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歐洲好像醒了,又想要裝睡
歐洲重新武裝主要是常規(guī)軍力問題,但既然針對的對象是核大國俄羅斯,核常問題就不能截然分開。
更加微妙的是,沒有了美英因素,德國會重新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甚至修復“北溪”管道嗎?烏克蘭和波蘭作梗,“北溪”是繞過去了,還有黑海-土耳其方向的“南溪”,亞馬爾天然氣液化后裝船運到歐洲是另一個選項,反正歐洲現(xiàn)在液化天然氣碼頭也建成了。
在這樣的前景下,歐洲重新武裝到底是為了什么?重新武裝政策有多大的長期性、穩(wěn)定性?
事實上,除了支持烏克蘭繼續(xù)打下去,歐洲并沒有明確的計劃,歐盟1500億歐元里面也包括援助烏克蘭,當然是由成員國“自愿”從歐盟借錢援助烏克蘭。烏克蘭一方面非常需要歐洲的繼續(xù)支援,另一方面對美國抽身后繼續(xù)打下去還有什么意義產(chǎn)生動搖,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
歐洲的工業(yè)界也對轉(zhuǎn)產(chǎn)軍工不起勁。此前有消息稱,大眾的奧斯納布呂克工廠面臨關閉裁員的前景,萊茵金屬有意接過,轉(zhuǎn)產(chǎn)裝甲車輛。斯特蘭蒂斯在意大利的工廠也有類似的問題。
一方面,在歐洲汽車工業(yè)面臨強勁逆風的時候,轉(zhuǎn)產(chǎn)軍工似乎是另辟蹊徑;另一方面,軍工生產(chǎn)有固有的周期性。需求來了,坦克、裝甲車和其他裝備大造特造;訂單過去了,裁線裁人,等待時來運轉(zhuǎn),這是軍工企業(yè)的固有運作模式,但對于經(jīng)濟和就業(yè)而言,這樣的激烈波動是七傷拳。
就大眾的奧斯納布呂克工廠而言,萊茵金屬索性買下了,大眾倒是卸包袱了;但要是按照美國福特、通用汽車戰(zhàn)時轉(zhuǎn)產(chǎn)的思路,東家還是汽車公司,只是設施轉(zhuǎn)產(chǎn),大眾日后要接更大的包袱,這還沒有算上轉(zhuǎn)產(chǎn)所需要的工裝和培訓投資。
大眾位于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 大眾官網(wǎng)
而且汽車工廠的產(chǎn)能動輒每年以萬計甚至幾十萬計,軍工級產(chǎn)能簡直是手工作坊規(guī)模,并不適合超級工廠轉(zhuǎn)產(chǎn)?,F(xiàn)在歐洲每年生產(chǎn)不到50輛坦克,萊茵金屬積壓的訂單也不過1000多輛裝甲車輛。即使美國,也只有一年250架飛機的產(chǎn)能和需求;這與二戰(zhàn)時期美國近30萬架飛機、近20萬門火炮、86000輛坦克和200萬輛卡車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斯特蘭蒂斯也有類似壓力,在意大利的汽車產(chǎn)量從2023年的75.1萬輛降低到2024年的50萬輛,這是1956年以來的最低數(shù)字,但斯特蘭蒂斯還是拒絕了意大利政府建議,“汽車工業(yè)的未來不在于軍工?!贝_實,汽車工業(yè)的競爭力在于汽車,不在于槍炮坦克。
歐洲軍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碎片化的。作為美國軍工的延伸,這不是問題,但要自成體系,需要大規(guī)模的整合、集中,這會遇到數(shù)不清的國家利益和民族感情問題。
然而,有民調(diào)結(jié)果顯示,如果德國遭到入侵,只有9%的綠黨支持者愿意拿起槍來戰(zhàn)斗,是所有黨派支持者中比例最低的;同時,他們也不愿增加國防開支,北約標準的GDP占比2%都是喪失理智的過分措施。實際上,反戰(zhàn)、厭戰(zhàn)、懼戰(zhàn)思維在德國很普遍,大部分德國人即使國家遭到入侵,也不愿拿搶保衛(wèi)家園,有40%甚至拒絕在任何情況下戰(zhàn)斗。
在至少曾經(jīng)有過尚武傳統(tǒng)的德國尚且如此,重新武裝歐洲就不只是槍炮坦克飛機導彈的問題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還在一廂情愿地認為美國不會背棄歐洲。他們支持重新武裝,但不是歐洲領導下的重新武裝,而是繼續(xù)在美國保護傘之下的重新武裝。
今年3月英國《金融時報》稱,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準備向北約提議,在5-10年內(nèi)補上美國撤出的空擋,但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和羅馬尼亞拒絕參與。某種程度上,他們絕對不信任俄羅斯,也相對不信任歐洲,他們只信任美國,但美國是不是對得起他們的信任,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北約和歐洲的內(nèi)部分裂,為歐洲重新武裝增加了新的變數(shù)。相對“戰(zhàn)略自主”的西歐自成一體,繼續(xù)綁定在美國戰(zhàn)車上的東歐另成一體,成為新的可能性。不過,這可能更符合西歐的利益:有美國拉住東歐反俄烈馬的韁繩是好事,有東歐和美國作為與俄羅斯之間的緩沖是更大的好事。但關鍵是,這符合美國的利益嗎?
歐洲需要更多更大的好事,重新武裝的道路漫長且艱難,但道路的盡頭反而是更大的不確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伊朗高級軍事指揮官沙德馬尼傷重不治
2025-06-26 08:34 伊朗局勢 -
特朗普:干掉“美國之音”!
2025-06-26 08:3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魯比奧私下對中俄沒幻想,一到鏡頭前就變了”
2025-06-26 08:19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下周和伊朗談判
2025-06-26 08:16 -
美方松口:乙烷可運往中國,但…
2025-06-26 08:09 中美關系 -
“中方要求稀土企業(yè)上報這些信息,防止機密外泄”
2025-06-26 08:05 觀察者頭條 -
特朗普政府將限制與國會共享機密:情報遭泄露
2025-06-26 06:43 -
中方代表:美國只想占便宜
2025-06-26 06:43 -
“西班牙帶頭拒絕,北約宣言只好耍起文字游戲”
2025-06-26 00:18 美國一夢 -
見過澤連斯基后,特朗普拿愛國者導彈“畫餅”
2025-06-25 22:50 烏克蘭之殤 -
談到特朗普飆臟話,北約秘書長搬出“嚴父說”
2025-06-25 22:41 伊朗局勢 -
“特朗普忙著慶功時,反噬美國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2025-06-25 22:2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減少對華依賴”
2025-06-25 22:17 中美關系 -
李強在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全文)
2025-06-25 21:50 中國外交 -
徐浩良出任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代理署長
2025-06-25 21:28 -
伊朗防長:感謝中方的理解支持,希望中方繼續(xù)主持公道
2025-06-25 21:15 伊朗局勢 -
“猛打一下就撤,這就是特朗普的軍事策略”
2025-06-25 21:08 伊朗局勢 -
伊朗外交部:核設施“嚴重受損”
2025-06-25 20:56 伊朗局勢 -
李在明引用《西游記》告誡韓官員
2025-06-25 20:48 三八線之南 -
特朗普吹噓:我終結(jié)了戰(zhàn)爭,“就像廣島長崎一樣”
2025-06-25 20:45 伊朗局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