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1950他們正年輕》導演宋坤儒:我不明白為什么一提到英雄,有些人就覺得哪里不對
觀察者網:有的爺爺說不愿意想過去,一直回避這個事,一個爺爺甚至說他沒給孩子講過自己抗美援朝的事,是不是有的老兵不是那么容易開口?
宋坤儒導演:對。比如說上海的談學賢,談學賢經歷過上甘嶺的馬鞍山戰(zhàn)斗。他當時是是7班班長,有22個人,這個班比正常的班人數(shù)多,最后就剩了兩個人,20個戰(zhàn)士全部犧牲了,其實是一場相當慘烈的戰(zhàn)斗。我就一直問爺爺,我說您跟我說說您馬鞍山唄,咱們怎么打的,老頭就繞,說我們不去說這些,說這些就不是一個很積極的思想,我們當時跟朝鮮老百姓的紀律可好了,路過蘋果地都不摘蘋果,然后就說了一個多小時。
他聽力不好,退役軍人事務部的同志說就大聲跟他說“談老,說說戰(zhàn)斗情況”。然后談老又開始說,“我當時是7班長談學賢,跟朝鮮老百姓打交道……”。后來我就知道只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就是他不想說,第二種原因就是他非常不想說。我們就結束采訪。有一些老人我們打不開,我們跟這些老人都不是見一次面,最少見兩次以上,而且不是采訪環(huán)境,就是私下,所以有些老人是不愿意提的。
包括像你剛才說的包月祿,包月祿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英雄的原型。有個電影叫《奇襲》,京劇叫《奇襲白虎團》,那里面就有一個人物叫包月祿,那個包月祿就是生活中的包月祿。當時他們13個人奇襲白虎團,也是算世界軍事史的一個奇跡了,無一傷亡,還把人團旗給扯了。就充滿了一種年輕小伙子那種愣勁兒,管他什么旗,我就扯下來,就給纏腰上,現(xiàn)在這面旗在中國軍事博物館保管。
他們年輕的時候,估計對他們的兒女也說,但是兒女可能聽多了,就覺得我爸又說這些事。到了第三代,比如說孫子孫女輩的,說了可能也聽不懂,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跟他們的距離太遠了。他們能夠知道的可能就是教科書上說我們有抗美援朝,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最可愛的人》,僅此而已。
但是從情感上來說,我覺得老人其實還是很渴望講述他們的故事。所有的老人,在跟我說起他們曾經經歷的時候,我都有兩個感覺,第一他們回到了少年,坐在我面前的一定不是老頭。像任紅舉,他一邊跟我說,我就一邊在想,這老爺子年輕得多“猴兒”,他真的是那種上躥下跳,最調皮、最搗蛋、最“招人恨”的。用他的話講,就是因為我年齡最小,就最“招人恨”。
像包月祿,他一直跟我說,我沒覺得我多么的英雄,我就是覺得稀里糊涂挺幸運的。當時他年輕的時候就是連長說走、就走。我還問他,我說您當時明知道這個任務很危險,有沒有寫過什么血書,電影里不是都這么演嗎。他說當時打仗哪有這個閑工夫,天天都打仗,每次打仗之前都寫一份血書,那血就沒了。我說也是,所以很多電影里描述的,其實都是我們這些創(chuàng)作者臆想的片段。
包月祿跟我說,他覺得自己真的特別幸運。這些爺爺奶奶入朝的時候都是新兵,都是“生瓜蛋子”。到戰(zhàn)場,特別怕的就是槍響,槍一響他們就趕緊躲起來,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老兵根本就不怕,老兵說槍不可怕,炮才可怕。就是說“新兵怕槍、老兵怕炮”,因為炮一轟轟一片,你不知道哪片彈片就轟到你了,槍其實它就是單向的。
包月祿剛入朝的時候,跟他的新兵部隊打散了。打散了之后也是一陣陣轟炸,他就跑,然后跟另外一群打散的新兵匯到一塊了。他膽兒最大,說我們還是得找到一支部隊,不找的話,咱就不就成散兵了嗎,手里也沒有武器。晚上,這群人就跟著他睡在一個炸彈坑里,大約有10來個人。早上起來天亮了,他覺得肚子疼,就從炸彈坑里出來,去小樹林解手。飛機一顆炸彈,這一坑的人沒了,除了他,因為他上廁所去了。這個事里,他一點都不英勇,但這個事就讓你覺得戰(zhàn)爭的殘酷和無常,一個人一個特別不經意的選擇,可能就改變了他的一生。
說回這個問題的原點,就是我不覺得他們是老人,我覺得他們都是少年。第二,就是他們在講述少年故事時,呈現(xiàn)出來的是兩個狀態(tài):一個是驕傲,覺得他們年輕時候做的這些事兒很驕傲,他說出來的時候,自覺不自覺的都帶著那種自豪感;第二,感覺他們挺落寂的,很多老人,比如薛英杰、周有春、任紅舉,劉素謙等等,都沒怎么接受過采訪,甚至說就沒接受過采訪。
我記得第一次見到周有春,在他軍休所的家里,5樓沒有電梯,我爬上去的。老人給我們開門,特別熱情地歡迎進他家狹小的客廳,給我們倒水。我問老人第一句話就是“有記者采訪過您嗎”,老人說“沒有”,“從來沒有”。他的回答一出來,我突然覺得特別的慚愧。我覺得這個老人身后,一定有很多的故事,因為他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就已經哭了,他的哭一定是帶著某種心酸或委屈。
周有春,中國人民志愿軍23軍67師炮兵營話務員
《二十二》后,又一部出現(xiàn)大量“自來水”的紀錄電影
觀察者網:紀錄電影通過前期點映來發(fā)酵口碑很重要。2018年紀錄電影票房冠軍《二十二》上映前點映了兩個月,《1950他們正年輕》的點映卻因為疫情大部分都取消了,這對后期上映會不會有很大影響?
