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事務》:美國誤判了中國嗎?
最后更新: 2019-10-21 11:23:28別急著放棄
坎貝爾和拉特納把美國過去數十年的對華政策稱作一場失敗,這反映出華盛頓當局目前對中國政府國內外政策方向的看法。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二人的文章存在偏頗,文中描述美國政府官員對中國的期望和戰(zhàn)略時往往有失準確,而且鮮少提及美國對華政策過去幾十年來取得的諸多成就。
只有非常脫離現實的人,才會認為美國有能力促使中國放棄現有政體,并抑制其大國雄心。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美國可以通過展現國家實力和利用共同利益,來改變中國追求自身利益的方式。因此,如果華盛頓當局草率地采納坎貝爾和拉特納的建議——不再嘗試去影響中國的政策抉擇,結果必將于美國不利。
在坎貝爾和拉特納看來,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與中國的建交開啟了數十年失敗的對華政策——美國自始至終無法改變中國的政治軌跡。然而,中美和解的主要目的本來就不是去挑戰(zhàn)中國政府的基本利益,而在于承認中美共同利益,與中國協(xié)作互惠。中國決定支持反對蘇聯的陣營,帶給美國巨大優(yōu)勢,也沉重打擊了蘇聯。比如,中國在與蘇聯和蒙古的邊境線牽制了蘇聯大量兵力,超過蘇聯在各個華約成員國駐兵的總和。
通過與美國改善關系,中國領導人也逐漸意識到美國在東亞的存在能起到積極的穩(wěn)定作用,因此默默接受了美日的結盟。正如坎貝爾和拉特納指出的,如今中國政府對美日同盟的態(tài)度越來越不樂觀,開始發(fā)展實力以反制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存在。但目前來說,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亞洲國家將齊心協(xié)力將美軍逐出亞洲。雖然極不情愿,中國分析人士依舊認為,美國的軍事存在可以約束其地區(qū)內盟國,防止地方性沖突升級。華盛頓當局可以利用亞洲各國對穩(wěn)定的共同渴望,同時清晰展示美國硬實力,以鼓勵中國在東亞采取配合行動。
雖然1979年為了實現中美邦交關系正常化,美國在對臺灣政策上作出了部分妥協(xié),但在隨后幾十年中,即使中國大陸實力突飛猛進,美國也成功為臺灣提供了保護傘。在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之下,美國與臺灣保持了穩(wěn)固的關系,使中國大陸不至于貿然發(fā)起統(tǒng)一行動。今天的臺灣擁有自由富裕的民主政體。如果不是因為美國過去五十年來在兩岸問題上采取了平衡、知情、堅定的態(tài)度,那么臺灣幾乎必然不是今天的樣子。
美國對中國以及世貿組織采取的政策也加固了經濟相互依存關系網,它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繁榮,甚至可以說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力量。自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速度超過從中國進口增長的速度。中國目前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近期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以及外資企業(yè)轉讓知識產權,雖然都令人感到不安,但這并不是世貿組織協(xié)議的錯,因為它只負責規(guī)范貿易行為。要解決這些問題,美國應簽訂更多協(xié)議,比如中美雙邊投資協(xié)定,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并極大改善現有協(xié)議的執(zhí)行狀況。
