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攻愚:臺積電的斷供傳言是巨大提醒,這背后有精心謀劃
島內生態(tài)與人士布局:更外圍層面上的斷供視角
除了這件突發(fā)事件本身,從更外圍視角上,也許能讓我們對臺積電此番動作的整體圖景有更清晰的認識。
一年多以來,臺積電已經再不斷為此動作做一種鋪墊。
半年前,特朗普就在各大公開信息渠道抨擊拜登執(zhí)政團隊的“芯片法案”政策,甚至揚言中止政府補貼,取而代之的是高額的關稅,在特朗普不斷的“臺積電偷走了我們的芯片制造業(yè)”的恫嚇之下,臺積電不得不更加積極地靠攏美國以保全自身看似合乎情理。
心智觀察所之前曾撰文指出,四年前美國商務部實施對華為供應鏈全面斷供以來,臺積電便一直是美國商務部的座上賓,其高級副總裁Peter Cleveland曾在美國參議院任職16年,專注于企業(yè)與法律事務。而且2022、2023年臺積電曾多次高調參與商務部BIS調研的“成熟制程供應鏈”與“汽車芯片缺芯”狀況大調查。
而且如果我們盤點美國商務部、財政部和國防部之前批量產出的對華半導體“黑名單”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黑名單密集出現(xiàn)之時往往就在美國大選前后以及中期選舉的過渡期間。
比如在2021年1月,“美國國會山暴亂”震驚了全世界,暴風漩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遮蔽了另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一周,出臺了他任職期內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對華“實體清單”,給繼任者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政治遺產”。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在特朗普正式組閣,且能夠動用兩院的占據(jù)主導優(yōu)勢的政治勢力之前,民主黨將集中力量在內政外交方面發(fā)動一次反撲,臺積電就是這次反撲動向的主要被拉攏者和深度參與者。
在聚焦美國大選余波和臺積電經營策略的聯(lián)動之外,有一個因素也不可忽視,即島內政治生態(tài)的微妙變化。
在賴清德集團在島內勝選之前,蔡英文團隊領導下的所謂中國臺灣“國科會”突然炮制出一份“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其技術范圍涵蓋防務、太空、農業(yè)、半導體、資通安全5大領域、共22項技術;吹皺兩岸半導體行業(yè)“一池春水”的,主要有鎖定14納米以下制程IC制造、異構集成封裝這兩項技術相關表述。
這份清單涉及芯片制造的管治范圍被設置為“14納米”。對此,中國臺灣“經濟部產發(fā)署長”連錦漳接受“中央社”采訪時表示,這個管制的首要目的是與國際同步,與美國技術管制(14納米作為基準)對齊;第二,臺灣14納米以下在全球市占率70%,運用在通訊、AI、車用電子等范圍,屬于重要的不能外泄的關鍵技術。
表面看上去,中國臺灣地區(qū)僅臺積電具備14納米以下制程,并且在大陸沒有14納米以下的業(yè)務,而且大陸的總營收占其整體營收約12到15%;然而,事實上,這份清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臺積電人才被大陸挖墻腳。
2023年下半年以來,島內對大陸的芯片獵巫風潮愈演愈烈。上海矽睿、蘇州芯睿、新相微電子等公司不斷被臺灣當局以非法挖角,盜竊知識產權之名騷擾,再加上臺積電聲稱的“白手套”事件,這是一系列中國臺灣產業(yè)制定者當局發(fā)動對大陸總體認知戰(zhàn),搶在美國大選之前先送上不菲的投名狀。
蘇州芯??萍肌皩ε_知識產權問題”的官方聲明
這份投名狀,還包括臺積電讓先進制程的副總王英郎接任美國亞利桑那廠CEO一職。王英郎在臺積電的仕途順遂,與成功把臺積電南科14廠帶上來的經驗密不可分,此舉也意在向美方表示派一員大將化解亞利桑那廠開工的種種困局。
以上事件,可以說為臺積電對大陸各種隱性和顯性的封鎖埋下了伏筆。
臺積電,是金絲雀,也是指明燈
在臺積電斷供事件不斷發(fā)酵的過程中,已經有不少調研機構,包括一些自媒體對大陸產業(yè)鏈可能造成影響做了初步分析,目前較為模糊的共識是,將臺積電作為馬前卒的BIS即將出臺新一輪管制細則,對2023年10月8日的“算力密度”等再進一步細化,也有可能將修正去年10月臺積電申請的VEU即“驗證最終用戶”計劃,這將允許臺積電無需單獨批準即可進行出口,獲得美國的永久豁免,可以向該公司在中國南京28nm工廠供應美國設備。
雖然大陸地區(qū)占臺積電總營收目前只有15%且有潛在的不斷下降趨勢,但7nm及其一系列配套管制條目如die size,算力、晶體管密度的管制依然會對國內不少芯片廠家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其中以智能座艙/ADAS、CSP(云服務商)和需要海量數(shù)據(jù)處理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受到的第一波沖擊最大。
比如蔚來的神璣NX9031,作為全球首顆5nm智駕芯片,擁有超過500億顆晶體管,采用32核大小核CPU架構;再比如小鵬圖靈芯片,40核處理器,可本地運行30B的參數(shù)的大模型,集成2個NPU。兩家均對標英偉達的Orin,處在被斷供的危險邊緣中。
再比如小米宣稱的自研3nm芯片雖然不在AI/GPU范疇中,且用于消費類電子產品,但以晶體管密度算之是否也需要額外通過臺積電特批流片?
