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難忍假難民激增 梁振英:或將考慮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
關鍵字: 香港難忍假難民除了是“購物天堂”,香港也是一個“難民天堂”。王家衛(wèi)《重慶森林》里的那個重慶大廈,很多住戶是正在等待聯合國難民署香港分布和香港入境事務處審批的難民,前兩年的“斯諾登事件”,斯諾登離開美國后的首選目的地也是香港。但本意為經歷戰(zhàn)亂的外國人提供庇護的“免遣返聲請機制”,近年遭到濫用,滯留香港的假難民越來越多,很多非洲、南亞裔人士借此拖延審批時間在港做“黑工”,連香港政府也快忍受不了了,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將全面檢討免遣返聲請的策略。他在記者會上更表態(tài),如有需要的話,可考慮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對于梁振英的表態(tài),有人支持有人斥之為“國際笑話”。
香港入境處九龍灣辦公室集中處理免遣返聲請(資料圖)
1月13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就2016年度施政報告答記者問。
“酷刑聲請”是一種政治庇護方式,任何人到達香港時,若聲稱在自己國家遭受政治迫害或受到酷刑,就可尋求政治庇護。香港政府于1992年簽署《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全稱為《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下稱《公約》)《公約》規(guī)定,如有充分理由相信任何人在另一國家將有遭受酷刑的危險,締約方不得將該人驅逐、遣返或引渡。
近年來,越來越多外國人假借“難民”名義滯留香港。香港入境處截至去年11月底接獲多達10755宗免遣返聲請尚待審理,已包括自2014年實施統一審核機制以來的個案,以及機制實施前接獲的“政治庇護”、“酷刑聲請”及“不人道處理”等,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及印尼,去年平均每月估計接獲28宗個案,較兩年前增加超過一倍,而入境處審核免遣反聲請部門現有約150人,包括120名入境事務主任,但受制于聲請人不合作,同時要與法律代表周旋,每名主任每月最少處理兩宗個案,部門工作壓力很大。
而且自2015年起,聲請人每人每月可獲1500港元住宿津貼(兒童750港元)、1200元超市食物津貼、300元日用品津貼及200元至420元交通津貼。香港在2015至2016財政年度,共花費6.4億港元供養(yǎng)大批聲請者。
假難民除了給港府增加財政負擔外,也成為香港的治安隱憂。香港《東方日報》曾呼吁,香港不應做“難民港”。梁振英13日在記者會上專門提到“我知道傳媒都關心呢件事,亦都多謝《東方日報》在這個問題上做了很多報道?!?
梁振英記者會上表示,免遣返聲請人濫用機制問題確實困擾香港,未來將全面檢討。被問是否需要退出《公約》,梁振英稱,如有需要的話,香港可以退出。
當天早些時候,梁振英在立法會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他提出全面檢討現行處理免遣返聲請策略,包括檢討《入境條例》堵塞漏洞、加快審核聲請、打擊非法入境等問題。港府建議下個財政年度起計3個年度,在保安局及入境處各設一個3年期首長級職位,專責進行根本性檢討,在落實檢討結果前會盡量利用現有資源提升聲請?zhí)幚砹浚敉瓿煞ɡ龣z討會盡速提交修訂建議。
香港《東方日報》14日的社論稱,香港難民政策早已不合時宜,由此引發(fā)種種亂象,應盡快填補漏洞,拆除“炸彈”。
該報引述香港政府消息人士指,政府已不斷增加入境處、上訴委員會及當值律師服務資源,應付不斷增加的免遣返聲請個案,并預期所需資源會繼續(xù)增加,港府已用盡行政措施,部分行政措施則因仍要與法律界商討而難實時實施,明白無止境增加資源仍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必須就處理聲請策略作全方位、根本性檢討,包括加強源頭堵截非法入境者、打擊人蛇集團、收緊聲請審核程序及減低他們來港“搵快錢”誘因,并修改法例、堵塞現行機制被濫用的漏洞。
香港《太陽報》14日評論稱,公約本意是保護那些在本國受政治迫害、有人身安全危險的難民,但事實是,香港的所謂酷刑聲請人士都來自非戰(zhàn)亂國家,同酷刑、迫害沒有關系,來港純粹為打工賺錢,是假難民,有些更被黑社會招攬,成為治安毒瘤。既然酷刑聲請制度被濫用,公約的原意被扭曲,退出公約就無可厚非,港府根本不應該作繭自縛。
香港警方抓捕非法入境者(資料圖)香港《大公報》12日披露,正常的聲請個案平均需要1.5次審核會面,但經常有聲請人屢次以詐病、不適等理由甚至“放鴿子”延遲出席審核會面,借此拖長時間以保釋紙(俗稱“行街紙”)在港非法工作,部分還被操縱從事不法勾當。近年來,還出現有律師行與當地職業(yè)中介公司合作提供服務,專門代當地來港提出聲請,有人剛落機即有代表律師提出聲請。
香港還容許酷刑聲請者享有免費法律服務,提出上訴。法律援助署的“當值律師服務”申請獲批后,律師便可從公共開支中支取服務費。2015至2016年度,港府在這方面的預算為1.08億港元。
截至去年8月,仍在審核的個案已累積至一萬多宗,當中49%是逾期居留至被揭發(fā)才提出免遣返聲請;另有7%是一到港便提出;剩余44%則是非法入境者。非法入境者當中,大部分先以旅客身份到可享免簽入境的內地城市,再偷渡到香港當“黑工”,直至被捕時即提出免遣返聲請,當中以越南人最多。
香港入境處的消息稱,短期內除增加人手,并沒有“大招”堵截濫用情況,因重大政策必然涉及立法,可做的速效措施并不多,有關部門會繼續(xù)加強源頭堵截打擊非法偷渡入境、加強執(zhí)法打擊非法工作。
去年10月21日,香港民建聯議員葉國謙在立法會特首答問大會上,關注“酷刑聲請”制度是否被濫用,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回應時承認,過去一段日子到香港提出“酷刑聲請”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來自東南亞或南亞的聲請。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保安事務委員會成員葛珮帆稱,她曾向梁振英反映“假難民”問題,特首向她表示認同。她表示,就連德國元旦發(fā)生火車站集體性侵事件之后,德國總理默克爾都表示研究立法收緊難民政策,香港政府更不能“只眼開只眼閉”,否則香港治安變差,導致港人離開及減低外商投資意欲。
香港入境處工會對梁振英表態(tài)考慮退出《公約》的消息表示歡迎,不過,也有民權組織斥之為“國際笑話”。
香港浸會大學學者黃偉國稱,港府理論上可退出公約,但香港屬中國一部分,故須經中央政府同意才能退出。
香港民權監(jiān)察則稱,《公約》屬于國際公認的人權標準,若香港退出《公約》,必成國際笑話,有損香港的國際形象?!?
遣返難民大聯盟召集人李梓敬則指出,《公約》在殖民地時代適用于本港,而非1997年回歸后才實施,認為香港應該退出公約,輸的只是國際形象,但相較每年用于假難民的開支及帶來的治安問題,還是值得。李梓敬又說,縱然內地也有簽訂有關公約,但若本港最終決定退出公約,反而更能體驗一國兩制的實施。
不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委員涂謹申表示,內地也簽署了《公約》,香港較難退出,但認為內地可協助本港從海陸空三方面減低免遣返聲請人來港,由于香港海陸與內地相連,內地可加強把關,便可防止有關人士抵港。
內地邊防部門去年截獲的一批企圖偷渡到香港的南亞裔男子(資料圖)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