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超越李約瑟陷阱,如何構建中國的“科學-技術-商業(yè)”循環(huán)加速器?
近日爆火的ChatGPT掀起了新一輪AI熱潮,微軟、谷歌等各大科技公司紛紛下場。國內方面,百度也計劃推出“類ChatGPT”項目——“文心一言”(ERNIE Bot),這一輪科技潮流,中國是否會不再掉隊、迎頭趕上?
長期關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特聘教授文一,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透徹解構了流行歷史觀和科學史觀中的許多“偏見”、“神話”與“幻覺”,并且在解碼近代西方“科學革命”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時代之問:如何構建中國自己的“科學-技術-商業(yè)”循環(huán)加速器?
OpenAI開發(fā)并發(fā)布了一款新型自然語言處理(NLP)聊天機器人工具——ChatGPT。
【演講/文一】
一、對解釋“李約瑟之謎”的流行理論的質疑
在經歷幾十年的高速發(fā)展后,中國由重商主義產業(yè)政策和統(tǒng)一大市場支撐的工業(yè)化,已經到達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重視基礎科學。在我看來,我國未來基礎科學發(fā)展的信心來源于對近代西方“科學革命”背后歷史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這也是我此次主題分享的意義和落腳點。
近代科學興起的兩大標志:17世紀“伽利略-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和18世紀拉瓦錫化學理論的建立。問題是這樣的科學革命為什么沒有發(fā)生在東方?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謎或者“李約瑟之問”。針對這一問題的討論產生了很多流行理論,我期望提供一個不同的新視角,對流行理論進行質疑,并通過這些質疑對流行的歷史觀進行批判性補充,或者格式塔轉換。
理論一:中國的“注經傳統(tǒng)”和“功利主義文化”妨礙了中國古代出現科學思維與科學理論。按照這種理論,中國文化不僅因為因循守舊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做什么都要問有沒有用,但是科學本身是不追求功利的,而且科學理論的提出完全是出于好奇心的驅使,在開始時沒有任何用處。因此功利主義驅動的文明不可能發(fā)展出近代科學。而且,在注經傳統(tǒng)和功利主義影響下,即便西方已經產生了近代科學以后,也妨礙了明清時代的中國去學習、消化和引進現存的西方科學。
以上這一理論非常流行,但是它無法解釋為什么同樣是天主教注經傳統(tǒng)和功利主義盛行的法國,在專制暴君路易十四領導下為了贏得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軍備競賽而創(chuàng)建法國科學院后,卻培養(yǎng)了一大批為科學革命立下汗馬功勞的科學家和數學家。
這一理論也無法解釋地處歐洲邊緣地區(qū)蠻荒之地的俄國,在專制的彼得大帝決意加入歐洲的大國競爭并因此創(chuàng)立了俄國科學院以后,也開始盛產科學家和數學家。這一理論還無法解釋斯大林時期在蘇聯僵化的馬克思主義“注經傳統(tǒng)”和為贏得與西方陣營的冷戰(zhàn)與太空競賽的“功利主義”驅動下,產生了一大批卓越的世界級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
理論二:中國自古缺乏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是科學的關鍵特征;古希臘歐氏公理演繹體系與中世紀歐洲一神教經院哲學刨根問底的理性思維(比如用亞里士多德三段論證明上帝存在)都體現了西方文明獨特的邏輯思維能力,它們的結合便產生了近代科學革命。
該理論面臨太多的挑戰(zhàn)。第一,邏輯思維能力與邏輯學完全是兩回事,正如語言能力與語言學是兩回事一樣。邏輯學是研究思維推理過程的學問,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現象的學問;但是不能說那些沒有誕生邏輯學(比如亞里士多德三段論或者歐氏幾何)和語言學的文明不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或者語言能力。任何能夠發(fā)明語言和算術運算的民族都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否則語言和四則運算無法通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來描述基本的人類日常生活事實,諸如“1+1=2”,“今天會下雨”意味著否定“今天不會下雨”,“張三是男人”意味著否定“張三是女人”?!毒耪滤阈g》便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二,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運用邏輯思維并不等于科學家必須成為邏輯學家才能進行邏輯思維,正如人們并不需要成為語言學家才能講話寫文章。第三,科學理論的發(fā)現過程并不需要套用三段式演繹邏輯,而且亞里士多德本人的絕大多數著作都不是用三段論方式寫成的;即便牛頓創(chuàng)立的微積分也不是一個公里演繹體系,而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算法體系,其嚴密邏輯基礎在很久以后才被逐步建立。第四,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也繼承和吸收了古希臘數學知識和基督教一神論傳統(tǒng),卻并沒有產生近代科學革命。
意大利文藝復興(意大利語: Rinascimento ) 涵蓋15世紀和16世紀,這一時期以發(fā)展橫跨歐洲的文化而聞名,標志著從中世紀向現代性的過渡。來源:維基百科
理論三:雖然拜占庭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傳承或者吸收了古希臘數學而且都是一神教,但是不像經歷過宗教改革后的北歐新教國家那樣支持“思想自由”,因此不可能產生科學革命。這個理論也面臨至少兩大挑戰(zhàn):第一,路德和加爾文作為新教的創(chuàng)立者都排斥科學,他們都極力反對伽利略的新思維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第二,無論是物理學革命之父伽利略還是化學革命之父拉瓦錫,都誕生在天主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國家(意大利和法國),而不是新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北歐國家。
理論四: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53年提出一個觀點:“西方科學的發(fā)展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希臘哲學家發(fā)明的形式邏輯體系(如歐幾里得幾何學),和在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繁榮的科學實驗方法。人們不必對中國的賢哲沒有走出這兩步感到驚奇,人類居然作出了這些發(fā)現,才是令人驚奇的?!?
