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用人工智能,也會自己手工制造工具:博物館原來這樣修復文物
最后更新: 2023-07-19 15:49:04榔頭、錘子、砂紙……工作臺擺上這一系列工具,會讓人想到怎樣的工作?上海博物館2樓舉辦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上,書頁有些泛黃卻完整平滑;字跡偶有缺失但清晰優(yōu)美。
殊不知這些珍貴的古籍,竟是用這些讓人難以與書籍、文物聯(lián)系起來的工具,由專業(yè)修復工作者精心整修,再現(xiàn)神采,煥發(fā)生機。據(jù)悉,上博多項文物修復技藝,都已列入非遺項目,數(shù)位文物修復工作者成為非遺傳承人。
日前的世界博物館日,上海博物館通過一場直播帶領觀眾走進神秘的上博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一窺文物修復的秘密。
古籍背面的秘密
上博古籍修復技藝項目非遺傳承人陳寧拿起一本古籍修復樣品,燈光下頁面平整、色澤均勻,沒有任何修補痕跡,甚至連手觸碰撫摸也感受不到厚度變化,但舉起對燈一透光,便可見多處扭曲蜿蜒的圖案,中間色淺,是原本的裂縫缺失,邊緣色深,是補后重疊部分。
“江南地區(qū)蟲蛀嚴重,許多古籍都有這樣被侵蝕的痕跡需要修復?!标悓幷故玖撕脦最愋枰迯偷墓偶愋?,有些受潮后又被曬干,紙張脆硬,有些干脆缺了小半頁。然而在樓上展廳舉行的展覽上,看不到書頁被蛀的情況,翻開的紙張柔和平順,雖然有些書頁字跡已空缺,但看上去依然是一張完好的書頁。
修復后的古籍(樣品)透光可見痕跡
要修復古籍,首先得選擇非常接近的紙張。每一件需要修復的古籍,送來第一件事就是分析紙張?!拔覀儠y試紙張的ph值確定氧化程度,還要用儀器量出紙張厚度?!标悓幱袀€文件柜,裝著搜羅來的各種紙張,以匹配古籍需求,遇上顏色不匹配,還要手工染色達到統(tǒng)一:“不光紙張要染色,裝訂的絲線顏色也要統(tǒng)一?!?
工作臺上的各類工具,很難讓人與古籍修復這樣的精細活聯(lián)系在一起,卻都經(jīng)過修復工作者反復實踐。比如一排厚薄不一的木簽,是陳寧和同事自己削的。不少古籍遇水書頁粘在一起,需要這樣的工具從小口切入,一點一點分開確保完整。
看似錘子的工具其實兩面平整,作用仍是“敲打”,“紙張是纖維構成的,要把握強度,一點一點錘打,把補紙的纖維滲透進書頁,讓纖維交融在一起,這樣在厚度和觸感上才會是一張紙?!?
模擬出歲月痕跡
新書一般由裁紙刀切出邊緣,往往銳利挺拔,文物修復會用砂紙手工打磨修補后的書頁邊緣。“古籍的邊緣,有種絨毛的觸感。文物需要修舊如舊,砂紙打磨會更溫和柔軟,模仿出古氣,放進書里才不會突兀?!标悓幷f,文物修復考驗的不僅是技藝,也是審美,“要選擇最合適的材料,還要與文物本身融為一體?!?
在她的桌上,還擺著不同的面粉——這也是古籍修復的常備材料。文物修復工作者需要根據(jù)古籍紙張?zhí)攸c和歷史記載自行調制漿糊,一般內頁用小麥淀粉,封面則需要糯米粉。
保持“古法”是修復文物時必要的手段。在古代家具修復區(qū)里,一張剛剛修復完成的寬敞木椅被藍色框架圍住,兩側扶手和靠背兩端皆飾有雕刻精細的龍頭。上博古代家具修復技藝項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馬如高介紹,這張清代銀杏木椅,曾是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的寶座。
寶座送來時已是這樣
他拿出這張椅子剛被送來時做的ct掃描圖,腿部、靠背等缺損頗多,四個精細的龍頭只剩后背左側一個。根據(jù)這僅剩的一個龍頭,修復工作者以原先的雕刻技法復制出三個,重新裝了上去。他以正在修復的另一把椅子為例,確定原材料為小葉紫檀后,修復工作者先把能找到的散落殘件一塊塊補回去,再選用同樣的材料補缺。而另一盞正在修復的清代紫檀木彩繪宮燈底座,工作人員正在對修復后的底座進行清理,旁邊擺上與古代同樣的金粉,重新勾畫出原本描金部分。
人工智能算出文物細節(jié)
在青銅器修復區(qū),修復工作者們正將多塊小型的白色陶塊拼裝進一個大一些的陶塊中,上面刻著細密的花紋——他們正在采用的是石膏翻模方法,接近商代鑄造青銅器的陶范法,為此還特地參考了漢代留下來的工具實物。
“要保持傳統(tǒng)優(yōu)勢,也要吸納新科技?!鄙喜┣嚆~器修復及復制技藝項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珮琛介紹了一件未來將在上博東館展出的商代中期青銅酒具斝,雖已基本成形,但還有不少小塊缺失,桌上散放著二十余塊碎片?!爱敃r剛剛進入青銅時代,這類文物存世不多?!睆埆樿〗榻B,相比原先通過人員比對花紋、形態(tài)來拼接碎片,如今會先對文物進行3d掃描,計算殘片方位,然后再用3d打印技術進行補缺。
部分缺失的松石靠ai“算”出來
人工智能也參與文物的修復。去年上博“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牌飾讓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同類型文物全球僅存十幾件。在上博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一塊綠松石牌飾即將修復完成。為了修復這一珍貴文物,中心將全球存世所有同類文物的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由人工智能計算出綠松石排列順序,羅列出每一塊需要補鑲的位置需要的綠松石尺寸形態(tài),再尋找合適的材料補缺。張珮琛說,“我們是用當代的科技去追尋當年的工藝?!?
