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擬插手香港普選事務 林鄭月娥:毋須外國“支援”
關鍵字: 香港政制香港政改香港普選施維爾英國插手香港事務林鄭月娥公民提名港反對派觀察者頭條頭條英國外交及聯(lián)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昨日在香港媒體《明報》和《南華早報》撰文稱,普選是符合香港最佳利益的事,又稱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香港各界嘩然。香港特區(qū)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強調,在行政長官普選和政改方面,已有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規(guī)定,不需要外國政府提供任何支援。
英國外交部高官稱愿支援香港普選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施維爾昨日在報章撰文,表明支持香港過渡至普選符合香港的最佳利益,對香港未來的穩(wěn)定和繁榮至關重要,又形容香港多個團體和個人充滿熱忱地推動香港邁向民主發(fā)展,是令人鼓舞的事,“英國也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
主管遠東事務的施維爾昨天在《明報》與《南華早報》發(fā)表題為《選舉、民主和香港的未來》一文,其中指出,英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是“支持加強民主體制”,而中英聯(lián)合聲明確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基本權利及自由,“英國與香港有著深遠的歷史關系,故就聯(lián)合聲明當中所作的承諾,必然認真對待”。
施維爾說,支持香港實行普選不僅因為“民主是一項普世權利”,而且“是我們未來繁榮的關鍵”。他指出,英國有約1000家企業(yè)以香港為基地,英國是香港經(jīng)濟的重要部分,英國期望香港持續(xù)繁榮穩(wěn)定。
對于普選的確切內容,施維爾認為需要在符合《基本法》規(guī)定的前提下,由香港與中國政府,以及香港人作出決定。他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完美的普選模式,但重要的是,任何方案應給予香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讓他們能真正主導自己的未來。”但他承認這“顯然不易辦到”。
施維爾表示,要順利找到這一重要議題的解決方案,各方的對話與合作格外重要,而英國也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援助。
此前,英國外交大臣黑格曾在7月向國會提交的《香港半年報告書》中指出,向普選過渡對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最為有利。
半個月前,美國新任駐港總領事夏千福(Clifford Hart)曾因多次公開談及普選和政改問題而遭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嚴厲警告,稱外國政府和官員不應干涉香港政制發(fā)展。施維爾的文章是在宋哲的發(fā)言后,西方社會對香港普選問題的最新表態(tài)。
香港《明報》指出,施維爾今年5月曾在倫敦會晤訪英的香港保安局長黎棟國,并在6月份訪港時與林鄭月娥見面,兩次均談及香港普選問題。
香港政務司長:毋需外國政府支援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后向傳媒表示,她曾與施維爾在他上一次訪港期間進行禮節(jié)性會面。林鄭月娥說,她當時向施維爾提及,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已經(jīng)提出了特區(qū)政府會積極推動落實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工作;當局也一定會在適當時候展開咨詢,因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也是香港人的共同愿望。
但林鄭月娥表明,當時在會上對方完全沒有提及過說英國政府可以為此提供什么支援的說。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要落實普選,毋須外國政府支援,“因為這件事基本上已經(jīng)按基本法的規(guī)定,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來進行。”林鄭月娥強調:“我深信特區(qū)政府和立法會議員,以及我們廣大的市民有這個共同的智慧去處理香港政制發(fā)展的事情。”
林鄭月娥上周四首次出席了于禮賓府舉行的政改飯局,此后即有傳她將統(tǒng)籌未來的政改咨詢工作。林鄭月娥表示,政制發(fā)展是本屆特區(qū)政府的重要工作,特區(qū)行政長官和整個問責團隊都會努力推動落實2017年特區(qū)行政長官普選。
林鄭月娥表明,政制發(fā)展不單止是一個政制或是選舉的問題,亦是一個涉及香港特區(qū)政府管治的問題,她亦相信政府與本屆立法會的議員和政黨互動的最重要課題,所以“作為政務司司長,我的親自參與是責無旁貸的”。