宋坤儒導演:剛才沒有說到,這個片子其實還有一個困難,就是一直在跟疫情做賽跑。片子最終決定去整體采的時候,定下來是2020年2月份,春節(jié)一結束我們就立刻走,計劃5月份拍完,拍完就是兩個多月,結果2月份疫情來了,出不去了,北京成了災區(qū)了。
后期上映,為什么上座率和口碑沒有發(fā)酵出來,其實看過的人都會被感動,但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票房跟上座率這么低,有一個特別重大的原因還是疫情。
我們原計劃是一個月差不多15個城市的路演,第一站從沈陽開啟,8月1號建軍節(jié),我們沈陽的點映首場海報物料,所有的一切包括邀請老兵、跟烈士陵園的支持聯(lián)動,沈陽的各種媒體都安排好了。突然,南京出現(xiàn)疫情,然后沈陽就出現(xiàn)疫情。原來是南京是一重站,后來揚州,上海、成都、重慶、沈陽、廣州都去不了。最后我們所有的活動全部被迫取消,大學又在放假,我們也沒有足夠的錢。最后我們在北京提前上映一周,做了4次點映。所以很多觀眾后來會說,其實完全不知道有這么一個電影的存在。
當我們把點映全部取消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判斷,它的上映會是什么情況,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發(fā)行也曾經發(fā)行過《二十二》,這個發(fā)行公司對紀錄片的發(fā)行非常的熟悉。紀錄片一定是先有口碑,如果片子足夠好的話,再上院線。但是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尷尬,就是沒有口碑發(fā)酵的過程。我們只能等待上映過程當中,這些觀影的人去幫我們發(fā)酵。
有的觀眾說,繼《二十二》之后,《1950他們正年輕》是中國影史上又一部出現(xiàn)大量“自來水”的紀錄電影。特別感謝這些人,因為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們的片子能有“自來水”,我也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們的片子要靠“自來水”。
對我而言,是兩種特別復雜的情感。首先感謝,其次覺得悲傷。原因就在于,我經常自己開解自己,其實電影跟人一樣,每個電影都有每個電影的命,這個電影從他醞釀、出生到成長,就面臨著各種先天性不足,不是說它不夠好,而是說背后能給到它的東西太少了。
我們確實也盡力了,我們沒有錢,很多人說你們去找大V給你們宣傳,如果按正常的費用的話,我們一家都找不起。一些善良的大V,都是他們主動發(fā)聲的。我真的是覺得,能有這么多人來幫助,特別的感謝。
知名CG畫家@烏合麒麟 無償為影片設計的海報
- 責任編輯: 馬雪 
-
法國警察對女性示威者下狠手
2021-09-06 16:20 歐洲亂局 -
外商投資興趣依舊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會消失
2021-09-03 07:34 香港 -
中方是否會承認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話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軍擊斃IS頭目,現(xiàn)場視頻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樓:在喀布爾機場爆炸前,塔利班釋放了數(shù)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議人群開槍,至少3死十余傷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軍坦克兩項參賽隊抵達莫斯科阿拉比諾
2021-08-15 09:13 2018國際軍事比賽 -
【南海真相】美軍機對華抵近偵察,新特點及風險
2021-08-11 09:42 中國論壇 -
羽毛球男單冠軍,中文居然這么溜!
2021-08-03 11:59 觀網看片 -
德國警察這一推,成功引起聯(lián)合國注意
2021-08-03 11:58 -
蘇炳添:劉翔是開路人,也是我的幸運之神
2021-08-01 22:42 東京奧運會 -
歐美健身圈“頂流”呂小軍,奪冠后外網激動壞了
2021-08-01 15:08 觀網看片 -
“接種疫苗,每人發(fā)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誠哭了:是實力問題
2021-07-29 14:04 東京奧運會 -
“2009年,當時的特朗普總統(tǒng)”
2021-07-29 14:04 -
約翰遜這動作,把查爾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觀網看片 -
“生命之舟”司機:真想像電影一樣,一次救下所有人
2021-07-27 19:26 河南暴雨 -
參加奧運能有多歡樂?看他就知道了
2021-07-27 16:44 -
這里是中國,更不吃這一套
2021-07-25 16:42 中美關系 -
天皇致辭時沒第一時間起立,菅義偉被批“侮辱全體國民”
2021-07-25 13:12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