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乘旦:歷史學研究離不開“體系”
關(guān)鍵字: 歷史學碎片化研究體系進入中世紀,中世紀的史學基本上是一個神學的體系——《圣經(jīng)》的框架,教會的體系。各種史學書籍、著作等,都跳不出《圣經(jīng)》的規(guī)范,以《圣經(jīng)》作為解釋與理解歷史的框架。到了近代,近代前半段,從15世紀 (或更早) 到大約 18 世紀中葉,是一個文藝復興的體系,它逐漸突破中世紀的神學體系即教會體系,打破了《圣經(jīng)》框架,而形成一個人文主義的框架,無論從伏爾泰的《路易十四時代》,或者從意大利的一些人文學者書寫的史學著作中,都可以看到這個特征,即文藝復興的體系、人文主義的框架。
近代的后半段,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西方史學又出現(xiàn)新的變化,這和那個時代的背景密切相關(guān):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革命等影響到歷史學,就形成一個“科學的”體系和蘭克的框架。蘭克標榜他的歷史是 “科學的歷史”,這個影響非常大。歐洲其他地方也出現(xiàn)類似情況,比如說英國阿克頓勛爵牽頭寫作的多卷本巨著 《劍橋近代史》,差不多也是這種性質(zhì)。
到20世紀,某一個主流體系獨大為宗的情況慢慢消失了,而越來越趨向于多樣化和多元化。進入21 世紀,多元化的傾向就更加明顯了,各種 “體系”越來越多,最后多到了雜亂無章,不得不用一個“后現(xiàn)代”的大口袋把它們套進去。盡管如此,審視20世紀西方歷史學的發(fā)展,史學家們對體系的探索一直在持續(xù),他們一直在嘗試構(gòu)建新的體系,并試圖將其構(gòu)建成主流的體系。
比如,20 世紀上半葉,有湯因比、斯賓格勒為代表的文明史觀,西歐很多國家及美國則出現(xiàn)經(jīng)濟史和社會史,英國的屈維廉就是早期社會史的著名代表。再比如,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美國出現(xiàn)邊疆理論,這也是一種體系,帶有強烈的理論色彩。20世紀下半葉英國形成西馬學派,這是一個有很大影響力的學派,它有獨特的理論,有自己的體系。法國的年鑒學派也是這樣,有自己的體系,有自己的理論。差不多同時,社會史在西方蔚然成風,但二戰(zhàn)以后的社會史和 20 世紀早期的社會史不同,它是一個“沒有政治史的”宏大歷史,包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看起來非常瑣碎,但是有它的框架和理念。再往后,全球史出現(xiàn)了,這是一個龐大的歷史框架,它那種“橫向”構(gòu)建歷史的方式,在歷史學研究中顯然另辟了蹊徑。而最近這段時間,在史學研究碎片化甚囂塵上的時刻,又有人試圖去構(gòu)建新的體系,于是就出現(xiàn)了“大歷史”:大歷史把宇宙萬物、天地人神全都寫進歷史書,并且說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由此可見,在西方史學傳統(tǒng)中從來就不缺乏“體系”,只是“體系”太多、又不斷發(fā)生變化而已。
但是從 20 世紀下半葉起直至現(xiàn)在,碎片化的現(xiàn)象卻愈演愈烈了,許多人越來越傾向于不要體系,拋棄所有框架,而把歷史等同于神話,把寫歷史看成講故事。歷史學受到后現(xiàn)代主義的巨大沖擊,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后現(xiàn)代主義的基本特征就是解構(gòu),它解構(gòu)一切。歷史學正遭遇后現(xiàn)代主義,它的體系正在被解構(gòu)。這就是歷史學正在面臨的重大危機。
說到這里,必須回答什么是體系? 這當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關(guān)于“體系”的理解顯然很多。我認為歷史學的 “體系”就是在歷史學研究中確認一個思維框架,把研究放在這個框架里進行。思維框架當然和歷史研究的理念相聯(lián)系,因此必定有某些理論的指導。如此回答也許太簡單,但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就體系而言,框架是關(guān)鍵,框架的邊界就是理論。就具體研究工作而言,題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有沒有框架:一個很小的題目也可以“以小見大”,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體系。沒有體系、沒有框架,再大的題目也只是碎片。所謂碎片化,并不是說題目小,而是不存在理論框架。小題目也可以做出大歷史; 相反,很大的題目,無數(shù)的史料,一百萬、兩百萬字的篇幅甚至更多,也可能寫出一大堆碎片。所以,題目不分大小,篇幅不分多少,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體系。
現(xiàn)在有很多研究生論文就存在這個缺點:沒有體系,沒有框架,只是一批史料的堆積。如果這只是寫作技巧或處理不到位的問題,那還情有可原。但現(xiàn)在很多人其實從思想深處就反對體系,認為史學研究不需要體系,甚至應該有意識地擺脫任何體系。盡管出現(xiàn)這種思想傾向是有原因的,但歷史學研究確實不可能沒有體系,因為體系是客觀的要求,是歷史學研究的本質(zhì)特征之一;離開了體系,歷史學研究便無從下手。
由此說到大眾史學問題,它和體系問題有關(guān)聯(lián)。葛劍雄先生近期發(fā)表一篇文章 《大眾史學未嘗不可以碎片化》。我覺得他的提法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通過大眾史學這樣一種傳播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了解各種歷史知識,提升全民的歷史知識水平,確實非常重要。但大眾傳播畢竟不是系統(tǒng)學習,于是就很容易出現(xiàn) “碎片化”,也就是一般民眾得到的歷史知識很零碎,難以形成整體的歷史觀。
現(xiàn)在,在中國國內(nèi),歷史學已經(jīng)從谷底慢慢升起,從冰點升溫,越來越熱,對于專業(yè)史學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個可喜的現(xiàn)象,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但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專業(yè)的史學工作者,不僅要向大眾傳播歷史的知識,也要向大眾傳播歷史的價值理念。而歷史的價值理念是什么?它體現(xiàn)在體系中。專業(yè)的史學工作者在向大眾傳播歷史知識的同時,尤其要注重傳播歷史的價值和歷史的理念,否則,大眾史學就會變成全民娛樂。現(xiàn)在,很多東西都變成全民娛樂了,各領域都出現(xiàn)娛樂化現(xiàn)象。一旦大眾史學也成為全民娛樂,變成了飯后茶余的消遣對象,那么大眾史學也就變成笑料了,變成了“戲說乾隆”。所以,專業(yè)史學工作者應該引領大眾史學的方向,從史學研究的本質(zhì)特征出發(fā),注重傳播歷史的價值。
- 原標題:錢乘旦 | 歷史學研究離不開“體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11 17:14:49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2019-05-08 08:23 70年對話5000年 -
青春的顏色,叫奮斗!
2019-05-03 11:54 新時代之聲 -
西藏考古大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青藏高原首個史前人類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新的古人類物種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chǎn)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相關(guān)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quán)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shù)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