除此之外,需要大模型訓練的百度、阿里、字節(jié)跳動等依然需要臺積電7nm以下GPU代工作為AI加速器;至于用于數(shù)據(jù)中心的高帶寬交換機芯片等是否也在被“卡脖子”范圍之內,目前尚未可知。
有能力承接7nm以下流片的代工廠除了臺積電之外還有三星foundry。心智觀察所在就從臺積電轉單至三星的可能性方面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三星相關部門,截至成稿時止尚未得到答復。
不過,前臺積電工程師、蓉和半導體咨詢公司CEO吳梓豪告訴心智觀察所,如果此次遏制手段最終是通過美國商務部BIS力出一孔,形成需要拿到許可證(License)才能為中國大陸先進芯片代工的局面,那么三星代工廠毫無疑問也和臺積電待遇一樣,無法服務中國大陸客戶。
前不久大熱的好萊塢電影《異形·奪命艦》中,我們看到未來人類在殖民外星球,實施太空外開礦時,礦工依然提著金絲雀的鳥籠子以預警礦井內潛在的危險,隱喻著高科技的發(fā)展依然無法代替最基本生物元體的作用。
這一次,臺積電繼續(xù)扮演了中國大陸半導體“礦井中的金絲雀”的作用,他們事先發(fā)出了警報,在美國逐步挖空和吃干抹凈臺積電島內先進工藝資源之前,他們與美國的每一個微觀層面的政商互動,既是預警,也是指明燈,照亮大陸半導體前進的方向。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心智觀察所- 原標題:臺積電的斷供傳言是巨大提醒,這背后有精心謀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特朗普和馬斯克的蜜月能持續(xù)多久?對美國制造有何影響?
2024-11-12 08:10 心智觀察所 -
天舟七號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2024-11-10 16:43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航天宏圖PIESAT-2 01~04星
2024-11-09 12:27 航空航天 -
我國科學家讓“薛定諤的貓”活了20多分鐘!
2024-11-07 14:27 科技前沿 -
獨家對話|“對于中國市場,這才是阿斯麥的主要擔憂”
2024-11-05 08:51 心智觀察所 -
視覺盛宴!心智觀察所線下沙龍熱議顯示與圖像處理
2024-11-04 09:48 心智觀察所 -
成功分離!神十八乘組踏上回家路
2024-11-03 16:21 航空航天 -
神十八乘組明日凌晨1點多返回
2024-11-03 11:15 航空航天 -
今年有另一場更值得關注的數(shù)學競賽
2024-10-31 08:12 心智觀察所 -
中國貨運航天飛機,來了
2024-10-30 07:26 航空航天 -
馬斯克擁抱特朗普的隱秘心境,藏在這部美劇中
2024-10-29 14:35 心智觀察所 -
神十九將帶果蠅上太空 小鼠:等我
2024-10-29 13:34 航空航天 -
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完成試航
2024-10-26 19:44 中國精造 -
“把大象裝進冰箱”,鴻蒙為什么行?
2024-10-25 14:41 心智觀察所 -
我國科研人員揭示過敏反應關鍵機制
2024-10-25 13:40 -
我國成功發(fā)射天平三號衛(wèi)星
2024-10-22 08:55 航空航天 -
肖克利的幽靈重現(xiàn)硅谷
2024-10-22 08:39 心智觀察所 -
中方代表:防止出現(xiàn)機器自主殺人
2024-10-22 08:26 科技前沿 -
中國科學家讓“死亡”50分鐘豬腦“復活”
2024-10-20 15:05 科技前沿 -
污蔑寧德時代,美國有著怎樣的怨念與悔恨?
2024-10-17 14:33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6“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37“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33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410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