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是吉利的貼牌車”
最后更新: 2024-10-28 18:14:29【導讀】 吉利汽車賦能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寶騰。
(文/周盛明 編輯/高莘)
日前,馬來西亞國產汽車制造商“寶騰”的首款電動車e.MAS 7開放預訂,預售價為12萬令吉(約合人民幣19.7萬)。
寶騰汽車(Proton)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公司,成立于1983年,屬于DRB-HICOM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作為東南亞地區(qū)成熟的整車制造商之一,寶騰的業(yè)務范圍廣泛,覆蓋英國、中東、東南亞及澳大利亞等地區(qū)。
寶騰汽車logo 維基百科
2017年,吉利收購了寶騰49.9%的股權。自此之后,寶騰開始借助吉利的平臺和技術開拓市場。根據公開資料,在吉利的支持下,寶騰實現了連續(xù)幾年的銷量增長。從2018年到2022年,寶騰的銷量增長了118%,并成功扭虧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收購寶騰近半數股權后,雙方的合作大部分在燃油車領域。比如,寶騰X50和吉利繽越采用同樣的平臺;寶騰X70和吉利博越采用同平臺;寶騰X90和吉利豪越采用同平臺。
寶騰汽車產品線 寶騰汽車官網
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吉利和寶騰開始在馬來西亞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2024年6月,寶騰汽車推出新能源品牌“e.MAS”,即“Electrifying Malaysia(馬來西亞電氣化)”的縮寫。該品牌推出的首款新車正是e.MAS 7——和國內的吉利銀河E5同平臺。
寶騰e.MAS 7外觀 automachi
寶騰e.MAS 7外觀 automachi
寶騰官方在介紹e.MAS 7的時候聲明,e.MAS 7是寶騰與吉利合作開發(fā)的成果,由230名工程師和設計師參與。寶騰強調,e.MAS 7并不是吉利銀河E5重新貼牌生產的版本,中國市售的左舵版本和馬來西亞市售的右舵版本是從零開始同時開發(fā)的。
寶騰e.MAS 7內飾 automachi
從寶騰汽車的官網對e.MAS 7的介紹中可以看出,該車使用了諸多和吉利銀河E5同源的設計技術。比如在外觀上,兩款車的大燈組、尾燈和車身比例如出一轍。此外,在寶騰汽車的官網上,官方介紹e.MAS 7使用了“AEGIS SHORTBLADE BATTERY”,即吉利的“神盾短刀電池“。在車機部分,寶騰e.MAS 7也使用了吉利旗下星際魅族的”Flyme Auto”。
寶騰e.MAS 7使用Flyme車機系統(tǒng) 寶騰汽車官網
在后續(xù)的計劃上,今年6月寶騰副總裁羅斯蘭在e.MAS 7名稱和標志發(fā)布會上曾表示,寶騰計劃一年內推出五款電動車。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還計劃在馬來西亞加大投資規(guī)模。今年7月,據馬來西亞政府旗下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Bernama)報道,吉利將投資100億美元,將丹戎馬林(Tanjung Malim, Perak)發(fā)展成該地區(qū)最大的汽車城。據悉,寶騰汽車在丹絨馬林擁有一個重要生產基地。
馬來西亞作為東盟的重要成員國,經濟實力強,出口份額大,制造業(yè)水平領先。雙方的合作對于馬來西亞的汽車工業(yè)升級和吉利的東盟戰(zhàn)略至關重要。
一方面,雙方的合作模式并不是簡單的進出口貿易,而是供應鏈、技術、人才培養(yǎng)、管理模式等領域全方面的輸出,這些方法論讓寶騰品牌復興,快速實現盈利;另一方面,寶騰是馬來西亞的民族汽車品牌,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深厚的技術底蘊,還在本土擁有兩個大型生產基地,這些優(yōu)勢有助于吉利將馬來西亞作為東盟市場的重要支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周盛明 
-
獨家| 全球“瞄準”中國市場,英國能否迎頭趕上?
2024-10-28 17:47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金磚國家保持對歐盟碳稅立場:保護主義不可接受
2024-10-28 17:4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威尼斯之困:漲價的“進城費”能否拯救瀕危文化遺產?
2024-10-28 16:1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4000萬人的選擇!中老鐵路為東南亞帶來經濟新機遇
2024-10-28 16:1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形勢嚴峻,大眾汽車欲再削減40億歐元成本
2024-10-28 13:5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旅客利益還是政治博弈?美國旅游協(xié)會:“將航空旅行政治化”辜負了旅客
2024-10-27 16:4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從慢旅到疾馳,“她”要重塑時間與距離
2024-10-27 11:55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鏈途 |造車新勢力十年創(chuàng)業(yè),為中國汽車供應鏈帶來哪些改變?
2024-10-26 18:35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奔馳披露第三季度財報,德系豪華車利潤受挑戰(zhàn)
2024-10-26 18:0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70萬的背后:這一地區(qū)愿與中國游客共同定義未來旅游版圖
2024-10-26 13:5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大眾的美國電動皮卡來了,卻可能趕上“今不如昔”
2024-10-25 18:1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特斯拉,為何對造車“不感興趣”?
2024-10-25 18:0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從“魔都”到“花城”:國產大型郵輪的躍遷與全球舞臺的角逐
2024-10-25 17:4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就保護殘疾人而言,美國航空是最差的承運商之一”
2024-10-25 16:32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150萬的太空夢:首位神秘買家掀起中國太空旅行序幕
2024-10-25 16:1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生不逢時的印度最大IPO,現代在印或注定尷尬
2024-10-25 15:3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重新定義增混車”,寧德時代發(fā)布驍遙電池
2024-10-25 09:4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加碼年輕運動市場,比亞迪海豹06GT上市
2024-10-24 18:3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持續(xù)強化本土研發(fā),寶馬攜手清華共同成立聯(lián)合研究院
2024-10-24 18:3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市值超500億,地平線港股正式上市
2024-10-24 16:1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