修復也要“可逆”
工作臺前,兩位修復工作者戴著手套,各自清理觀察著一尊元代羅漢像。綠色銅銹之下,難掩細密花紋,偶露金色光芒?!按蟛糠智嚆~是出土文物,在埋藏環(huán)境受到侵蝕,表面有很多堆積和硬結物?!睆埆樿〗榻B,兩尊佛像原本為鎏金鏨刻,但因保存環(huán)境不好被覆蓋。目前制定的修復方案是超聲波清洗,“不會人為著色,但是會進行封護,讓文物表面穩(wěn)定不受進一步侵害?!睋?jù)悉,并非所有文物修復都需要戴手套,例如瓷器修復,手套反而影響手感,“但青銅器得戴,因為手上有鹽分?!?
不讓文物再受一點傷害,文物就連修復時也要講究“可逆”。
在陶瓷修復區(qū),修復工作者正在檢查一件元代的黃釉軍持——這件器物瓶狀帶長尖嘴,卻沒有把手,是裝水洗手的工具,名字來自梵語音譯,國內不多見,卻是當年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出口商品。
“此類器型往往半陶半瓷,釉面跟胎體結合不是很好,稍有剝落?!鄙喜┕盘沾尚迯图妓図椖渴屑壏沁z代表性傳承人卜衛(wèi)民介紹,一般修復會采用高分子材料調配出溶劑進行加固,形成保護膜,樹脂光澤與瓷器效果比較接近,“這種材料不僅穩(wěn)定性好,而且可以去除,擦掉可以二次修復。”
“可逆性非常重要?!辈沸l(wèi)民說。例如家具修復,使用的黏合劑由黃魚膠熬成,黏性強之外,加溫后可以還原。
微縮家具鏤空花紋清晰可見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xù)性與美好生活”。在馬如高的工作臺上,放著微縮版的古代家具:翹頭案、官帽椅、架子床……一些家具邊緣還雕有鏤空花紋。馬如高會帶著這些自己制作的模型向社區(qū)介紹古代家具修復這一非遺技藝,讓不少觀眾嘖嘖稱奇。
“可持續(xù)性”也是近年來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議題。在一些觀眾看來,除了目前實踐的將非遺技藝廣泛應用于當代產(chǎn)品提升公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知外,也需要讓非遺技藝本身讓更多觀眾熟知?!氨热缥奈镄迯偷脑S多技藝都是非遺,但大規(guī)模用于商業(yè)、讓普通市民了解很難?!痹谝恍I(yè)內人士看來,非遺推廣可以運用直播等更豐富的方式,讓人了解技藝本身。
目前,已有不少機構對此進行嘗試。除上博此次直播之外,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信息與交互設計工作室就曾記錄非遺傳承人從事技藝時的各項身體數(shù)據(jù)并進行可視化,讓從事技藝過程變成一件藝術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技藝,愿意參與體驗技藝,或許比過去‘消費是最好的傳承’觀點更新更好?!?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李林蔚
本文作者:簡工博
標簽 文物- 原標題: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會用人工智能,也會自己手工制造工具:博物館原來這樣修復文物
- 責任編輯: 張仲杰 
-
美國半導體行業(yè)警告拜登后,中國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聲明
2023-07-19 14:54 -
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并網(wǎng)發(fā)電
2023-07-19 14:43 能源戰(zhàn)略 -
青海湖修建圍欄是“趕游客入景點”還是另有緣由?
2023-07-19 13:27 基層治理 -
財政部將于8月在香港發(fā)行120億元人民幣國債
2023-07-19 13:20 香港 -
阿爾及利亞總統(tǒng)特本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2023-07-19 13:12 中國外交 -
進博故事?選擇進博的理由|“促進展品變商品,進博會真的不一般”
2023-07-19 12:18 進博會 -
神舟十六號航天育種實驗清單公布
2023-07-19 11:23 航空航天 -
國投電力公司原黨委書記郭啟剛回國投案
2023-07-19 11:08 廉政風暴 -
男子當街毆打執(zhí)勤交警,被采取強制措施
2023-07-19 11:01 -
曾為挖煤拆明清古村落,山西晉城政協(xié)原副主席被開除黨籍
2023-07-19 10:35 廉政風暴 -
正在直播:“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上海主題日直播|走進六千年上海
2023-07-19 10:24 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古代就有包郵區(qū)?鑒往知來讓考古成果實證“何以中國”
2023-07-19 10:23 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傳承傳播并舉,讓古籍走出“深閨”,成為文化自信的源頭
2023-07-19 10:20 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盛世中華,何以中國” 走進六千年上海
2023-07-19 10:20 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 -
2023年中國網(wǎng)絡文明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
2023-07-19 10:08 2023年中國網(wǎng)絡文明大會 -
廣州通報:高度可能為鴨眼球鞏膜結構
2023-07-19 09:39 -
男子將妻子割喉被判1年6個月,妻子:打算放棄上訴
2023-07-19 08:42 -
經(jīng)濟日報金觀平:物價穩(wěn)定并非通貨緊縮
2023-07-19 08:39 中國經(jīng)濟 -
教育局回應“中考成績被偷質疑”:確認無誤,但考生及家長不認可
2023-07-19 08:11 中西教育 -
駐美使館致信美媒,嚴正駁斥賴清德賣臺行徑
2023-07-19 07:38 臺灣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