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新冠最長隨訪:逾千名金銀潭出院患者2年后超半數(shù)仍有癥狀
最后更新: 2022-05-12 12:42:39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持續(xù),越來越多的臨床和研究證據(jù)表明,相當大比例COVID-19康復患者的多個器官和系統(tǒng)產(chǎn)生了長期影響。不過,類似研究的隨訪時間相對較短,均不超過1年。而且,在大多數(shù)研究中,缺乏感染前健康狀況基線,也缺乏與普通人群進行比較,這也使得難以確定COVID-19患者的康復情況。
中國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報道了不同嚴重程度的新冠住院幸存者在急性COVID-19感染后2年內健康結局的縱向演變。這項迄今最長的新冠患者隨訪研究由中日友好醫(yī)院曹彬教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王健偉教授率領的團隊完成。該項研究于北京時間5月12日在線發(fā)表于《柳葉刀呼吸醫(y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題為“COVID-19患者住院治療后2年的健康結局:一項縱向隊列研究”(Health outcomes in people 2 years after surviving hospitalisation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曹彬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于一定比例的COVID-19住院幸存者來說,雖然他們可能已經(jīng)清除了最初的感染,但需要2年多的時間才能從COVID-19中完全康復?!彼麖娬{,持續(xù)的COVID-19幸存者隨訪,特別是那些有長COVID-19(long COVID)癥狀的人,對于了解疾病的較長病程至關重要,進一步探索康復計劃對恢復也至關重要。
曹彬還提醒道,需要繼續(xù)為很大一部分COVID-19患者提供支持,并了解疫苗、新出現(xiàn)的治療方法和新冠病毒突變體如何影響長期健康結果。
研究提到,2020年1月7日至2020年5月29日期間,武漢金銀潭醫(yī)院COVID-19患者出院共計2469例。其中1192名幸存者在三次隨訪中完成評估并納入最終分析,其中1119人(94%)在感染后2年接受面對面訪談。隨訪時間包括6個月、12個月和2年。
評估包括6分鐘步行測試(6MWD)、實驗室測試和有關癥狀、精神健康、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HRQoL)、是否重返工作崗位以及出院后的醫(yī)療使用的問卷調查。通過比較有和沒有長COVID癥狀的參與者,確定長COVID對生活質量、運動能力、心理健康和醫(yī)療保健使用的影響。2年的健康結果由年齡、性別和共病匹配的對照組確定,對照組為無COVID-19感染史的一般人群。
參與者出院時的中位年齡為57歲(48.0-65.0),其中551人(46%)為女性。發(fā)病后6個月隨訪中位時間為185.0天(IQR 175.0-197.0),12個月隨訪中位時間為349.0天(337.0-360.0),2年隨訪中位時間為685.0天(675.0-698.0)。
2年內隨訪結果。
研究顯示,最初發(fā)病6個月后,68%(777/1149)的參與者報告了至少一種后遺癥癥狀;感染2年后,這一比例下降到55%(650/1190)。其中,疲勞或肌肉無力是報告最多的癥狀,從6個月時的52%(593/1151)下降到2年時的30%(357/1190)。
在最初發(fā)病2年后,COVID-19患者的健康狀況通常比普通人群差,31%(351/ 1127)報告疲勞或肌肉無力,31%(354/1127)報告睡眠困難。非COVID-19參與者報告這些癥狀的比例則分別為5%(55/1127)和14%(153/1127)。COVID-19患者也更有可能報告一些其他癥狀,包括關節(jié)疼痛、心悸、頭暈和頭痛。
在生活質量調查問卷中,相比非COVID-19參與者,COVID-19患者也更經(jīng)常報告疼痛或不適和焦慮或抑郁。不過,研究也同時提到,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持續(xù)改善,尤其是在焦慮或抑郁方面:出現(xiàn)焦慮或抑郁癥狀的個體比例從6個月時的23%(256/1105)下降到2年時的12% (143/1191) 。
長COVID、疲勞或肌無力、焦慮或抑郁、肺彌散性損傷的危險因素。
研究還進一步分析,大約一半的研究參與者(650/1190)在2年內出現(xiàn)長COVID癥狀,并報告生活質量低于那些沒有長COVID的人。在報告長COVID癥狀的參與者中,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顯示,35%(228/650)報告有疼痛或不適,19%(123/650)報告有焦慮或抑郁。沒有長COVID-19癥狀的患者上述兩項報告比例分別為10%(55/540)和4%(19/540)。長COVID-19癥狀患者也更經(jīng)常報告他們的行動能力(5%[33/650])或活動水平(4%[24/540])出現(xiàn)問題,而非長COVID-19的參與者(分別為1%[8/540]和2%[10/540])。
