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會超:龍飛船上天,一些中國人又開始“反思”舉國體制了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李會超】
本月15日,美國SPACE X公司的龍飛船將四名宇航員成功送到國際空間站。作為龍飛船的首次正式任務,本次發(fā)射的這艘飛船將在國際空間站上駐留6個月,基本實現(xiàn)了NASA為載人龍飛船往返國際空間站設定的技術要求,標志著商業(yè)飛船執(zhí)行空間站人員常規(guī)運輸?shù)拈_始。
對于美國來說,往來近地軌道并不是什么創(chuàng)造性的技術,而這次飛行也不是龍飛船的載人首飛,因此本次發(fā)射引發(fā)的關注有限,國內(nèi)長期吹捧馬斯克的各路自媒體也沒有拿出5月龍飛船載人首飛時的勁頭炮制朋友圈流量文章。
不過,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諸多主流媒體以及已經(jīng)當選下任總統(tǒng)的拜登,都通過推特祝賀了這次飛行成功。“懂王”的推特先稱贊說這是一次偉大的發(fā)射,進而話鋒一轉(zhuǎn),開始了習慣性的自我吹捧:在他上臺之初,NASA就快倒閉了,是英明的“懂王”,讓NASA再次偉大,再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世界航天技術的高地。
龍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
特朗普上臺后的確對太空關注有加。在軍事領域,他重組了美軍的太空作戰(zhàn)力量,建立起了獨立的太空軍,開始將太空視為和陸??掌叫械淖鲬?zhàn)領域,研究實施相關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發(fā)展有關的裝備。在民用科學技術領域,特朗普啟動了載人登陸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重建了在老布什時代中止運行的國家太空委員會,還積極推動增加NASA預算。對于象征意義極強的載人登月,特朗普還給出了一個相當緊迫的死線:要在2024年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
即便對于曾經(jīng)成功實施過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的美國來說,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nèi)重新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波羅時代的火箭飛船如今已靜靜地安放在博物館中,要想登月,必須重新設計制造一型重型運載火箭、一型能夠執(zhí)行深空飛行任務的載人飛船和登月的載人著陸器。而新時代的登月計劃也要有新成就:要成本低,要可持續(xù),要在月球附近建起一個“深空門戶”空間站,以長期支撐對月球的探測活動。
“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登月六大件,第一行的已經(jīng)基本成型,第二行還在紙面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宇航員在2024年重返月球已經(jīng)基本沒有希望了。根據(jù)NASA總監(jiān)察員辦公室剛剛發(fā)布的《2020年NASA高層管理和績效挑戰(zhàn)報告》(2020 REPORT ON NASA’S TOP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HALLENGES,以下簡稱《報告》),從今年4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使NASA18個主要設施中的12個無法正常運作,導致用于登月的SLS火箭和承載宇航員的獵戶座飛船的研發(fā)進度出現(xiàn)了嚴重的滯后。除了疫情的突發(fā)因素外,“敵在國會山”則從更深層次上影響了“阿耳忒彌斯”計劃的開展。
雖然特朗普狂熱地希望美國宇航員能重返月球,但國會顯然沒有像阿波羅時代那樣對此達成迅速、一致而堅定的支持。美國參議院剛剛批準了NASA總額約為235億美元的2021財年預算。雖然總額上和NASA最初提出的申請相差不多,但在花費的項目上,國會卻要求NASA把更多的錢花在與基礎科學研究相關的科目上,甚至否決了NASA終止如SOFIA機載太陽望遠鏡項目的計劃,要求NASA繼續(xù)花錢為這些項目續(xù)命。
而對于載人登月項目,國會則抱有比較謹慎的態(tài)度。在已經(jīng)基本成型的火箭和飛船之外,著陸月球的系統(tǒng)需要全新設計。在2021年預算中,NASA本來申請了32億美元用于該系統(tǒng)的研發(fā),但參議院的預算僅批給了10億美元。不過這已經(jīng)比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批準的預算版本多出了足足6億美元。
國會不給錢支持登月,自然是有一番理由的。根據(jù)審核相關預算的委員會發(fā)布的消息,該委員會對NASA的登月計劃信心不足,認為目前月球著陸系統(tǒng)的成本、進度和技術風險太大,議員們擔心把錢扔進這個無底洞,有可能會耽誤其他本來可以搞出成果的項目,因此削減了相關支出。而NASA局長布里登斯廷在歡迎預算通過的同時,也明確表示,既然錢給的不夠,那2024登月肯定就搞不成了。言外之意,進度拖延的責任在國會老爺們那里,不在NASA。
獵戶座飛船,目前正在進行整船測試
不過,隨著總統(tǒng)選舉結(jié)果的基本明朗,NASA也許不用再趕2024的死線。拜登雖然在競選過程中并沒有明確闡述自己在太空活動方面的施政原則,但根據(jù)其所在的民主黨今年發(fā)布的政治綱領看,民主黨更關注氣候變化及相關的地球研究問題,而對登月的興趣顯然沒有特朗普那么強烈。
當拜登還在當副總統(tǒng)的時候,他的領導奧巴馬上臺后就砍掉了進行到一半的“星座計劃”,而這個計劃正是共和黨總統(tǒng)小布什為了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而提出的。當時,奧巴馬認為NASA的目標應該鎖定在更具挑戰(zhàn)性的、人類從未踏足的地方,比如火星和小行星。但除了慷慨激昂的講話獲得了不少掌聲外,奧巴馬任內(nèi)基本沒有對這一目標進行實質(zhì)性的推動。
特朗普重新拾起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的載人登月時,靠的還是小布什的星座計劃產(chǎn)出的火箭和飛船起家。目前來看,拜登可能不會像奧巴馬一樣,讓“阿耳忒彌斯”直接下馬,因為民主黨的綱領里也提到“支持NASA將美國人送到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但這一目標的優(yōu)先級顯然低于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一鳴 
-
嫦娥五號最新動態(tài):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2020-11-25 07:05 航空航天 -
各系統(tǒng)狀態(tài)良好,今晚將第一次軌道修正
2020-11-24 15:25 航空航天 -
全國第7家!國家超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2020-11-24 14:10 科技前沿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2020-11-24 07:27 航空航天 -
嫦娥五號發(fā)射成功!一圖了解這次“挖土”之旅
2020-11-24 06:32 航空航天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tǒng)正式啟用
2020-11-18 07:59 航空航天 -
天問一號,突破3億千米!
2020-11-17 07:25 航空航天 -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2020-11-14 17:24 科技前沿 -
高通已獲準向華為供應4G芯片,但解決不了國內(nèi)實際需求
2020-11-13 19:32 華為 -
開始拋棄英特爾,蘋果電腦首次搭載自研5納米CPU
2020-11-11 13:39 TMT觀察 -
中國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
2020-11-10 11:34 -
我國數(shù)學家成功證明20多年懸而未決核心猜想
2020-11-08 16:43 -
中國電信宣布5G獨立組網(wǎng)規(guī)模商用
2020-11-07 20:04 5G -
我國發(fā)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wèi)星
2020-11-06 16:49 觀察者頭條 -
一箭十三星!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
2020-11-06 12:01 航空航天 -
“小米目標是幾年后登頂歐洲第一”
2020-11-05 17:25 手機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線下舉辦,諾獎得主感謝上海
2020-10-30 16:12 -
為何要成為偶像?鐘南山這句話令人欽佩
2020-10-30 15:44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滬召開,習近平視頻致辭
2020-10-30 09:34 新時代之聲 -
加量不加價,大疆云臺相機DJI Pocket 2來了
2020-10-29 14:22 TMT觀察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