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頭版:上海 “一號課題”撬動深改
關鍵字: 上海“一號課題”上海交通大整治交通安全深化改革據(jù)人民日報5月5日報道, 歷年在全國“堵城”排行居前、三年前一度“奪冠”的上海,卻在《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滑出前十位。對此,上海市民并不意外。在“史上最嚴交規(guī)”約束下,在隨處“天眼”緊盯中,開車不接打手機了,后座乘客也開始自覺系上安全帶。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年間,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數(shù)、死亡人數(shù)同比分別下降23.8%、14.7%……這座超大城市的交通行為,正變得越來越有序。
過去年年整治難見效,為何這次卻不同?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上海市委的“一號課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充分摸清基層實際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市委每年確定一個重點調研課題,即“一號課題”,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課題組組長,針對涉及面廣、硬骨頭難啃的重大改革、重點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抓思路抓調研做到精準施策,抓推進抓落實確保開花結果。
去年初被上海市委列為“一號課題”的“補短板”,就劍指城市交通秩序和區(qū)域環(huán)境綜合整治這兩個“老大難”問題。
上海市委認為,短板長時間累積,又涉及復雜的利益關系調整,靠一個部門、一個區(qū)的資源力量,難以有效解決,因此“要齊心協(xié)力,主動向前一步補齊短板。要有舍我其誰的決心,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上海的交通大整治,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公安交警通過機制與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交通智能化、系統(tǒng)化建設同步推進;交通違法與個人征信、居住證積分掛鉤;30萬“黃馬甲”成為交通志愿者;學校、機關的3.2萬多個停車位與社會共享;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今年3月正式實施……通過調動各方力量,用“繡花”般的功夫,上海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區(qū)域環(huán)境綜合整治針對違法用地、違法建筑、違法經營、違法排污、違法居住等“五違”,從拆違入手,撬動“城中村”環(huán)境整治、人口管理。去年,上海拆違總量超過5100萬平方米,違法建筑少了,違法經營企業(yè)關了,“臟地”變身綠地,群眾健身休閑多了新去處,城市也獲得再發(fā)展空間。
自2013年起,上海連續(xù)推出4個“一號課題”:加快在實踐中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補好短板——每個課題都關乎中央對上?!案母镩_放排頭兵,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者”的定位要求,關乎上海改革發(fā)展的大局和干部群眾的期盼。抓好一個課題,牽住的是發(fā)展“牛鼻子”,撬動的是諸多深水區(qū)改革。
(記者劉士安、李泓冰、郝洪)
- 原標題:上海 “一號課題”撬動深改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