研究還提到,長COVID-19參與者在出院后更經(jīng)常需要衛(wèi)生保健服務,26%(169/648)報告了門診就診,而非長COVID-19參與者中只有11%(57/538)。長COVID-19參與者的住院率為17%(107/648),高于沒有長COVID-19的參與者的10%(52/538)。
此外,不管最初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89%(438/494)的參與者在2年后重返原來的工作崗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訪2年,危重患者的限制性通氣障礙和肺彌散性損傷負擔明顯高于對照組。
研究團隊最后總結稱,無論最初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COVID-19出院患者的身心健康隨著時間都有改善,大多數(shù)人在2年內也重返了工作崗位。然而,癥狀性后遺癥的負擔仍然相當高。這些參與者在2年后的健康狀況明顯低于普通人群。
他們提出,需要繼續(xù)對這些群體隨訪,以確定長COVID-19的長期自然病程。研究團隊也計劃對該隊列進行年度隨訪。
研究團隊同時提醒,迫切需要探索長COVID的發(fā)病機制,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長COVID的風險。
- 原標題:全球新冠最長隨訪:逾千名金銀潭出院患者2年后超半數(shù)仍有后遺癥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上海個人散件正恢復派送,主要運力仍以保障重點保供物資為先
2022-05-12 11:45 抗疫進行時 -
拐賣婦女兒童,又一名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落網(wǎng)
2022-05-12 11:34 依法治國 -
網(wǎng)曝上海多區(qū)團購金字咸肉生蛆,公司致歉:部分供滬產(chǎn)品確存問題
2022-05-12 11:07 抗疫進行時 -
發(fā)改委: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增近八成
2022-05-12 10:5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高校退出國際排名是否影響學術交流?專家:沒有顯著相關性
2022-05-12 10:12 中西教育 -
上海:目前重型患者349例,危重型61例
2022-05-12 10:02 抗疫進行時 -
全國統(tǒng)一醫(yī)保信息平臺建成
2022-05-12 09:46 醫(yī)療改革 -
重慶江北機場一航班沖出跑道起火,目前火已撲滅
2022-05-12 09:41 航空安全 -
31省份新增本土“222+1630”
2022-05-12 09:09 抗疫進行時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35+11,在順義、西城等8區(qū)
2022-05-12 08:00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新增本土“144+1305”,新增本土死亡5例
2022-05-12 07:51 抗疫進行時 -
蘇州部分年級返校時間確定:小學4至6年級、初一初二今上課
2022-05-12 07:26 抗疫進行時 -
涉重大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公安部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劉上英落網(wǎng)
2022-05-12 07:17 -
江西本輪強降雨造成8.9萬人受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6840萬元
2022-05-12 07:03 極端天氣 -
王毅: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堅決挫敗一切破壞中巴關系的圖謀
2022-05-12 06:52 中國外交 -
仁濟醫(yī)院發(fā)文稱上海5月20日將全部清零?院方:系假冒
2022-05-11 21:49 抗疫進行時 -
外交部:歡迎聯(lián)合國人權高專5月訪華并參訪新疆
2022-05-11 21:47 中國外交 -
何韻詩等人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
2022-05-11 20:36 香港 -
上海“大白”強行破門而入?原來是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
2022-05-11 20:05 網(wǎng)絡謠言 -
中國若“躺平”代價有多大?最新研究:上億人感染,160萬人死亡
2022-05-11 17:41 抗疫進行時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