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喆:鐵總負債超過4萬億!還能淡定嗎?
關鍵字: 鐵道部鐵總負債鐵總負債4萬億德國鐵路英國鐵路高鐵私有化市場化壟斷
此外,也造成了管理人員的分散,管理水平的下降。
經(jīng)營期內,各客運公司為吸引乘客而推出各種優(yōu)惠票價,貌似為鐵路沿線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一定程度上增加鐵路的客運運量。然而,車站出售的車票名目繁多,以至于有時候連售票員也不能完全解釋清楚,信息冗余太厲害,結果反而不能帶來便利。
所以,這個改革最后失敗了。
那些年拆分不了的鐵路
各國的鐵路發(fā)展史也都是充滿了試探性的迂回。但總體而言,即使如美國等,是從離散式的私人為主體開始的修建鐵路史,最終也還是向著全國整體統(tǒng)一管理的方向上進行了集聚。
美國鐵路運輸業(yè)從1865年開始,步人了“黃金時代”。各鐵路公司的鐵路線逐漸連接起來,形成了全國性的網(wǎng)絡。
19世紀70年代,因鐵路公司眾多,競爭激烈,成立了“聯(lián)合執(zhí)行委員會(JEC)”以建立聯(lián)合管理協(xié)調機制。
20世紀70年代后,許多大鐵路公司面臨破產(chǎn),美國政府一方面組建了聯(lián)合鐵路公司(Conrail),收購了鐵路公司的資產(chǎn),另一方面也成立了美國鐵路客運公司(Amtrak),接管了鐵路幾乎全部的城際客運業(yè)務。
德國1835年7月開通第一條私人鐵路。1860年初步形成全國性的私人鐵路網(wǎng)。1871年起,德國政府開始對鐵路實施監(jiān)管,各州政府開始建立州屬鐵路。
1920年4月,德國政府開始建立國有鐵路。1924年2月,成立德意志帝國鐵路公司,并收購私有鐵路。1951年,東德成立民主德國鐵路,西德成立德意志聯(lián)邦鐵路。
1994年,東西德統(tǒng)一后,鐵路實行改組合并,成立了德國聯(lián)邦鐵路股份公司(DB集團)、聯(lián)邦鐵路管理局、聯(lián)邦鐵路資產(chǎn)局。
法國早在19世紀30年代,就建立了國家編制的鐵路工程師體系,掌握勘測、規(guī)劃編制權力。1937年,法國組建國家鐵路公司(SNCF),對鐵路全面國有化。1966年,成立了“法國國家鐵路研究局”(TGV),負責實施高速鐵路項目。
私有化
私有化是個好建議!有人說,終極解決方案。
新公共管理理論也說:要引入競爭!于是有了私有化。
資金短缺?私有化啊。而且私有資本源源不絕,提供了永不消失的供養(yǎng)。
服務不佳?私有化啊。服務不佳是由于壟斷,私有化了就會有更好的服務。
聽上去很美。不過私有資本都是一些很聰明的資本,也意味著,它們是一些算計得很精明的資本。
投融資?可以啊。但是讓我算算回報率先。私有資本當然比較傾向于投資期限短、回報周期快的項目。而鐵路建設基本上都屬于投資規(guī)模大,項目周期長,回收收益慢的項目。
事實上,鐵總已經(jīng)為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進行了改革。但民間資本對于鐵路投資及其相關的周邊開發(fā)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太大的熱情。蒙西鐵路、川南鐵路等中西部推出的樣板工程均遭遇各種挫折。
要服務?可以啊。但是讓我算算回報率先。私有資本可以給你任何服務,可是,價格必須要能夠合適。不但中國,全世界的客運價格基本上都是虧損的,那么,待我漲價三成,少年再來乘車可好?
而且,私有資本也有壟斷,而且進入規(guī)模經(jīng)濟后更趨向于和愛好壟斷。能夠把別人干掉自己獨占為什么不?
何況,鐵路因其天然壟斷因素是一個很好的樣板。私人+壟斷,并不會壟斷的清新些。相反,鑒于私有資本的斗士精神,不乏可能還要壟斷得血腥些。
那些年私有的鐵路
英國在上世紀90年代如火如荼的進行了一輪私有化自由化的改革。鐵路首當其沖。
英國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形式,頒發(fā)客運特許經(jīng)營權,使私人企業(yè)從事客運運輸業(yè)務。
由于客運公司關注的都是相對短期的利益,他們不愿意在特許期內進行站臺更新、車輛更新、人員培訓等工作,而到了特許期后期,公司往往會大幅削減安保、保潔等方面的支出,造成了安全與服務水平的下降。
英國鐵路改革的初期,設立了25個鐵路客運特許經(jīng)營公司。然而一些客運特許經(jīng)營公司因經(jīng)營不善倒閉,且大多數(shù)客運特許經(jīng)營公司的股權被少數(shù)幾家公司所控制。
政府在2002年前后,放開了鐵路客運業(yè)的準入要求,極大地降低了鐵路客運行業(yè)的準入門檻,但卻造成了進入公司良莠不齊,不但對于基礎設施的建造并無幫助,對于其維護、使用等都存在很大疏忽,對于運營安全和維持良好的服務水準,如準點率等都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由于政府資金退出,改革后英國鐵路業(yè)出現(xiàn)了私人投資高峰。私人投資額從改革前的0猛增至2000年的35億英鎊。但私人投資的性質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即追求增加客貨運量的投資,而忽視了對周期長、回收慢的基礎設施的投資。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