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電動汽車關稅或達成和解?歐盟發(fā)出矛盾聲音
-
劉程輝風物長宜放眼量
最后更新: 2024-11-26 11:42:20【文/觀察者網(wǎng) 劉程輝】在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歐盟內部博弈波詭云譎。歐洲議會高官前腳剛剛放風“中歐接近達成協(xié)議”,又有歐盟官員傳出自相矛盾的聲音。路透社11月25日援引歐盟官員的話稱,有關“中歐將達成協(xié)議”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美媒彭博社同日也引述消息人士的話透露,最近幾周中歐談判進展有限,雙方接觸不多,歐盟成員國沒有收到任何重大進展的通報。
自中國和歐盟之間就電動汽車征稅問題發(fā)生貿易爭端以來,一方面歐方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zhí)意發(fā)動保護主義行徑;另一方面,歐方仍多次表態(tài),愿繼續(xù)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征收關稅的潛在協(xié)議。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從具體投票還是公開表態(tài)來看,歐盟內部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據(jù)路透社23日報道,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Bernd Lange)在接受德國NTV電視臺的最新采訪中透露,歐盟同中國正接近就取消對華加征的進口電動汽車關稅達成解決方案。不過,他仍聲稱這些關稅是所謂“反補貼稅”而非懲罰性關稅,旨在消除“不公平競爭”。
資料圖: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
蘭格話音剛落,就有歐盟官員25日告訴路透社,他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盡管歐盟與中國的談判仍在繼續(xù),但仍有阻礙雙方達成協(xié)議的絆腳石。這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們說,歐盟和中國官員正在討論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的替代方案,包括對此類汽車在歐洲市場設置最低價格,但目前尚無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彭博社從消息人士處得知,最近幾周,歐盟與中國就取代電動汽車關稅的全面協(xié)議進行的談判進展有限。
報道稱,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和歐盟在北京進行了磋商,雙方都稱取得了一些進展,隨后雙方繼續(xù)進行技術談判。然而,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自會談以來,情況沒有太大變化,雙方之間的接觸也很少。
知情人士補充稱,中國尚未采取措施滿足歐盟的嚴格要求,即確保任何安排都具備可執(zhí)行性,達到與歐盟加征反補貼稅相匹配的效果。
一位熟悉事態(tài)發(fā)展的外交官說,歐盟成員國也沒有收到任何重大進展的通知。
中歐雙方一直在尋求就所謂的價格承諾達成協(xié)議,這是一種控制汽車出口價格和數(shù)量的復雜機制,旨在取代反補貼關稅。
11月8日,歐盟重申,根據(jù)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汽車制造商和歐盟之間可以達成單獨協(xié)議。但中方希望達成一個總協(xié)定。而這也成為談判中的障礙之一。當時,中歐雙方表示,將繼續(xù)在技術層面進行談判。
知情人士表示,與一小群在華合資的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磋商仍在繼續(xù)。
歐盟委員會發(fā)言人拒絕對此事置評。
2023年9月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IAA Mobility 2023國際汽車展上,參會者參觀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的電動汽車。 法新社
當?shù)貢r間10月4日,在針對是否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反補貼關稅的最終投票中,歐盟成員國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未能阻止歐委會的征稅提案。不過,歐委會當天稱,將繼續(xù)與中方談判,探索“替代解決方案”。
不少媒體指出,大量棄權票突顯成員國對挑起對華“貿易戰(zhàn)”的不安。
10月29日,歐委會不顧中方反對,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腳的情況下宣布結束“反補貼調查”,執(zhí)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為期五年的所謂“最終反補貼稅”。
這一舉措在歐盟內部引發(fā)爭議,也讓中歐貿易關系緊張加劇。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擔憂,歐盟對自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倒退,對歐洲的繁榮、就業(yè)以及經(jīng)濟增長都帶來負面影響。彭博社分析稱,德國擔心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可能會給其低迷的經(jīng)濟帶來進一步的打擊。過去20年來,德國企業(yè)一直在擴大與中國的業(yè)務聯(lián)系,以便向中國日益富裕的中產階級銷售出口產品。去年,德國車企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都來自中國市場。
11月初以來,中歐技術團隊在北京進行了多輪磋商,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價格承諾方案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了進展。中方此前曾多次明確表示,歐方的反補貼調查措施是以“公平貿易”為名行保護自身產業(yè)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yè)鏈供應鏈,并對中歐經(jīng)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打破傳統(tǒng)!“他選中國,而非印度”
2024-11-26 11:27 -
又有人慫恿特朗普:必須買這個島,對抗中俄好使
2024-11-26 10:49 特朗普 -
沒完了?“他們要擬對華制裁措施”
2024-11-26 10:42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威脅對加、墨征收25%關稅,還對中國開“第一槍”
2024-11-26 09:31 特朗普 -
默克爾:當初要不是我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2024-11-26 08:40 烏克蘭之殤 -
哈梅內伊:處死他們!
2024-11-26 08:03 伊朗局勢 -
埃及沉船事故已找到28名幸存者,2名中國游客獲救
2024-11-26 07:23 -
美特別檢察官:放棄指控,撤銷案件
2024-11-26 06:43 美國政治 -
“美國保證,?;鸷笠陨腥阅艽驌粽嬷鼽h”
2024-11-26 06:33 -
“華盛頓熱切地接受了這一計劃”
2024-11-25 23:19 -
美國對“莫迪密友”開刀后,孟加拉國、法國也出手了
2024-11-25 22:38 -
2名中國游客獲救
2024-11-25 22:11 -
“輕視中國,短視且不明智”
2024-11-25 21:53 觀察者頭條 -
五年里虧四年,德國最大鋼鐵制造商計劃減員1.1萬
2024-11-25 21:47 產業(yè)萬象 -
被副總統(tǒng)威脅“刺殺”?馬科斯首度回應
2024-11-25 20:15 -
上任首日就推行,他計劃將這1.5萬名軍人除名
2024-11-25 20:1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盟將中國訴至WTO,商務部回應
2024-11-25 19:37 -
為節(jié)省開支,英國擬取消數(shù)十個地方議會
2024-11-25 19:00 不列顛 -
歐盟向中國靠攏?“沒那么簡單”
2024-11-25 17:08 觀察者頭條 -
回應西方施壓,伊朗:已經(jīng)啟動先進離心機
2024-11-25 16:46 伊朗局勢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