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 破解統(tǒng)一難題6:開工吧,“東山陸橋”臺海大通道!
最后更新: 2024-11-12 11:22:12是不符合經(jīng)濟效益?還是擋了所謂“自由航行”之路?
在可能的臺美抵觸中,臺灣政壇的反應自然是負面的,因為東山陸橋的開工形同對兩岸政治談判設下了時間表,臺灣輿論會立即計算第一條臺海通道的完工可能時間,并視為統(tǒng)一時間表。
至于臺灣民眾的反應,不會全是負面的,畢竟,臺海通道是預期中的建設,也是和平的象征,只是從遙遙無期變成了“目測可及”,需要時間適應,就算政客肯定會予以妖魔化,臺海通道的正面意義仍不容否定。
總的來說,臺灣會因此相信大陸“促統(tǒng)”是玩真的,且行動不會受制于經(jīng)濟或外部因素。關于此,大陸方面不需要明確承諾臺海通道何時完工,只需讓工程愿景和具體進展說明一切即可。此軟中帶硬之舉,必然會使臺灣民心發(fā)生變化,至于是正面看待的多或抵觸的多,其實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行動本身的里程碑意義。
也有大陸學者認為,單方面興建臺海通道會將臺灣民心推遠。這種說法缺乏意義,因為此舉本就是“軟中帶硬”,目的在宣示決心,而不只是強調兩岸一家親。
東山陸橋的最大風險,應是美國的反應,以及是否符合經(jīng)濟效益。
事實上,三種臺灣通道都會遇到以上難關,我不認為經(jīng)濟效益是關鍵問題,公共交通建設不是只講經(jīng)濟效益,而臺海通道設想之初衷,也不完全著眼于經(jīng)濟。當然,也不能不惜成本建造一個“工程奇跡”,不過也正因此,我才納悶為何東山陸橋的構想沒有被重視,因為其建造成本可能是三種方案中最低的。
此外,無論是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還是東山陸橋,臺海通道的正式開工當然會引起美方的強烈反應,三種方案都無可避免要造島,造島一定會被認為有軍事目的。而三種方案中,唯東山陸橋可能會“縮窄”臺海航路,因為它把海填成了一條路,海灘較淺的地方在所謂“海峽中線”以東,這是美軍所謂“自由航行”的通道,針對性的政治意味頗為強烈。
如果說,這是去年以前的顧慮,今年的臺海形勢發(fā)展已經(jīng)大幅削減了這樣的顧慮,中美關系與兩岸關系現(xiàn)在已經(jīng)十分明朗:無論大陸做什么,甚至什么都不做,美國“武裝臺灣”的腳步不會停,臺灣政治性遠離大陸的腳步也不會停。而中國大陸最大的籌碼就是地理條件,客觀形勢告訴我們,多加利用地理優(yōu)勢的時刻已經(jīng)到了。
特別是,大陸海警船艦已經(jīng)開始在臺灣周邊海域相對積極地活動,甚而在最近一次美、加軍艦穿越臺海時,解放軍艦艇分別在所謂“海峽中線”的東西兩側包抄監(jiān)視,西側艦艇還在臺灣的防空識別區(qū)內(nèi),對美方而言,臺海的“自由度”已無可避免地越來越低。
圖源:“東部戰(zhàn)區(qū)”微博
所謂臺?!皟?nèi)海化”是一個形容詞,其具體形式現(xiàn)已完全由大陸主導,局面有利于充實這個形容詞所表達的內(nèi)容,此即今年以來最醒目的變化。而不能不說,此一局面的形成,賴清德與口是心非的拜登政府“厥功至偉”。
狹窄的臺灣海峽就是地理優(yōu)勢,造島造路建設臺海通道則是“人工加碼”,這便是為何,當前急需一個工期靈活的方案,以因應不斷變化的中美博弈。用白話說,直接開工是一種綿里藏針、又可放可收的攤牌,而美國及其盟友面對非武力措施,能做的反制有限。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東山陸橋方案中的“萬國商城”構想,就是在所謂“海峽中線”以西填海造島,這個地理位置完全由中方控制,誰也不能說不行。
結語
臺海通道的三種方案我都支持,尤其支持可以立即開工的那一種。
在各種顧慮中,最不必要顧慮的是臺灣政壇,其次是臺灣民心??嗟扰_灣政客與大陸商量方案計劃,那得等到海枯石爛,甚至東山陸橋又自然凸出海面也等不到,無論臺灣由誰執(zhí)政。
隸屬臺灣防務部門的智庫“國防院”在雙十前公布了一份民調,數(shù)據(jù)顯示61%的民眾認為解放軍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在5年內(nèi)攻臺,有恃無恐的底氣算是很足了。“恃”什么呢?主要就是“恃”大陸缺乏決心收復臺灣。而“決心不足”,除了與美國有直接關系,臺灣方面還料定大陸自顧不暇,無力亮劍,軍演都是演假的。
因此,宣布開工吧!
臺海通道規(guī)劃已久,并不是什么新方案,而且工程耗時,動工宜早不宜晚。
考慮到特朗普勝選機率較大,對付這樣的對手,只有讓他相信中方是玩真的,才能遏制其虛張聲勢與肆無忌憚。
參考文獻:
陳立群:《沿東山陸橋修建臺海大通道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柳州表態(tài):放棄幻想、堅決整改
2024-11-12 10:49 地方債 -
中國4000多年前的宮殿是何模樣?陶寺遺址博物館今日開館
2024-11-12 09:46 考古 -
早戀男生被女生家長扇耳光后失聯(lián),最新進展:已溺水身亡
2024-11-12 08:18 -
首次亮相的“九天”、殲-10CE有多牛?
2024-11-12 07:15 航空航天 -
前亞洲首富呂志和去世,享年95歲
2024-11-12 07:02 -
自然資源部: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
2024-11-11 22:24 觀網(wǎng)財經(jīng)-房產(chǎn) -
潘功勝:完善應對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等政策工具
2024-11-11 18:45 金融觀察 -
從這十張圖,一瞥“中國拯救世界”的史詩
2024-11-11 16:37 減排史詩 -
這樣“預防性”逃債?最高法發(fā)布
2024-11-11 12:06 -
教育部:學前兒童入園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2024-11-11 12:03 -
月背月壤首次亮相中國航展!
2024-11-11 11:17 航空航天 -
教育部:幼兒園聘任工作人員需做背景查詢和健康檢查
2024-11-11 10:38 中西教育 -
中國貨運航天飛機“昊龍”亮相航展
2024-11-11 09:58 航空航天 -
公務員省考新要求!滿足這些條件,年齡可放寬至40歲
2024-11-11 07:12 -
依法執(zhí)行任務,請予配合
2024-11-11 07:07 國家安全 -
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2024-11-10 20:00 減排史詩 -
?中國首家外企、七屆進博全勤生:看好中國發(fā)展
2024-11-10 19:44 進博會 -
海外博主探進博|黑科技大揭秘!進博會上的未來趨勢
2024-11-10 16:56 進博會 -
“教育局局長到學校陪餐,每月不少于一次”,福州公布新規(guī)
2024-11-10 15:57 中西教育 -
第七屆進博會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超800億美元,增長2.0%
2024-11-10 15:45 進博會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