2005年,美國敦促中國在現有國際秩序中扮演“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角色,成效雖不盡如人意,但也算不上失敗。即便中國不情愿,也在美國的說服下更積極地為重大國際事務做貢獻:比如減輕蘇丹的種族屠殺暴力;促使伊朗就核問題進行談判;向朝鮮施壓使其回到棄核談判桌上來。在這些問題上,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尋求中國的合作,因為中國在這些動蕩地區(qū)有極大的經濟布局,可以單憑一己之力對抗國際壓力。
坎貝爾和拉特納似乎認為,中國為擴大影響力所采取的一切行動,包括發(fā)展軍事實力,都屬于修正主義。對他們而言,就連中國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該銀行遵守國際發(fā)展貸款一切現行規(guī)范)的舉措也屬于修正主義,因為他們定義的國際秩序是“在美國領導下”的秩序。按照他們的邏輯,只有當中國停止增長,不再尋求更大的、與實力匹配的話語權的時候,美國政策才算是取得成功。這種評判成功的標準脫離了實際情況,無法引導美國更好地應對現實里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和影響力。
雖然美國永遠不可能主導中國的對外政策,但它可以與盟友和伙伴一道塑造中國周邊的環(huán)境,讓中國精英明白打破穩(wěn)定局面的利害關系。隨著中國實力逐漸壯大,對其施加影響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但并非不可能。要達成目標,應該遵循坎貝爾和拉特納的建議,在東亞地區(qū)維持強大的存在,避免不必要的沖突。事實上尼克松以來的歷屆美國政府都是這樣倡導的。雖然坎貝爾和拉特納把美國數十年來的對華政策貶為一場徹底的失敗,但他們推崇的戰(zhàn)略其實與原先基本無異。
坎貝爾和拉特納有理由對中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種種內政外交政策感到擔憂,就連中國內部許多觀察人士也有類似的擔憂。2007年時,幾乎沒有人能預料到接下來十年內發(fā)生的事情,所以責備美國對華政策制定者過于天真、閉目塞聽是有失公平的,因為他們本以為情況會更好。
最后,如果中國會發(fā)生漸進主義的政治變革,動力也必然來自中國內部。但美國應該繼續(xù)鼓勵中國領導人通過改善社會和市場自由來尋求政治穩(wěn)定與繁榮。美國可以在兩個方面采取行動:其一是治理好自己的國家,為中國公民以及精英階層樹立榜樣;其二是繼續(xù)努力說服中國領導層,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帶來的穩(wěn)定和財富,將超過國家主義經濟和威權主義。自由主義民主思想在中國仍然是股強大的力量,否則中國共產黨就不會動用巨大資源去抵制它。
(作者為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普林斯頓大學世界和平與戰(zhàn)爭政治教授托馬斯.克里斯滕森,以及美國外交關系協(xié)會研究員帕特麗夏·金)
時間將證明一切
坎貝爾和拉特納有理由質疑美國對華政策的根本性假設。25年前,西方世界確信中國將向民主政體和市場經濟轉型。這并不全是冷戰(zhàn)勝利使西方產生的幻象。根據社會科學的現代化理論,隨著經濟體接近人均年收入1萬美元的門檻,日漸龐大的中產階級將要求得到更多的自由。這種預期不僅來自西方的歷史經驗,也來自韓國等亞洲國家的現代史。而且,互聯網的發(fā)展意味著人們能夠獲取前所未有的豐富信息。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曾說,控制互聯網之難不亞于“把果凍釘到墻上”。但事實卻證明,中國共產黨很好地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這些理論錯了嗎?從短期來看,它們確實錯了;但從長遠來看,下結論還為之過早。也許,我們還要等上幾十年時間,歷史才會證實現代化理論的真?zhèn)巍?
