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彥:我被踢出中國,感到真的很疼
中國不是一個可以讓我輕易稱之為家的地方。這個國家是基因決定論的發(fā)源地。除非你有某種長相,否則你不會真正成為中國人。就算你是第六代美籍華人,只會說“你好嘛”,對中國的了解僅限于左公雞,但對于中國(以及在美國的許多美國人)來說,你還是個中國人。
相反,即使我在中國住了那么久,學了漢語等等,我也永遠變不成中國人。實際上,在中國定居并成為公民在法律上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真正等同于綠卡這樣的東西,因此,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移民文化。然而,我還是在198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時就愛上了中國,當今年初離開時,我仍然深愛著它。
這種對歸屬感的渴求也是雙向的。許多中國人去美國學習并愛上了美國。許多人在美國定居,開始新生活,同時也在假期飛回中國與親人團聚。他們開始關注美國政治,他們?nèi)淌苤缫?,他們有一天也會意識到,他們的孩子不僅是在美國出生,而且是在美國長大。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美國人,即使他們?nèi)匀怀钟兄袊o照。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新冠疫情使跨越大洋的生活更加艱難。但真正受損的則是長期關系:國際關系的惡化意味著,昨日人人稱羨的事物今日就會被人們用狐疑的眼光打量。
去美國留學的中國人——他們曾被認為使美國受益無窮——現(xiàn)在卻經(jīng)常被當做破壞分子或間諜。許多外國人受到特朗普政府些微的羞辱和蔑視,特朗普堅持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借口控制疫情而暫時吊銷了數(shù)十萬外國人的工作簽證。
現(xiàn)在發(fā)生改變的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的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從1970年代開始,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奉行對華接觸政策,它們認為這項政策有助于幫助中國融入國際秩序。
一些對中國持批評態(tài)度的人聲稱,對話接觸政策一直都是美國人天真的夢想,其證據(jù)就是中國并沒有變得更加自由。但大多數(shù)現(xiàn)實主義者知道,民主化充其量只能是一個遙遠的目標;接觸政策的主要設想是,務實的接觸比盲目的對抗更有成效。
但現(xiàn)在盲目對抗卻成了主流。正如知華派所預測的,這種對抗不會有任何結果。美國發(fā)起的貿(mào)易戰(zhàn)沒有改變中國的任何行為,也沒有為美國企業(yè)帶來多少訂單。在外國記者被驅(qū)逐后,西方獲取中國信息的渠道也變的更窄了。
西方記者被驅(qū)逐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對華政策。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實際驅(qū)逐了大約60名中國駐美記者,并聲稱(我認為是假惺惺的)此舉是為了報復外國記者在中國受到的虐待。
這個數(shù)字可能看起來很小。包括我本人在內(nèi),當時只有十幾名記者被逐出了中國。驅(qū)逐令涉及到的記者都是需在2020年續(xù)簽簽證,并且是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擔保的美國護照持有者。
但實際上,它徹底搗毀了美國的駐華記者團。因為只有這些新聞媒體,尤其是《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才擁有足夠的人力和預算對中國的敏感話題進行耗時費力的調(diào)查報道。
留下來的少數(shù)記者將很難有資源去開展這樣的報道,也就是說外界對中國的了解將越來越局限在日常新聞報道上。
對于白宮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家而言,這個結果無關緊要:對當代中國采取強硬立場是無可回避的現(xiàn)實政治。
然而,其主要目的卻與對抗中國毫無關系。采取對華強硬立場是為了把中國變成工具,幫助特朗普在秋季大選中獲得連任。如果他的強硬表態(tài)傷害到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那就更好了。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是哄騙美國選民,使他們相信中國應為新冠疫情負責,繼而引申開來,要中國對疫情造成的經(jīng)濟衰退負責。
這就是我被逐出中國后倍感痛苦的原因。如果中國真的是1930年代的德國,世界必有一戰(zhàn),我可以接受離開中國。但中國不是納粹德國,盡管有些人聲稱它是。
誠然,中國的許多政策與開放社會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但這個國家仍有許多人可以同外界接觸:獨立電影人、作家、知識分子,甚至是政府官員。某種形式的接觸仍會繼續(xù)進行,但大多數(shù)的留學項目、學術交流、旅游,當然還有新聞調(diào)查,都難以在近期恢復。
幾個月來,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的那些棍子。最后,我上周寫信給師父征求他的意見。
他告訴我要留下它們,說我們之間連接著一種叫做“緣”的東西——命運,或者說某種密切的關系。
“去倫敦的公園練習棍術吧,”他說?!皠e忘了我們。”
(觀察者網(wǎng)由冠群譯自《紐約時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中美矛盾- 原標題:THE NEW YORK TIMES - Ian Johnson: Kicked Out of China, and Other Real-Life Costs of a Geopolitical M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紅杉資本、軟銀、泛大西洋也想加入
2020-08-11 13:39 美國一夢 -
美朝互設聯(lián)絡處?韓外交官員:不太可能
2020-08-11 12:04 朝鮮現(xiàn)狀 -
想在加拿大登廣告反香港國安法,亂港分子被拒兩次
2020-08-11 11:32 香港 -
他稱不能再“政治化”新冠病毒,轉(zhuǎn)頭又甩鍋中國
2020-08-11 10:45 特朗普 -
白宮威脅中概股后,姆努欽:2021年年底
2020-08-11 10:42 美國政治 -
最新研究:感染者無論有無癥狀,攜帶病毒量一樣多
2020-08-11 10: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特朗普將G7峰會推遲到大選后舉行,仍不放棄邀請普京
2020-08-11 10:17 美國政治 -
白宮考慮禁止這部分海外居民回國
2020-08-11 09: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國運造就企業(yè),企業(yè)也造就國運 ——為什么Tik-tok不能出售美國業(yè)務?
2020-08-11 09:43 -
“怎么看都不道德”,微軟內(nèi)部投票六成員工反對收購TikTok
2020-08-11 09:42 大公司 -
驚了!特朗普:1917大流感可能結束了二戰(zhàn)
2020-08-11 08:35 特朗普 -
全球確診病例數(shù)突破2000萬
2020-08-11 08: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英方就黎智英被捕發(fā)表錯誤言論,中方回應
2020-08-11 07:51 香港 -
上海昨日新增8例境外輸入病例
2020-08-11 07:49 上海觀察 -
美國新增39291例,累計507.5萬例
2020-08-11 06: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黎巴嫩總理即將宣布政府辭職
2020-08-10 23:05 -
民主黨40多年沒拿下,拜登盯上這個“深紅州”
2020-08-10 21:20 美國大選 -
庫德洛上趕著“護主”,語無倫次了
2020-08-10 19:13 美國政治 -
日籍貨輪泄漏1000多噸石油,毛里求斯進入“環(huán)境緊急狀態(tài)”
2020-08-10 18:24 日本 -
日本前首相:曾給李登輝特事特辦,讓他入日看病
2020-08-10 18:10 日本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