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日報:中國股市成交量放大,內資是當仁不讓的主導者
近期,有關北向資金入市的討論較多。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上周北向資金凈買入額為341.79億元,而同一時段大單資金凈賣出1085.39億元。這兩個并不具可比性的數(shù)據,被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說成“外資成為做多的絕對力量,內資則正在離場”。這種說法顯然形成了誤導。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層面來分析近期市場資金情況:
第一,對資金離場的擔憂,其實是投資者預期在輿論場的一種投射。今年以來,滬深股市整體處于上漲狀態(tài)。不少投資者處于浮盈狀態(tài),有落袋為安的想法。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3日,上證指數(shù)已累計上漲5.64%,北證50同期漲超11%,A股5079只個股中有4479只上漲,599只出現(xiàn)過漲停板,僅567只下跌。其中,有2186只股漲幅超10%,占比43.04%。如按年內達到的最高漲幅算則有3234只個股漲幅達到或超過10%,占比63.67%。在全面實行股票發(fā)行注冊制改革背景下,一些投資者擔憂股票供給會大量增加,對此應當充分重視。長線資金入市是一個長期工程,穩(wěn)定市場預期和促進長線資金入市需要繼續(xù)加力。
第二,所謂“內資離場”的說法并不成立,找不到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支撐。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把“北向資金凈買入額”和“大單資金凈賣出額”放在一起比較,來證明外資加碼、內資離場,根本不具備邏輯基礎。從指標定義看,“大單資金”并不區(qū)分內資和外資。大單資金指的是單筆委托超10萬股或20萬元的買賣委托單,買單合計與賣單合計的差額,被定義為凈買入或賣出。陸股通交易也會被計入大單資金。
把大單凈買賣金額作為資金進出的指標,是不準確的。股票交易,有買就有賣,在“大單買入”時,賣出方是以相對分散的中小單賣出而已;反之亦然。所謂“大單凈買入”僅指大額委托買單在一段時間交易中的占比較高,而不是“買入金額”超過了“賣出金額”。眾所周知,各機構買賣股票都由專業(yè)操盤手實施,我們看到的交易記錄,背后都是經過反復訓練后的專業(yè)操作技術,單靠單量大小顯然不能衡量機構進出的情況。
同時,已有的相關機構數(shù)據也不支持內資賣出結論。以私募基金數(shù)據為例,截至2023年1月20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shù)為81.63%,創(chuàng)出2022年4月下旬以來的新高。此外,今年1月1日至1月30日,已有1189家私募管理人發(fā)行了1932只新基金。無論從存量看,還是從增量看,都沒有大規(guī)模賣出跡象。有一項數(shù)據屬于凈賣出,即上市公司重要股東1月份凈減持173.56億元,但這一數(shù)據僅占當月解禁市值的3.41%。根本算不上大規(guī)模賣出。更不用說凈減持后的資金也并非一定離開A股市場。
第三,從市場成交量來看,各路資金在持續(xù)進場,而內資是當仁不讓的主導者。股諺云:“股市上什么都能騙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騙人。”統(tǒng)計顯示,從2022年12月26日(周一)所在的一周開始,A股周成交額由3.16萬億元逐步回升。上周A股周成交額已達到4.91萬億元,其中有三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在剔除了上周北向資金凈買入341.79億元后,A股成交額仍較12月26日這周大增1.71萬億元,這個級別的增量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市場中的內資在增加。
可見,所謂“內資離場論”不過是販賣焦慮。不排除今年以來市場快速反彈,部分看空者踏空,錯過了上車機會,想找機會低位上車。
中國經濟已經在回升向好。1月份PMI、新訂單指數(shù)、非制造業(yè)商務活動指數(shù)都印證了這一點。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調升至5.2%。各路投資者看好中國股市并入市,屬于情理之中。對于市場中喧囂的噪音,投資者要加以過濾。
(作者 ??趙子強)
- 原標題:證券日報頭版:中國股市成交量放大 內資是當仁不讓的主導者
- 責任編輯: 王濛 
-
工信部:衛(wèi)星互聯(lián)網設備、功能虛擬化設備納入現(xiàn)行進網許可管理
2023-02-06 10:01 -
多地體育中考取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2023-02-06 09:39 中西教育 -
避開攝像頭,接頭十幾秒…醫(yī)院院長收回扣堪比諜戰(zhàn)片
2023-02-06 08:39 廉政風暴 -
6塊糖466元,“明碼標價”就合理嗎?
2023-02-06 07:45 消費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已輸水600億立方米,相當于黃河一年徑流量
2023-02-06 07:44 超級工程 -
-
時隔三年,全國首個出境游團隊今日0點15分起飛
2023-02-06 07:33 觀察者頭條 -
臺灣佛光山星云大師圓寂
2023-02-06 07:30 臺灣 -
吳偉仁:今年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
2023-02-06 07:08 航空航天 -
公安部:連夜派工作組到許廣高速事故現(xiàn)場
2023-02-05 21:09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出境團隊游明天試點恢復,多家旅行社將搶發(fā)“首團”
2023-02-05 20:02 中國游客 -
湖南交通運輸廳:深刻汲取許廣高速多起多車追尾事故教訓
2023-02-05 19:07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C919飛機完成今年首次長航程演示飛行,亮相烏魯木齊
2023-02-05 18:56 中國大飛機 -
景區(qū)抽水8小時為游客撈手機,當事人:沒有特殊身份
2023-02-05 17:57 中國游客 -
湖南多車追尾事故已致16死66傷
2023-02-05 16:49 聚焦安全返程復工 -
港警擒暴最多“戰(zhàn)役”細節(jié)首次披露:頂住251枚汽油彈襲擊
2023-02-05 15:38 香港 -
許廣高速多車相撞造成重大傷亡,應急管理部已派工作組
2023-02-05 15:01 -
國家醫(yī)保局: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yī)保支付范圍
2023-02-05 13:31 養(yǎng)老與社保 -
玉兔二號設計壽命3個月已運行4年
2023-02-05 13:20 航空航天 -
正月十五,中紀委連打“三虎”
2023-02-05 12:46 廉政風暴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4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7“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4“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