盡管如此,美國對華政策并不是完全失敗的。1994年我負責主編美國國防部的《東亞戰(zhàn)略概觀》時,美國已經意識到遏制中國、阻止其發(fā)展經濟的策略終將失敗,因為它得不到地區(qū)內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支持。我曾對國會說,把中國當作敵人對待,終將把它變成美國的敵人。而使中國融入國際秩序,即便無法確保中美世代友好,也能保留一系列合作的可能性。
為保險起見,美國還設計了另一套兜底政策,防止誤判中國??藏悹栐谄渌恼轮兄赋?,在美國的亞洲大戰(zhàn)略上,某些美國人主張從中國著手,采取由內而外的方式。
另一些人則主張由外向內,通過締結地區(qū)同盟關系穩(wěn)定局勢,制衡中國力量。這正是克林頓政府選擇的戰(zhàn)略。
1994年,我們開始復蘇此前低迷的美日安全同盟。它被許多美國人認為是冷戰(zhàn)的遺留物,有人甚至擔心日本經濟會給美國造成威脅。在日本,許多政治家認為美日安保條約已經過時,日本應轉而靠攏中國或依靠聯合國來確保自身安全。經過兩年的艱難努力,我們終于在美日兩國削弱了此類立場的支持度。美日兩國于1996年4月簽署了關于安全同盟的聯合聲明,使美日安保條約成為后冷戰(zhàn)時期東亞穩(wěn)定繁榮的基石,一直延續(xù)至今。部分鷹派人士認為中國有意把美國驅逐出西太平洋地區(qū),或至少將其封鎖在第一島鏈以外。但由于地處島鏈核心的日本出錢讓5萬美軍在日駐守,因此中國沒有權力驅逐美軍。
沒有人能準確預見中國的長遠未來,就連中國領導人也不確定。如果美國能維持與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同盟關系,持續(xù)發(fā)展同印度的良好關系,就能在亞洲權力平衡中手握王牌。與中國相比,美國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軍事實力,還體現在人口結構、技術、貨幣儲備以及能源獨立等方面。我們不必過分夸大威脅嚇破了自己的膽。華盛頓方面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靜觀北京的動向。在此期間,中美兩國可以在氣候變化、流行病、核擴散、恐怖主義和金融動蕩等問題上進行互惠互利的合作。
如此看來,美國的錯誤可能沒有那么嚴重。就戰(zhàn)略賭博而言,由外而內的美國對華政策有著超乎質疑者想象的強健生命力。
(作者為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教授 約瑟夫·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晗軼 
-
接受土耳其?;饤l件后 庫爾德勢力撤出邊境重鎮(zhèn)
2019-10-21 11:17 敘利亞內戰(zhàn) -
國際軍事行動法專家田士臣:中國應積極參與國際軍事規(guī)則創(chuàng)制
2019-10-21 11:04 中國論壇 -
瞞著特朗普,佩洛西率隊突訪約旦
2019-10-21 09:36 敘利亞內戰(zhàn) -
特朗普這條推文 被美媒揪出4個錯誤
2019-10-21 09:36 特朗普 -
埃及出土30具3000年前保存完好的木質棺槨
2019-10-20 22:48 考古 -
致信歐盟,約翰遜來了波“神操作”
2019-10-20 22:39 不列顛 -
智利首都昨夜宵禁,軍方還將增兵1500人
2019-10-20 22:25 觀察者頭條 -
妥協(xié)了:行,我不在自家度假村辦G7
2019-10-20 18:56 特朗普 -
“喂,俄羅斯要收回阿拉斯加...”
2019-10-20 17:46 -
黎巴嫩也有抗議了 但這畫風…
2019-10-20 16:45 觀網看片 -
加大麻食品上市,中領館:慧眼識別,勿觸犯我國法律
2019-10-20 12:16 海外華人 -
支持“加獨”組織網站涉恐怖主義被關,然而…
2019-10-20 12:09 歐洲亂局 -
面對百萬示威者,英大臣怕了:感謝警察護送
2019-10-20 11:04 不列顛 -
土總統(tǒng)警告庫爾德:不撤離,就“打爆你們”
2019-10-20 09:38 敘利亞內戰(zhàn) -
重回下院 “梅”開眼笑
2019-10-19 23:08 不列顛 -
香港市民曬照:送港警8500套護頸裝備
2019-10-19 22:41 -
約翰遜致函歐盟要求延遲“脫歐”,但…
2019-10-19 22:02 不列顛 -
G20財長會議閉幕:不允許臉書發(fā)行Libra
2019-10-19 21:49 瘋狂比特幣 -
正就保守黨“叛軍”修正案激辯,若通過“脫歐”或再延期
2019-10-19 20:51 不列顛 -
土耳其、庫爾德武裝互相指責違反停火
2019-10-19 20:45 敘利亞內戰(zhàn)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