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戴口罩會引發(fā)新一波疫情嗎?李侗曾回應
近期,上海、寧波、杭州、西安等多地公共交通相關部門已發(fā)布最新消息,對乘客佩戴口罩不再作強制要求。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先后針對佩戴口罩問題作出回應。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口罩還要不要戴?不戴口罩會引發(fā)新一波疫情嗎?針對這些問題,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獨家采訪了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
“戴口罩的必要性正在變小”
李侗曾表示,在當前形勢下,對于大多數(sh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來說,戴口罩的必要性正變得越來越小。
“隨著天氣轉暖,甲流發(fā)生率也在下降,戴口罩的必要性正在變小,但依然要分具體場合來定。在一定情況下,戴口罩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更是為了保護周圍的脆弱人群。”李侗曾舉例,比如在醫(yī)院、養(yǎng)老院中存在很多高風險人群,這些人一旦發(fā)生感染后風險較高。所以在探視這部分脆弱人群時,應該科學佩戴口罩,保護彼此。
“當我們本身出現(xiàn)一些發(fā)熱、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時,為了減少對周圍人群的傳染,依然建議規(guī)范佩戴口罩?!崩疃痹f。
此外,對于脆弱人群本身,李侗曾建議堅持佩戴口罩。
“隨著夏季氣溫轉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風險正在下降,但并不意味著絕對不會發(fā)生。像新冠病毒、流感,即使在夏季,依然存在散發(fā)病例?!崩疃痹鴱娬{,在此情況下,老人、孕婦、有基礎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肥胖人群等,一旦發(fā)生感染,風險較高。所以這類人群在乘坐公共交通,特別是進入密閉的、人流擁擠的地鐵、公交時,還應該堅持佩戴口罩。
3月31日,就“下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和“什么時候可以不戴口罩”,鐘南山表示,人群長時間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體,鼻腔缺少刺激,對人體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不利,進入4月以后,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議可以不戴口罩。
4月2日,吳尊友就“口罩還要戴多久,什么場合要堅持戴,什么場合可以不戴”等問題在其微博發(fā)文,其中提到,對于沒有明確要求戴口罩的場合,比如出入賓館、商場、乘坐公共汽車或地鐵,可以根據本人情況,自行決定是否戴口罩。在公園、大街、社區(qū)等寬敞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不戴口罩會引發(fā)新一波疫情嗎?
“目前來看,不戴口罩會出現(xiàn)兩種可能?!崩疃痹f,“第一,我們自身會有感染風險;第二,如果我們自身是甲流、新冠病毒攜帶者,也會造成周圍人群的感染”。
“但是,這種傳播是小范圍的。”李侗曾補充道,首先,夏季并不是呼吸道傳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其次,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剛過去,大部分人群感染過后獲得了一定的免疫力。“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引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的可能性較小,可能會帶來局部一些散發(fā)病例”。
李侗曾建議,對于是否還需要佩戴口罩,以及對一些出行的限制,需要隨時做動態(tài)調整。“當前不管是新冠病毒還是流感病毒,其病毒本身特性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即使不戴口罩也不必擔心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疫情”。
吳尊友亦在微博表示,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截至2023年3月29日報告的全球新冠疫情來看,自2020年3月以來,全球每周報告新冠發(fā)病人數(shù)首次下降到10萬例以下;全球每周報告新冠死亡人數(shù)首次下降到千人以下。無論是發(fā)病人數(shù),還是死亡人數(shù),都下降到了新冠大流行以來的最低點。這組數(shù)據預示著全球新冠大流行將趨于結束。
(記者 汪俐辰)
- 原標題:摘口罩的時候到了?專訪李侗曾:戴口罩必要性正變小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2023清明奇妙游》定檔4月4日,多重“元宇宙”詮釋節(jié)氣概念
2023-04-04 14:39 -
“我相信,能夠在全球舞臺上看到更多中國科技企業(yè)的成長與發(fā)展”
2023-04-04 13:22 老外講故事 -
姜麗明被開除黨籍:“逃逸式辭職”和政商“旋轉門”典型
2023-04-04 11:08 廉政風暴 -
重慶一小學生校外墜亡,當?shù)亟涛▓?/a>
2023-04-04 09:41 -
地方一季度發(fā)債已超2萬億元,同比增長15.6%
2023-04-04 08:41 地方債 -
重慶市委書記會見馬英九
2023-04-04 07:58 兩岸關系 -
60歲男子在大唐不夜城猥褻他人,西安警方:拘留十五天
2023-04-04 07:10 -
海南艦已具備更精準兩棲投送能力
2023-04-04 07:10 中國海軍 -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一般到偏差
2023-04-04 06:48 -
陳吉寧今天會見國際航運公會主席伊曼紐爾·格里馬爾迪
2023-04-03 21:27 上海觀察 -
孫國友女兒回應相關爭議:每年從礦場得到1000萬不屬實
2023-04-03 19:40 -
世界頂級公路自行車賽回歸長三角,Ride Like A Pro覽盡江南春色
2023-04-03 19:28 -
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孫維國被"雙開"
2023-04-03 18:44 廉政風暴 -
西藏米林、錯那撤縣設市
2023-04-03 18:33 -
外交部回應蔡英文竄訪中美洲:希望有關國家認清大勢
2023-04-03 16:22 臺灣 -
海南莫斯科動力大學最新消息:錨定2025年9月開學招生
2023-04-03 15:23 中俄關系 -
“你罵我媽干嘛”!員工回懟客戶被解雇,法院判了
2023-04-03 14:14 -
衛(wèi)安娜: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fā)展實體經濟,我對中國的未來非常看好
2023-04-03 14:07 老外講故事 -
上藥康希諾新冠疫苗將停產?記者實地探訪
2023-04-03 14:06 抗疫進行時 -
上海警方:一男子因家庭矛盾將妻子殺害,已被刑拘
2023-04-03 13:30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1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