加了近20場活動,交流對象不僅有智庫,也有美國國務院、國會等政府部門,不僅有商界,還有媒體,不僅與美方專家、官員、記者交換了意見,也和我駐美使館的一線外交官交換了意見。因此,這次訪美可以說行程很豐富,也比較有收獲。
6月7-15日,吳心伯率領外交部專家學者小組赴美調研
觀察者網:我注意到,這次調研您走訪的機構很多,涵蓋美國的政界、商界和學界。美國各界現(xiàn)在對中國哪些方面問題更感興趣?您被美方代表問到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吳心伯:我認為,他們最感興趣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我國的外交,包括中俄、中歐、中日、中印關系等,當然重點關注的還是中美關系;
二是我國國內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的相關情況。他們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向好,我國新質生產力,例如新能源產業(yè)、光伏產業(yè)等,取得進展。
美國智庫、商界、媒體、政府幾乎都問到一個問題,就是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會釋放哪些重要的改革信號?這對于美國商界、中國今后的對外經貿關系意味著什么?
觀察者網:您在華盛頓期間去了美國國務院中國室(China House),這是個比較新的機構,2022年12月由布林肯主持設立。這個機構的第一任負責人華自強前幾天也是在復旦大學的美國研究中心和您有一場很精彩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在您看來,美國國務院中國室這個機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
吳心伯:我認為,美國務院用“中國室”(China House)取代了以前的“中國處”(China Desk),出發(fā)點是要把美國對華政策放在全球對華競爭的框架中考慮。
之前“中國處”關注的重點是中美雙邊關系,現(xiàn)在美國覺得與中國開展戰(zhàn)略競爭,不僅僅是在雙邊層面,越來越多的是在地區(qū)、多邊、全球等層面,所以他們的機構要做相應調整,將美國負責地區(qū)、多邊、全球層面的涉華事務官員匯總到新成立的“中國室”。按他們的說法,是要更加綜合性和一體化地處理對華關系。
至于“中國室”在對華政策上的作用,我認為主要還是在戰(zhàn)術層面提供決策支撐,日常提供有關中國問題、中美關系的信息和分析,處理一些個案等等,而不是不直接參與決策的過程。決策是由更高層級制定的,例如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常務副國務卿。
觀察者網:除美國國務院中國室外,美國還設立了美眾議院“美中戰(zhàn)略競爭眾議院特別委員會”、美國防部“中國工作組”、美中情局“中國任務中心”等等。美國在這些重要部門中設立“中字頭”機構的目的是什么?這些機構人員的對華認知或者態(tài)度如何?
吳心伯:目的很簡單,就是加強對華遏制、打壓和競爭。從這些機構成立后的活動所釋放的信息來看,就是炒作中國威脅、中國挑戰(zhàn),夸大中國對美國利益帶來的威脅,然后從各自的角度設計對華政策,包括對華情報分析、戰(zhàn)略判斷,并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
這些機構總體上對華認知都是負面的、甚至是極端負面的,對華態(tài)度是強硬的、甚至是超級強硬的。
觀察者網:您這次行程中走訪的智庫尤其多,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現(xiàn)在在中美關系上主要是什么態(tài)度?與之前相比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有沒有哪些專家的觀點讓您印象深刻?
吳心伯:首先,他們對去年以來,特別是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系的緩和感到比較欣慰。
其次,他們也注意到,中方這一段時期以來對美方的一些關切都做出了積極回應。例如,中美禁毒合作、中美兩軍恢復交流、中美人工智能(AI)政府間對話等。
他們也對中美關系的現(xiàn)狀不滿,覺得其實可以有更多的進展,雙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現(xiàn)在與大家的期望還有較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大家對中美關系未來的走向都有很強的不確定性。而這一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跟美國即將到來的總統(tǒng)選舉有關,擔任下一任美國總統(tǒng)的人選不同,對華政策也有所不同,中美關系的狀況也會發(fā)生變化。
一位研究中國幾十年的美國專家說,現(xiàn)在中美關系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他有點不適應。我開玩笑地說,這是“新常態(tài)”。他說“我一點都不喜歡這種新常態(tài),我很懷念過去的好時光”。
我覺得,美國智庫中有相當一部分長期從事中美交流研究的專家,還是會懷念過去中美關系較好的階段。當然,理性告訴他們,那個階段已經結束了,不可能再出現(xiàn)了,要面對的是當下的現(xiàn)實:中美關系面臨的不僅是如何改善的問題,還面臨著如何防止變得更糟的問題。
標簽 中美關系- 責任編輯: 王慧  房佶宜 
-
美駐華大使聲稱中國阻止美中民間人文交往,外交部駁斥
2024-06-26 15:42 中美關系 -
娛樂大麻除罪化,是誰在為毒品洗白?
2024-06-26 15:10 -
總統(tǒng)訪華前,秘魯決定歸還...
2024-06-26 14:44 中國-拉美 -
被美國拉黑4年現(xiàn)在怎么樣了?“我們真的不在乎”
2024-06-26 14:00 中美關系 -
27%俄羅斯人:可能將全部或部分儲蓄存為人民幣
2024-06-26 12:02 -
下月起,希臘實行“一周工作6天”
2024-06-26 11:34 -
19名在越南的中國籍電詐嫌犯被移交我方
2024-06-26 11:17 打擊網絡詐騙 -
國際刑事法院又向他們發(fā)出兩份逮捕令,俄方回應
2024-06-26 11:05 俄羅斯之聲 -
哈貝克剛走,德交通部長又訪華
2024-06-26 10:43 德意志 -
馮德萊恩將連任,愛沙尼亞總理被提名為歐盟外長
2024-06-26 10:39 歐洲亂局 -
2024年莫斯科航展取消
2024-06-26 10:21 俄羅斯之聲 -
“中國是成功典范,我們樂見中國崛起壯大”
2024-06-26 09:50 -
盧卡申科:西方曾利誘我們,但我們沒有背叛中國
2024-06-26 09:25 觀察者頭條 -
中國人為啥去韓國打工?每月基本工資萬元出頭
2024-06-26 09:23 -
俄羅斯警告美國后,這兩位防長首次通話
2024-06-26 08:49 涼戰(zhàn) -
阿桑奇出庭認罪,庭上稱“美國憲法本該保護我”
2024-06-26 08:48 阿桑奇 -
俄烏交換被俘人員,雙方各有90人獲釋
2024-06-26 08:40 烏克蘭之殤 -
中使館提醒領區(qū)中國公民經美墨西南陸地邊境口岸入境時注意美方要求
2024-06-26 07:40 -
美國財政部制裁與伊朗有關的50個實體及個人
2024-06-26 07:40 伊朗局勢 -
歐盟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啟動入盟談判,“這是一個漫長過程的開始”
2024-06-26 07:07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