林鄭月娥又表示,作為七百萬人的一分子,能夠親自參與和見證在2017年能夠普選行政長官也是一個非常不可多得的機會。“我作為政務司司長,其實很早已經(jīng)有參與這件事。未來的日子,當我們展開咨詢后,我相信我會擔當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建制派批評 反對派喜憂參半
在中英談判中,中央政府主動在《基本法》中加入中英聯(lián)合聲明所無的、香港特首及立法會最終由普選產生的條文,不過,施維爾在文章中聲稱英國會“認真對待”聯(lián)合聲明中“所作的承諾”,英國也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香港社會各界批評,普選是中央政府主動向港人承諾,而非中英聯(lián)合聲明的內容,而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不應對香港的內部事務指指點點,更毋須外國“支持”,要求對方尊重歷史、尊重事實。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乃強嚴辭批評,香港普選跟英國有何關系,施維爾撰文是慷他人之慨,全屬虛話,做法極端不應該和不正確,正如香港特區(qū)亦不會干涉英國的選舉。
民建聯(lián)主席譚耀宗亦也表示對施維爾撰文感到奇怪,認為今時今日港人不需英國人幫助?!吨杏⒙?lián)合聲明》中未曾提及普選,只稱行政長官協(xié)商或選舉產生,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更進一步提出明確時間表。英國在香港政制發(fā)展上沒有角色,“講太多只會被批評”。他認為“如果外國想幫手,最好是不要出聲,這不是他們的工作,不用他們擔心”。
港區(qū)全國人大代表張明敏則直斥施維爾言論荒謬,“香港的內部事務一向由香港人自理,怎么可能讓英國人、外國人支援呢?我都很想知道他支援什么”。被問到施維爾言論會否影響政改進程,張明敏相信“絕對沒有影響”,因為沒有人會認同香港政治人物就普選問題向外國官員求助。
民建聯(lián)立法會黨團召集人葉國謙直指,政制發(fā)展是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就算中英兩國在簽署中英聯(lián)合聲明,英政府也不可以在香港的普選問題上指手劃腳,施維爾文章中一句“提供任何支援”更有問題,自己實在看不到有甚么是需要英國政府“支援”的,施維爾必須澄清其說法。
經(jīng)民聯(lián)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強調,中英聯(lián)合聲明制定了中央政府接管香港后的基本政策方針,但按《基本法》落實普選是香港內部事務,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qū)政府有能力自行處理,毋須外國支援,又批評施維爾的文章寫得很曖昧籠統(tǒng),很容易引起諸多猜測,帶來反效果,最壞情況是連累2017年特首普選的落實:“任何支援是指甚么呢?金錢,政治上的,還是其他呢?這樣會令人有很多想法,引起反效果。根據(jù)過去的經(jīng)驗,內部事務凡有外國插手,都會有反效果,事情甚至會變得更復雜。”
香港泛民主派則對施維爾的表態(tài)喜憂參半?!睹鲌蟆芬雒裰鼽h主席劉慧卿說,英國作為《中英聯(lián)合聲明》締約方,“特別有責任”就香港政改問題表態(tài),現(xiàn)在才發(fā)聲“已是太遲”。公民黨議員湯家驊則擔心,施維爾的文章讓親北京的建制派更加振振有詞指責“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內政”。
中聯(lián)辦:“公民提名”是“另搞一套”
另一方面,繼香港中聯(lián)辦主任張曉明直指反對派倡議的所謂“公民提名”漠視了《基本法》明文規(guī)定后,中聯(lián)辦副主任黃蘭發(fā)昨天又表態(tài),香港特首普選倡導“公民提名”是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之外“另搞一套”,將簡單問題復雜化。
黃蘭發(fā)昨天出席有關《基本法》頒布23周年的研討會時強調,大家的討論應聚焦到兩個尚待解決的問題上,一是提名特首候選人的民主程序,二是提名多少名特首候選人,并重申只有在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基礎上展開討論,才可能縮窄分歧,達至共識。
黃蘭發(fā)在致辭中指出,香港社會近期對特首普選問題的討論逐漸升溫,尤其是對特首普羊選人提名辦法意見紛紜,“有一種意見主張以‘公民提名’的方式來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并且聲稱是不可推翻的死線。這種主張看似比較開放、公允,但它實際上是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以外另搞一套。有媒體稱之為是一個全無法理依據(jù)而不可落實的‘A貨’”。
張曉明上周四(12日)回信公民黨黨魁梁家杰,拒絕出席由“真普選聯(lián)盟”主辦的“公民提名何懼之有”研討會,并稱針對特首候選人提名辦法,《基本法》第45條已明確規(guī)定“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并無其他選項。
觀察者網(wǎng)綜合人民網(wǎng)、中金在線、大公網(wǎng)、星島環(huán)球網(wǎng)、紫荊網(wǎng)等報道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