這是目前為止“西方中心論”解釋科學革命較為客觀公正的“非西方中心論”視角。但是這一觀點所提供的理由仍然非常不充分,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
首先,18世紀的化學革命與古希臘數學毫無關系,雖然它的確與科學實驗方法密切相關。而且牛頓本人縱然擁有卓越的邏輯思維頭腦和微積分這個非常先進的數學工具,但在耗費了后半生精力在化學實驗之后并沒有在化學方面有任何的突破。而化學革命恰恰是由法國的火藥局局長和杰出的煉金術士拉瓦錫引爆的,且比牛頓經典力學革命晚了整整一個世紀。
其次,究竟什么是愛因斯坦提到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啟的科學實驗方法?培根是公認的近代科學實驗方法論的鼻祖,倡導通過系統(tǒng)性實驗和歸納法去發(fā)現大自然的規(guī)律。但問題在于,雖然培根提出了科學實驗方法論,但近代物理學的實驗傳統(tǒng)并不是培根所在的新教國家英國開啟的,反而是由在天主教統(tǒng)治下的意大利人伽利略開啟。而且培根本人也用了畢生精力去實踐他的方法論,卻在科學上毫無建樹和發(fā)現。
那么作為天主教徒的伽利略其為什么要用斜面滾鐵球的方式去開啟近代物理學的實驗傳統(tǒng)呢?其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是企圖用實驗證明上帝的存在,還是有某種更加世俗的實用主義動機,比如精確預測“炮彈在重力的作用下何時何地按照何種路徑準確命中目標”?
再次,古希臘文化和數學古籍被拜占庭帝國保存得很好,那么為什么在古希臘滅亡之后延續(xù)上千年的拜占庭希臘文明卻沒有發(fā)展出近代科學?伽利略所處的文藝復興時代究竟為科學革命的爆發(fā)提供了哪些東方文明和古希臘所不具備的社會條件?
另外,科學發(fā)現與突破需要巨大靈感和類比源泉,愛因斯坦自己就強調靈感與想象力比邏輯本身更重要。而經典的力學革命(牛頓三大定律)的巨大靈感源泉是炮彈運動;經典化學革命(氧氣燃燒理論)的巨大靈感源泉是火藥和物質燃燒現象。
最后,無論是古希臘、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還是中世紀的歐洲,自然哲學家要關注的自然現象幾乎無限多,比如宇宙是什么構成的?太陽為什么是熱的?生命為什么會死亡?靈魂與身體的關系等等問題。
當面對如此多無法回答的自然哲學問題時,哲學家和神學家不可能像伽利略這樣太過于關注兩個不同大小的鐵球如何在斜面滾動,或從高空下墜時的加速度問題。而伽利略畢生關注的焦點之一,恰好是計算和理解這些問題,以便從中獲得拋射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突破。為什么伽利略知道要試圖從這個角度才能打開大自然的秘密并引爆科學革命呢?
以上五點,都是對愛因斯坦回答“李約瑟之謎”的觀點提出的質疑與挑戰(zhàn)。
- 原標題:超越李約瑟陷阱,如何構建中國的“科學-技術-商業(yè)”循環(huán)加速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國企回應“招聘公示名單中備注領導之女”:為體現公開公平
2023-02-09 07:19 -
少女遭三男子逼迫吸毒致死?女孩父親:一人為涉事酒店股東
2023-02-09 07:19 疑案追蹤 -
大理12歲雙胞胎放羊失聯已5天,云南消防多個隊伍全力搜救
2023-02-09 07:16 -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抵達北京
2023-02-08 22:37 臺灣 -
中疾控:在院新冠感染死亡病例2月6日降至102例
2023-02-08 22:22 抗疫進行時 -
世界首例!我國成功實施內鏡下脈沖電場腫瘤消融術
2023-02-08 20:06 醫(yī)學 -
大連機場要求韓籍人員入境帶白牌?機場回應
2023-02-08 19:42 -
“全臺有感”,臺灣花蓮縣海域發(fā)生4.7級地震
2023-02-08 19:34 地震 -
“他這種情況拔管還活著,是萬里挑一的奇跡”
2023-02-08 18:49 醫(yī)患關系 -
守礁官兵在常年酷暑的永暑礁也能喝上冷飲了!
2023-02-08 18:47 南海局勢 -
茅臺集團原董事長高衛(wèi)東被提起公訴
2023-02-08 17:52 廉政風暴 -
美議員揚言將赴臺舉行軍售聽證會,國臺辦回應
2023-02-08 17:26 臺灣 -
神十五航天員將于近日擇機執(zhí)行第一次出艙活動
2023-02-08 17:23 航空航天 -
招聘公示中備注領導之女?國企回應
2023-02-08 16:15 -
氣象局:春季氣溫偏高,總體利于春耕春播
2023-02-08 16:05 聚焦三農 -
員工隱瞞退休,被判賠公司6.8萬
2023-02-08 16:02 -
甘肅蘭州水秦快速路恢復通行
2023-02-08 15:35 -
中國地震報警系統(tǒng)將投入土耳其地震救援
2023-02-08 15:34 地震 -
非必要不得前往柬埔寨等八國?當地回應
2023-02-08 15:23 -
14歲少女遭三男子逼迫吸毒致死?事發(fā)酒店停業(yè),警方回應
2023-02-08 15:15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91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74“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